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应用DPPH法测定桦褐孔菌多糖自由基清除率;采用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桦褐孔菌多糖随着浓度增加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增高,一定浓度后清除率基本不变;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MDA、CK、BUN和LDH含量,升高SOD,提高运动耐力。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
吴艳玲
南极星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药学院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12期9-10,共2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关键词
桦褐孔菌
抗氧化
自由基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241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7
参考文献
1
1
崔剑,李兆陇,洪啸吟.
自由基生物抗氧化与疾病[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6):9-12.
被引量:13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李兆陇,生物抗氧化剂的研究 [D],1995年
2
Liu Zhongli,Sci China B,1992年,35卷,11期,1307页
3
Liu Zhongli,Chin J Chem,1991年,9卷,2期,144页
4
Liu Zhongli,Sci China B,1991年,34卷,7期,787页
5
Rao P S,J Mol Cell Cardiol,1983年,15卷,10期,713页
共引文献
134
1
张燕,李时恩,李春阳,徐玉宝,王丽.
焦化厂焦炉工血清中活性氧的检测[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5):15-16.
被引量:3
2
梅秀明,潘道东.
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分离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1):232-235.
被引量:10
3
林洪.
自由基的产生、应用及与人体健康[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9):84-87.
被引量:10
4
刘玉清,侯晓节,陶玉龙,徐希妮,吴海星,齐玲.
五味子乙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3):212-214.
被引量:1
5
闫荟羽,周微,曲晓宇,张四喜.
五味子乙素的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2):153-156.
被引量:10
6
郑敏,杨宏杰,张丹,陈咸川.
黄芪提取液清除自由基的实验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2):743-745.
被引量:43
7
丁书茂,吴连锋,鲁志松,乔琰,李晨岚,廖展如.
SOD模拟化合物对人离体肝癌细胞内源SOD活力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020-1022.
8
蔡溱,石力夫,姚斌,陈士明.
红景天苷及其衍生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2):114-116.
被引量:25
9
张海平,金梅,宋扬.
肌醇六磷酸对诱癌大鼠大肠组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5,13(3):161-163.
被引量:4
10
黄华永,张鲁勉,郑锦鸿.
5-溴阿魏酸的合成及其清除自由基研究[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18(3):129-13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41
1
许广波,于富强,李艳茹,李太元,梁运江.
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食用菌,2006,28(z1):1-3.
被引量:6
2
刘迎秋,熊红霞,包海鹰,Irina A.Gorbunova,李玉.
桦褐孔菌菌核提取物对细菌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9,28(2):31-35.
被引量:13
3
张泽生,王馨,聂洪霞,王婧宜.
发酵桦褐孔菌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6):170-173.
被引量:4
4
陶琼华,王绍杰,郝志巧.
依达拉奉的合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11):643-644.
被引量:8
5
金光,杨恩月,金晴昊,洪淳赞.
桦褐孔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4,27(4):257-259.
被引量:45
6
林碧贤,李晔,毛景华,洪桢华,李作辉,陈先娟.
药用真菌白桦茸——桦褐孔菌[J]
.海峡药学,2004,16(6):74-76.
被引量:28
7
梁清乐,王秋颖,樊锦燕,薛梅.
桦褐孔菌的研究概况[J]
.中草药,2005,36(4):623-625.
被引量:49
8
张建忠.
国外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国产化现状[J]
.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5(1):20-32.
被引量:5
9
陈艳秋,李玉.
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124-127.
被引量:69
10
华雪铭,周洪琪,张宇峰,周辉.
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和益生菌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生长及部分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3):299-305.
被引量:89
引证文献
14
1
张泽生,王馨,聂洪霞,王婧宜.
发酵桦褐孔菌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6):170-173.
被引量:4
2
马茜,慕家琪,杨遂群,喻乐乐,张自萍.
贺兰山紫蘑提取物对H_(22)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4):342-345.
被引量:4
3
刘小玲,徐向群,黄燕华,曹俊明,王国霞,莫文艳,吴春玉,付晶晶.
桦褐孔菌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14,33(4):201-207.
被引量:11
4
玄光善,李青,王艳波.
桦褐孔菌多糖脱色方法及其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学,2014,35(10):207-211.
被引量:18
5
鲍吉飞,应姗姗,王璐瑶,刘金宝,褚顺利,朱红薇,朱长俊.
贺兰山紫蘑菇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J]
.广州化工,2015,43(12):53-55.
被引量:2
6
吴晓宗,郝莉花,路源,孙艳.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效应研究[J]
.中国油脂,2015,40(9):32-35.
被引量:2
7
钟秀宏,孙艳美,郑楷,闫美田,胡雅洁,高健.
桦褐孔菌多糖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94-97.
被引量:12
8
沈心怡,刁苗璐,方妤露,张梦婷,陈涛,朱长俊.
桦褐孔菌(Inonotusobliquus)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2016,44(10):18-19.
被引量:6
9
常晨,包怡红.
桦褐孔菌多糖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17,33(1):199-202.
被引量:12
10
王晶波,杨倬,刘婷婷,沈葹,陈曦,秦文,王丽媛,万丽葵.
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12):46-4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7
1
杨树东,包海鹰,王辉,李忠林,韩晨.
粗毛纤孔菌挥发油的抑菌及抗氧化作用[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0,42(2):148-153.
被引量:7
2
慕家琪,鲁晓丽,刘继婷,张自萍.
贺兰山紫蘑提取部位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4):775-777.
被引量:2
3
刘自军,马茜.
贺兰山紫蘑多糖联合5-Fu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
.宁夏医学杂志,2015,37(3):193-196.
被引量:3
4
吴晓宗,郝莉花,路源,孙艳.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效应研究[J]
.中国油脂,2015,40(9):32-35.
被引量:2
5
张朋,陈冲,张凡,杜首楠,周礼华.
氯氰菊酯对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479-1481.
6
崔月明,胡庭俊,秦津,黄明,尹丹,郝祝兵.
马尾藻多糖脂质体纳米制剂对南美白对虾抗病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323-325.
被引量:1
7
郑晓婷,段亚飞,董宏标,杨铿,杨莺莺,张家松.
植物乳酸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16,35(1):1-6.
被引量:18
8
张乔会,逄锦慧,田盼盼,王建中,罗兴武.
杜香多糖的单糖组分分析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6,37(7):71-74.
9
林冬冬,骆大鹏,邢诒炫.
3个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生长性状间的关系[J]
.热带生物学报,2016,7(1):10-16.
被引量:5
10
沈心怡,刁苗璐,方妤露,张梦婷,陈涛,朱长俊.
桦褐孔菌提取物影响α-糖苷酶活性研究[J]
.广州化工,2016,44(18):59-61.
被引量:6
1
张冬青,汪德清.
黄芪总黄酮生物学活性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253-256.
被引量:66
2
李燕玲,王文敏.
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37(2):154-157.
被引量:5
3
宋小莉.
抗心肌缺血或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药2009年药理学实验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9):124-125.
被引量:2
4
张海防,窦昌贵,顾菲菲.
虎杖清热解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3,26(8):606-610.
被引量:25
5
刘新桥,高文远,陈海霞.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4):1474-1476.
被引量:13
6
封巍.
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分析[J]
.特别健康(下),2014(2):353-353.
7
古颖娴,吴谦,陈少娟,陈丽娟,潘竞锵,肖柳英.
茵陈蒿汤对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J]
.中国新医药,2004,3(7):17-19.
被引量:2
8
刘腾飞,杨丽婷,吴承龙.
脑红蛋白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4):1636-1639.
被引量:2
9
王婷,张金超,陈瑶,黄锋,杨梦甦,肖培根.
6种淫羊藿黄酮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8):715-718.
被引量:41
10
刘伟萍,金国平,陈培波,王彦平,何伟,裴广军,张洪权.
山药水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5):885-888.
被引量:24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