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体时间系统与中医基础理论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认为,现代医学和生物学对人体时间系统的概念没有认识,但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学对人体时间系统早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文章从中医的阴阳、藏象、气、经络、辨证论治、脉诊、中医治则和中药药性等方面论证了中医基础理论与人体时间系统基本概念的一致性。因此认为。
作者
吴国兴
机构地区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7期45-49,共5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人体时间系统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
藏象
气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1
吴国兴.
人体的时间结构与中医学[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1):26-32.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齐向华,张洪斌.
试析正常人体的昼夜行为状态——“昼精而夜瞑”[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79-380.
被引量:5
2
刘晓燕,郭霞珍,刘燕池.
中医基础理论时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57-659.
被引量:1
3
邓小峰,郭霞珍,王志飞,袁卫玲.
五脏应时理论的现代认识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7):1385-1387.
被引量:2
4
刘晓燕,郭霞珍.
试论中医藏象理论中应时特征的内涵[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3):320-322.
被引量:6
5
王连心,孟庆刚.
中医诊疗信息特点分析及方法初探[J]
.世界中医药,2012,7(3):244-246.
被引量:3
6
马家忠,张洪雷.
融贯论视域下的中西医结合[J]
.医学与哲学(A),2012,33(7):65-66.
被引量:1
7
许筱颖,李德魁,郭霞珍.
褪黑素合成限速酶的季节性变化与中医藏象时间结构本质的相关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1):735-738.
被引量:2
8
谭琳蓥.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2,23(3):44-46.
被引量:5
9
郑笑,赵瑞珍.
“应时调衡”——中医“治未病”于节气文化中应用渊薮[J]
.环球中医药,2016,9(8):963-965.
被引量:4
10
朴顺天.
心主神明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1):14-1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张其成.
“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J]
.周易研究,2002(2):71-80.
被引量:58
2
吴昌国.
复数在中医阴阳理论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4):65-67.
被引量:12
3
闪增郁,张智,陈燕萍,向丽华.
《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8-889.
被引量:6
4
闪增郁 陈燕萍 汪南玥.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J].中国中医药报,2009,16(4).
5
史兰华等.中国传统医学史[M]科学出版社,1992.
6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7
柴瑞霁.中医基本常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
8
王洪图.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
9
闪增郁,陈燕萍,汪南玥,于友华,向丽华,张智.
中医脉诊信号采集与分析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77-78.
被引量:14
10
孟庆云.
生命是时间的函数——《黄帝内经》中的“神转不回”[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8-1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吴国兴.
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10-13.
被引量:4
2
闪增郁,陈燕萍,汪南玥,于友华.
四时脉象变化规律是藏象现代研究的一个重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6):466-467.
被引量:8
3
闪增郁,陈燕萍,于友华,汪南玥,黄大威.
“脏气法时”的研究现状及其方法学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11,6(4):282-283.
被引量:5
4
蒋筱,何远奎,罗淑娟,赵春艳.
中医人体阴阳特征函数模型[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3015-3016.
被引量:1
5
郑笑谦,马玉杰.
中风病康复期的中医药诊疗对策[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4):76-77.
6
刘娟,郑兵,刘海.
人体阴阳关系的季节性特征在一般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10(4):15-1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王玲,蔡圣朝,葛侠,朱才丰,吴洋洋,张晶晶.
蔡圣朝治疗黄褐斑经验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7):28-31.
被引量:3
2
黄怀坚.
中年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处理体会[J]
.河北医学,2008,14(7):838-840.
被引量:1
3
刘承宜.
中医阴阳的时间理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55-59.
被引量:4
4
张立艳,陈晓.
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J]
.中医文献杂志,2012,30(4):54-56.
被引量:2
5
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陈岩,逯波,冯淑怡.
平人大暑、处暑、秋分脉图参数的比较研究[J]
.中医杂志,2013,54(8):684-686.
被引量:7
6
姚磊,符德玉,桂明泰,胡盼盼,高飞,李建华,徐邦杰,戴健,周训杰,姚望,邓中龙.
1000例高血压患者四季证型分布特点初探[J]
.四川中医,2013,31(10):55-57.
被引量:5
7
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陈岩.
基于动态标准化技术的平人夏秋冬6节气脉图参数比较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1):1273-1274.
被引量:1
8
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
基于平人四时脉参数的“人应天地”之证据[J]
.世界中医药,2014,9(10):1289-1292.
被引量:5
9
姚磊,符德玉,胡盼盼,桂明泰,高飞,李建华,戴健,周训杰,徐邦杰,姚望,邓中龙.
5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脂水平四季分布特点[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6):50-52.
被引量:3
10
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陈岩.
平人四时脉年节律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3):256-260.
被引量:8
1
吴国兴.
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10-13.
被引量: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