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998-2009年我国36个城市“低保”标准变化及保障力度分析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该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非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低保"标准对贫困者就业意愿具有较弱的负效应。文中提出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低保制度":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标准;以收支衡量贫困,保障标准全面化;设置量化指标,评估过程客观化;考虑家庭情况,"低保"标准梯度化;设置不同救助,救助方式套餐化。
作者 曹艳春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6-60,共5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基金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ZZ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8

  • 1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4(3):86-98. 被引量:194
  • 2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3沙琳.需要和权利资格: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 4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
  • 5Barker, R. L.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M]. Silver Spring, M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991.
  • 6Towle, C., Ed. Common Human Needs [M]. Silver Spring, M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965.
  • 7Maslow, A.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 M ].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 8Doyal, L. and I. Gough. A Theory of Human Need [ M ]. New York, Guiford Press, 1991.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154

引证文献20

二级引证文献7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