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多酚的保健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介绍茶多酚及其保健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茶多酚的保健和药理作用。结果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防癌抗癌、抗菌防病毒、抗辐射、解毒、减肥、护肤等方面的药理和保健作用。结论深入研究茶多酚保健和药理作用对开发防治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药品和食品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李淑娟
机构地区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医学系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8-79,共2页
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茶多酚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52
同被引文献
490
引证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399
参考文献
13
1
王岳飞,唐德松,朴宰日,杨贤强.
茶多酚对荷瘤小鼠辐射损伤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3):263-264.
被引量:12
2
彭慧琴,蔡卫民,项哨.
茶多酚体外抗流感病毒A3的作用[J]
.茶叶科学,2003,23(1):79-81.
被引量:30
3
盛丽,任爱梅.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J]
.化学教育,2004,25(11):8-9.
被引量:24
4
张星海,杨贤强.
茶多酚及儿茶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J]
.茶叶,2003,29(3):142-144.
被引量:14
5
贾旭东,韩驰,陈君石.
茶多酚、茶色素对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J]
.卫生研究,2001,30(3):168-169.
被引量:10
6
隋丽华,郭珉.
茶多酚皮肤药理学的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03,22(11):795-797.
被引量:18
7
曾磊,张玉军,邹正.
茶多酚的功能特性及应用[J]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2,23(2):90-94.
被引量:73
8
赵秀兰,宫爱华,李建华,于红霞,孙淑爱,王丽丽1.
茶多酚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8):930-931.
被引量:13
9
史霄燕.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机制[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8,25(4):196-199.
被引量:31
10
王树华,杨林,齐亚娟,韩淑英,张惠珠,朱丽莎.
茶多酚抑制MDA生成及对阿霉素在小鼠肝细胞内蓄积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2000,15(2):63-6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13
1
陈顺志,康辉,阮启志.
过氧化脂质测定技术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1989,7(2):98-99.
被引量:49
2
沈生荣,杨贤强,赵保路,忻文娟.
茶多酚复合体及(一)——EGCG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茶叶科学,1992,12(1):59-64.
被引量:41
3
张敬,张军,石红军,李卓权,郭超,郭俊生.
茶多酚对染镍细胞脂质过氧化及DNA损伤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4,25(9):166-169.
被引量:2
4
陈继英,郭嘉林,张存彦,王成港,王春龙.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4,35(10).
被引量:66
5
蒋滢,黄美英,朱赓伯,刘永玉,于嘉,邓德金,姜源新,刘效林,王荣娟.
减肥降脂保健茶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1993,14(1):22-24.
被引量:7
6
黄可泰,徐元,洪方耀,游士奇.
中国绿茶多酚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J]
.浙江医学,1993,15(1):16-17.
被引量:4
7
陈为钧,万圣勤.
茶多酚药效研究概况[J]
.中草药,1993,24(9):493-499.
被引量:81
8
徐向群.
茶叶提取物在化妆品上的应用[J]
.中国茶叶,1993,15(3):31-32.
被引量:14
9
阮绍玲,雷丹青,张世珍,朱火英.
茶多酚制剂对病人红细胞SOD和LPO水平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11(1):81-82.
被引量:6
10
万呼春,张举之,肖晓蓉.
中药苦丁茶对牙周致病细菌的作用[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9,5(3):146-149.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52
1
焦蓓蓓.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31-133.
被引量:30
2
刘骞,李鑫.
茶多酚在肉类工业中的广泛应用[J]
.肉类研究,2008,22(12):75-77.
被引量:3
3
赵可新,王伟刚,沈国华,单靖珊,胡建平,高小曼.
阿霉素耐药逆转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5):7-9.
被引量:2
4
陈丽清.
电离子手术美容仪加苯酚联合应用治疗色素性皮肤病[J]
.中国医药导报,2005,2(12):72-72.
5
吴琼洁,蔡碧琼.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武夷科学,2005,21(1):145-149.
被引量:15
6
张华艳,戚丽,张正竹.
咖啡碱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33(2):63-67.
被引量:14
7
于春霞,王宇,王爱青.
茶多酚的应用研究进展[J]
.辽宁化工,2012,41(8):809-812.
被引量:15
8
刘婧,陈登榜.
茶多酚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6):794-796.
被引量:15
9
龙丹,江和源,薛金金,王伟伟,张建勇,王岩.
儿茶素类的保健作用及机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3):774-782.
被引量:7
10
杨建兴.
茶多酚作用的研究及应用[J]
.农家科技,2011(S3):94-9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90
1
罗静洁.
茶多酚含片预防骨科全麻术后患者口臭的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5):190-191.
被引量:3
2
吴晖,赖富饶,胡筱波.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菜花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7,23(5):66-69.
被引量:43
3
任伟,吕高辉,王广.
酶解技术在食品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J]
.山西化工,2007,27(4):55-57.
被引量:5
4
陈金娥,丰慧君,张海容.
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3):62-66.
被引量:88
5
郭树琴,吴胜举,牛春玲,刘亚慧,李岱.
超声提取绿茶茶多酚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36-38.
被引量:26
6
张素芳,袁勇,双少敏,董川.
重铬酸钾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绿茶中茶多酚总量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218-220.
被引量:6
7
王晶,张铁军,姜义,王东岩.
糕点霉菌污染调查[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1(4).
被引量:2
8
邬新荣,王岳飞,张士康,徐平,杨贤强.
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进展与保健食品开发[J]
.茶叶科学,2010,30(S1):501-505.
被引量:48
9
王斌,江和源,张建勇,王岩,黄永东.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J]
.茶叶科学,2010,30(S1):521-526.
被引量:13
10
张立华,张元湖,于军伟,刘静,高玉娇.
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叶单宁的工艺[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1):164-167.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5
1
赵卫星,姜红波,王艳,姜娈.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J]
.广东化工,2010,37(8):7-8.
被引量:11
2
黄海燕,彭飞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减肥茶中茶多酚的含量[J]
.西北药学杂志,2010,25(6):410-411.
被引量:7
3
姜红波,赵卫星,温普红.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应用[J]
.应用化工,2010,39(10):1578-1581.
被引量:17
4
罗亚楠,于晓洋,刘立群.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及分析检测[J]
.化学世界,2011,52(9):526-528.
被引量:18
5
罗亚楠,于丽颖,刘立群.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及分析检测[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29-16430.
被引量:8
6
白清清,刘永峰,郭玫,赵剑喜,张天才,邸多隆.
茶叶中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材,2011,34(9):1438-1441.
被引量:1
7
王彦兵,胥艳,魏永春,刘小强,刘绣华.
Folin-Ciocalteu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锌配合物中多酚的含量[J]
.化学研究,2011,22(6):76-78.
被引量:3
8
吴亮宇,林金科.
茶多酚抗辐射研究进展[J]
.茶叶,2011,37(4):213-217.
被引量:18
9
李志英,李国平,马莉.
微波-β-环糊精协同提取茶叶中茶多酚及抗氧化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8):201-203.
被引量:8
10
肖会敏,何悦,黄敬群,王四旺.
HPLC法测定茶中茶氨酸、茶碱与咖啡因的含量[J]
.西北药学杂志,2012,27(3):200-202.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399
1
弘子姗,樊莹润,谭超.
蒺藜复合咖啡对大鼠抗快速疲劳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31(2):59-65.
2
高日红,高云霄,董峰光,隋育容,于雪纯,于剑峰,袁文兴,阎西革.
我国胶东茶叶主产区土壤-茶叶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8):1174-1182.
被引量:2
3
杨友志,刘想,谭传波.
油茶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9):144-146.
被引量:4
4
杨晓梦,杜娟,李霞,普晓英,曾亚文,杨加珍,Muhammad Kazim Ali,杨涛.
大麦籽粒总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粒色的相关分析[J]
.核农学报,2020,34(2):273-280.
被引量:3
5
施森,李飞雪,张倩勉.
奶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J]
.轻工科技,2023,39(1):27-30.
被引量:2
6
许颖,吕庆,康梁,张慧明.
根管充填材料加入茶多酚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生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1):3983-3990.
被引量:2
7
高治平,刘刚,刘玉玲,何小珍,尹松,饶志威,李元.
马尾松松针儿茶素提取工艺研究[J]
.应用化工,2011,40(3):420-421.
被引量:6
8
何健,印伟.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J]
.中国药业,2011,20(13):31-32.
被引量:14
9
吴亮宇,林金科.
茶多酚抗辐射研究进展[J]
.茶叶,2011,37(4):213-217.
被引量:18
10
邹艳丽,陈靖,李聪,王波,谢启明.
普洱生茶和熟茶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50-4851.
被引量:8
西北药学杂志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