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承“歌呼呜呜”,兴陕西筝派——周延甲“声腔化”筝乐的追求及启示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周延甲先生创作的大量秦风陕西筝乐均直接脱胎于秦腔系统中的诸音乐品种,凝集了地方声腔艺术的精髓并间接接受着三秦大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及地域方言等因素的侵染。虽然此流派是近几十年内新发展崛起的,但它那深厚的秦声历史积淀和源源不断的戏曲音乐补给却为之提供了无限的"传统养分"。本文从我国宏观的地域特性出发,通过概括陕西传统音乐的地域特点、分析周先生的陕西筝乐创作历程,从而探究他利用地域声腔为复兴、繁荣陕西秦筝流派寻找的一条正确之路。
作者 李宜洺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15-220,共6页 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周青青.汉语语音的声、韵因素在汉族民间歌唱中的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4):45-48. 被引量:17
  • 2沈洽.音腔论(续)[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1):3-12. 被引量:68
  • 3章鸣语言音乐学纲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 4张应斌.汉语乐音话语[M].湖南:岳麓书社,2006.
  • 5孙从音.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A].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语言与音乐[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 6武俊达.谈京剧唱腔的旋律和字调[A].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语言与音乐[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 7王依群.秦腔语音讲座[M].西安:陂西摄影出版社,1994.
  • 8戴庆厦.汉藏语系概要[A].青海人民出版社编辑部.语言调查讲座[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 9杨剑桥.汉语音韵学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10吴宗济.语音杂谈[A].吴宗济.吴宗济语言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共引文献70

同被引文献79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