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
8
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研究动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胃粘膜上皮细胞癌变并非是由正常细胞一跃而成为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恶性肿瘤之前,常经历多年持续的癌前变化.若能及早识别和治疗这些病变,不失为防治胃癌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癌前病变主要有二类,即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1胃粘...
作者
房殿春
机构地区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科
出处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8期645-646,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预防
癌前状态
stomach neoplasms/pathology
stomach neoplasms/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ecancerous lesions
分类号
R735.202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3
1
周晓东,房殿春,罗元辉,鲁荣,王东旭.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11):850-851.
被引量:8
2
杨仕明,房殿春,罗元辉,王振华,鲁荣,刘为纹.
胃粘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的检测[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5):298-300.
被引量:21
3
李春启,刘为纹,房殿春,邵方.
维甲酸对大鼠实验性腺胃粘膜癌前病变的逆转治疗作用[J]
.中华消化杂志,1994,14(6):319-32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李春启,1992年
2
团体著者,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活检病理,1980年
3
蔡海英,肿瘤防治研究,1978年,4卷,12页
4
张椿年,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1974年,6卷,359页
5
Zhuang Z P,Am J Pathol,1995年,146卷,620页
6
Han H J,Cancer Res,1993年,53卷,5087页
共引文献
37
1
余文发,李春鸣,罗旭,赵卫星.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组织中的表现及意义[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21(6):440-442.
2
余文发,李春鸣,罗旭,李道兵,肖庆邦,刘华庆.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5):337-339.
3
孙良华,李群,安莉莉,徐瑞芹.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3~10年随访结果[J]
.实用医药杂志,2005,22(9):769-771.
被引量:11
4
刘卫.
维甲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6,23(4):160-163.
被引量:10
5
李春启,刘为纹.
胃癌前病变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6,5(1):1-3.
被引量:7
6
侯天文,王晓熙.
十二指肠球部胃上皮化生的临床意义[J]
.当代医师,1997,2(9):7-8.
被引量:2
7
单兆伟.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治疗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4):193-195.
被引量:4
8
唐少波,袁海锋,王美丽,梁健.
胃癌前病变的干预性治疗进展[J]
.内科,2008,3(4):589-592.
被引量:2
9
房殿春.
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8,7(1):1-3.
10
陈芝芸,严茂祥,项柏康,曹俊敏,秦继祖.
中药胃尔康对大鼠实验性胃粘膜异型增生的防治研究[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2):5-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6
1
许自诚.
胃粘膜癌前病变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J]
.甘肃中医,1994,7(4):7-9.
被引量:20
2
陈志峰.
食管癌前病变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1994,21(3):194-196.
被引量:3
3
田德录,唐旭东.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述评[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3,1(1):8-12.
被引量:4
4
鲁香凤,赵凤志,戴欣,张旭晨,卜益民,方杰,石雪迎,刘新槐,周冠芬,任瑛,宋崇顺,何其聪,杨金铎.
3种方剂水煎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G细胞密度及胃窦粘膜PGE_2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61-364.
被引量:8
5
上海市雷贝拉唑协作组.
国产雷贝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7):425-426.
被引量:28
6
胡家露,林一帆,刘杰,孙永兴,钱宗才,范金城,吴可法.
胃粘膜异型增生多项生物标志定量观察及癌变概率模糊判别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14-17.
被引量:16
7
朱舜时,周怡和,夏德凰,金冠球,胡运彪,施尧,李蓉蓉,房静远,Joel Mason,萧树东,江绍基.
天然β-胡萝卜素对胃癌前期病变的逆转作用[J]
.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56-57.
被引量:12
8
聂志红.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750-2753.
被引量:25
9
程艳秋,杨昌霞,张春彦.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3):187-189.
被引量:18
10
王孟薇.
老年人胃癌癌前病变的确定与追踪[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16(3):131-132.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8
1
郭豫兰.
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3):272-273.
被引量:4
2
韦树理,邹尤宝,饶官华.
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84-84.
被引量:6
3
陈步吉,游旭东,陈玲玲,熊高飞.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3):204-205.
被引量:3
4
袁红霞,杨曼.
胃二号方对CAG模型大鼠胃肠道激素的作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2):1424-1425.
被引量:6
5
顾金柱,侯天文,王晓熙.
幽门螺杆菌致胃粘膜癌前期病变的横断研究[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1):111-111.
被引量:4
6
王国良,张虹,徐正婕.
消化道癌前病变的研究与治疗进展[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2,8(1):10-12.
被引量:1
7
董淑平,黄洪强.
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追踪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02,8(3):25-25.
被引量:9
8
王广智.
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3):75-7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李玉梅.
慢性胃炎63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7):106-107.
2
付烈贵.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4):414-414.
3
周军,曾浔,尹焱,郭欣,张建中.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及蛋白序列多态性分析[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6):1307-1312.
被引量:4
4
张志坚,刘玉杰,顾红祥,黄友明,江堤,杨巧玲,麦海铢,陈雪梅.
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5):487-489.
被引量:18
5
宓晓鸣,陆一峰,戴晓波,许亮.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与粘膜组织学改变、HP感染的比较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4):2967-2968.
被引量:3
6
姚凡保,马海生,谢春松,范小明.
窄带成像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4):221-223.
被引量:8
7
史淋峰,朱萱萱.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对胃肠激素调节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0):2242-2246.
被引量:16
8
吴美玉,胡团敏.
血管活性肠肽与消化系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16):1453-1457.
被引量:28
9
许青峰.
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832-833.
被引量:8
10
吴国荣,陈昱宇,江小娟.
窄带光谱成像技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中的应用(附126例报告)[J]
.福建医药杂志,2013,35(1):137-139.
被引量:4
1
陆建平,王莉,刘崎,王飞,田建明,金爱国,龚建国,曾浩.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肝占位的价值[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6):575-578.
被引量:7
2
谷晓媛(综述),林万隆(审校).
恶性肿瘤研究动态[J]
.世界肿瘤杂志,2010,9(2):130-132.
被引量:1
3
聂坤荣,李春海,诸亚君.
GSTs同工酶与人肺癌的研究动态[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2,19(4):196-200.
4
蒋艳秀,唐仲明.
去铁胺抗肿瘤作用研究[J]
.医药导报,1995,14(2):76-77.
5
王志才,何杰英.
肾癌的研究动态[J]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5):325-326.
6
廖清华.
乳癌预后因素的研究动态和进展[J]
.广西医学,1993,15(5):409-412.
7
李春启.
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J]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7,13(3):154-157.
被引量:2
8
张东升,曲巍,刘海兰,刘国政.
胃粘膜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研究[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7,14(3):149-150.
9
张旭晨.
胃粘膜癌前病变细胞核DNA的定量研究[J]
.承德医学院学报,1994,11(2):156-157.
10
马黎明,田学明,黄秉风,马世兴,高志学.
胃粘膜癌前病变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的关系[J]
.云南医药,1990,11(2):90-92.
被引量:1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