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岭南医家医案整理研究方法探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岭南医家医案资料多、内容广,而历代研究远未能反映其研究概貌的状况,对搜集到的1600多则古近代岭南医案,探讨综合运用传统古文献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数据挖掘技术作双向研究的研究方法,既为岭南中医学史的深入研究作补充,亦为临床应用及数据挖掘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
陈凯佳
李禾
饶媛
刘丹文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1期117-118,共2页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08131)
关键词
岭南
医家医案
研究方法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1
何丽春,李永宸,夏若君.
岭南医学当代研究重点概况[J]
.新中医,2002,34(12):65-67.
被引量:4
2
广东省医药卫生研究所中医研究室编.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M].广州:广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76:2.
3
王新华.岭南医家温病医案的用药特点探讨.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3):17-17.
4
王新华.潘兰坪学术思想初探[J].广西中医药,1988,(1):20-20.
5
肖衍初.陈伯坛与《读过伤寒论》.新中医,1983,(12):39-41.
6
张横柳 等.易巨荪与《集思医案》.新中医,1992,(1):50-52.
7
邓铁涛 邱仕君 刘小斌.岭南儿科双璧[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2..
8
刘丹,赖文.
陈应期医案选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4):327-329.
被引量:4
9
李禾,刘小斌,黄枫.
从蒋希曾《经验医案》看岭南三急症的辨证用药特点[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3):240-24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彭胜权.
岭南温病学说形成和研究现状[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4):230-232.
被引量:6
2
李永宸,赖文.
霍乱在岭南的流行及其与旱灾的关系(1820~1911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52-56.
被引量:23
3
李富汉,归永亮.
陈复正《幼幼集成》学术思想探要[J]
.河南中医,1994,14(5):275-277.
被引量:5
4
吏志云.
刘仕昌教授对岭南温病研究[J]
.新中医,1994,26(6):16-17.
被引量:12
5
刘志英,许永周.
何梦瑶的湿病论[J]
.新中医,1989,21(11):54-55.
被引量:6
6
何子强,唐代昌.
《本草纲目》对岭南地区民族医药的贡献[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5):5-7.
被引量:2
7
陶红霖.
岭南温病话滋阴[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11(2):2-3.
被引量:4
8
刘小斌.何梦瑶生平及著作考[J].新中医,1987,19(1):53-53.
9
刘小斌.本世纪广东省名中医简介[J].中医文献杂志,1998,(4):36-38.
10
许国敏.陈伯坛《读过金匮》之研究[J].新中医,1998,(1):59-60.
共引文献
15
1
李赛美,林培政.
岭南温病学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4):329-333.
被引量:3
2
李禾,刘小斌,胡经航.
近十年中医古代医案整理研究述要[J]
.新中医,2005,37(10):88-90.
被引量:8
3
李群,李禾(指导).
清代岭南医家研究概述[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42-46.
被引量:1
4
贾晓林,胡正刚.
浅谈阴阳毒[J]
.新中医,2007,39(7):95-96.
被引量:5
5
何丽春.
略论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研究价值与现状[J]
.新中医,2008,40(2):113-114.
6
朱志华,容福庆.
程康圃“六字学说”初探[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2):77-79.
被引量:4
7
黄张杰,施旭光,徐愈颖.
岭南医学及其医案整理概况[J]
.中药材,2009,32(4):644-647.
8
孙韶刚,胡正刚,张横柳.
岭南甲午鼠疫与岭南伤寒学派易巨荪学术思想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5-6.
被引量:2
9
李君.
陈伯坛年谱长编[J]
.中医文献杂志,2012,30(5):47-49.
被引量:1
10
陈群,吴皓萌.
《岭南儿科双璧》诊法述要[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3):464-46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6
1
邵守俊.
清热解毒方药药理探讨[J]
.青海医药杂志,1995,25(6):61-62.
被引量:2
2
孟庆云.
宣明往范,昭示来学——论中医医案的价值、特点和研究方法[J]
.中医杂志,2006,47(8):568-570.
被引量:27
3
李永超,宋杨,齐云.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22(4):161-164.
被引量:43
4
MargaretH.IXamam.数据挖掘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5
吴丽丽,周莺,严灿,潘毅.
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组方用药规律分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1):25-28.
被引量:12
6
谢元华,张京春,蒋跃绒,李立志,刘龙涛,冯妍,郗瑞席.
陈可冀辨治高血压病医案的数据挖掘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35-136.
被引量:18
7
吴丽丽,严灿,周莺,潘毅.
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病因、病位和病机以及辨证规律的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08,40(8):72-74.
被引量:31
8
陈擎文.
数据挖掘技术在古代名中医中风医案之应用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254-2257.
被引量:22
9
张京春,谢元华,蒋跃绒,李立志.
陈可冀辨治冠心病医案证法方药的频数分析[J]
.中医杂志,2008,49(10):901-902.
被引量:13
10
肖永华,王世东,李靖,高菁,曹钋,赵进喜,吕仁和.
吕仁和教授辨治糖尿病医案数据挖掘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3):1-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殷振瑾,王阳,暴宏伶.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3):278-280.
被引量:8
2
朱蕾蕾,孙继佳,金采映,郑鑫,崔晨,蒋健.
基于数据库及数据挖掘的中医医案方法学研究——蒋健教授治疗胃痛的临床经验总结[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0):2888-2893.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王纪贵.
中医研究中人工智能应用浅谈[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0):109-110.
被引量:4
2
贺哲淳,朱文雄,刘涛,贺菊乔.
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中的应用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153-155.
被引量:2
3
谢辉辉,祁波,袁丹,汪受传.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用药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9):3075-3077.
被引量:10
4
陶方方,沈敏鹤,孔丽娅,阮善明,徐春波.
基于数据挖掘的778例卵巢癌处方中的节气用药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3):1012-1016.
被引量:6
5
谭子虎,吴永贵.
基于医案挖掘的痉病四诊信息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2):261-269.
被引量:5
6
季梅,杨进.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及思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5):16-19.
被引量:6
7
吴永贵,谭子虎.
基于数据挖掘对治疗“痴呆”方剂及“加减薯蓣丸”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3):446-452.
被引量:7
8
施慧婷,张正利,朱梅萍,蔡淦.
基于数据挖掘的蔡淦教授诊治131例慢性胃炎辨证及用药经验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6,48(6):38-40.
被引量:6
9
英孝,倪诚.
古医籍医案中湿热体质药物调体规律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39(3):38-43.
被引量:5
10
王玲玲,付桃芳,杜俊英,梁宜,方剑乔.
基于SPSS Clementine的关联规则分析在中医药数据挖掘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39(6):98-102.
被引量:44
1
黄张杰,施旭光,徐愈颖.
岭南医学及其医案整理概况[J]
.中药材,2009,32(4):644-647.
2
姚军汉,郭军雄,侯志英.
《伤寒论》方药溶媒文献综述[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119-120.
3
庞保珍,庞清洋,庞慧卿,赵焕云.
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性科学,2010,19(1):22-24.
被引量:7
4
胡元生.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复感儿63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44-145.
被引量:1
5
宋海超,马强,董玉.
蒙药复方有效部位物质基础研究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S1):98-102.
被引量:1
6
顾关元.
按摩与推拿[J]
.中华医史杂志,2002,32(3):178-178.
被引量:2
7
赵辉贤.
《理瀹骈文》与中医外治疗法简介[J]
.现代中医,1996,9(4):245-247.
8
沙涛,刘维庆.
中国古代养生医学思想[J]
.医古文知识,1997,14(2):14-15.
9
赵士斌,潘健,李会敏,赵琳.
李东垣著述考[J]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13(4):21-22.
被引量:1
10
苏珊,张治中,张佳佳,周铭心.
国医大师邓铁涛临证处方用药品类与频率方剂计量学分析[J]
.新疆中医药,2013,31(2):33-36.
被引量:2
中医药信息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