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茂县二里山不稳定斜坡的破坏模式分析与治理设计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5.12地震后茂县的山体受损情况,重点研究了位于茂县水若村的二里山不稳定斜坡,该斜坡出现较强烈的变形现象,严重危及下方村民的安全。本文阐述了二里山不稳定斜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及破坏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为茂县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作者
范大军
机构地区
温州市鹿城区交通局
出处
《今日科苑》
2010年第2期108-108,共1页
Modern Science
关键词
不稳定斜坡
岩体结构
破坏模式
治理设计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V86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伍保祥,沈军辉,沈中超,崔杰,王兰生.
四川省华蓥市赵子秀山变形体的成因机制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35(3):23-2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纪玉石,申力,刘晶辉.
采矿引起的倾倒滑移变形机理及其控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9):3594-3598.
被引量:17
2
程东幸,刘大安,丁恩保,赵红敏,潘炜,郭华锋.
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影响因素及反倾条件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1):1362-1366.
被引量:87
3
卢增木,左保成.
反倾岩石边坡变形破坏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1):22-25.
被引量:5
4
黄润秋,唐世强,邓辉,邹正明.
皖南某高速公路四号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6):551-556.
被引量:8
5
刘艳辉,刘传正,李铁锋,连建发.
三峡库区巴东复杂斜坡系统变形机理数值模拟与稳定性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1):47-52.
被引量:6
6
成都理工大学东方岩土公司.华蓥山赵子秀变形体勘察报告[R].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共引文献
9
1
范大波,沈军辉,丁尧,刘维国,刘海,张青宇.
青川县大院乡董家危岩体的成因机制与破坏模式[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22(2):83-87.
被引量:2
2
李高勇,刘高,谢裕江.
黄河上游某倾倒体的时效变形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13,21(6):835-841.
被引量:14
3
戴青松,巨能攀,郑达,霍宇翔.
基于离散元法的某滑坡变形演化机理浅析[J]
.人民长江,2014,45(15):63-66.
被引量:2
4
苗佳,张洪,陈娟.
某变形体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J]
.四川地质学报,2017,37(2):292-296.
被引量:2
5
陆文博,晏鄂川,邹浩,张世殊.
我国倾倒变形体发育规律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8):111-119.
被引量:13
6
宋兵,沈军辉,阮壮,李本松,罗恒,李颖.
九—绵高速公路鲁家沟泥石流形成机制与数值模拟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29(3):25-30.
被引量:5
7
王海军,冯立,李光伟.
倾倒变形体边坡变形监测与预警实例分析[J]
.水电站设计,2018,34(4):65-68.
被引量:5
8
李兴明,晏鄂川,严媛,张世殊,邹浩.
某水电站导流明渠边坡倾倒变形分区与治理[J]
.地质科技情报,2019,38(3):227-235.
被引量:4
9
雷清雄,严俊峰,黎佳.
黑竹沟变电站滑坡形成机制分析[J]
.自然科学,2019,7(4):280-288.
同被引文献
13
1
唐学.
城口县松林坡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与加固设计[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5):169-170.
被引量:1
2
罗本全.
震区某不稳定斜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10(1):126-127.
被引量:3
3
张瑛.
四川荣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危险性区划研究[J]
.山西建筑,2009,35(2):96-97.
被引量:9
4
张志刚.
北川县某山坡潜在不稳定性分析[J]
.水电与新能源,2010,24(1):16-20.
被引量:1
5
马平,石豫川.
何家山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10(2):43-46.
被引量:13
6
余波,邓茂林,黄正文.
茂县仁村组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0(3):20-25.
被引量:6
7
陈晓洋,张宏阳,冀东,毛市龙.
重庆某不稳定斜坡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J]
.地质力学学报,2011,17(4):402-409.
被引量:13
8
王义喜,李军.
金斗乡凉水井不稳定斜坡评价与防治[J]
.四川地质学报,2012,32(3):351-355.
被引量:4
9
李婧,郭建华,薛丁炜.
印钞石村东段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J]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1):172-174.
被引量:3
10
王亚洲,王武刚.
商南县城关镇县西河右岸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J]
.陕西地质,2013,31(1):94-9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梁伟,徐世光,燕永锋,张兵,杨瑶池,巴俊杰.
保山市隆阳区潜在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J]
.江西科学,2015,33(6):858-862.
被引量:7
2
罗剑,陈子全,钟玉联.
甘孜州某不稳定斜坡成因机制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3):100-10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余成浩.
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前期开展的内容及方案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23(5):232-234.
2
刘海平.
烟台长岛县某不稳定斜坡勘查与治理对策研究[J]
.科技风,2016(12):194-195.
被引量:1
3
杨晋柳,杨恩祈,梁伟,牛雪妮,胡龙.
断裂带上工程项目地灾评估及防治研究[J]
.价值工程,2016,35(20):151-154.
被引量:2
4
许永超,董凤强,杨光树.
某市第三中学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2):244-246.
被引量:1
5
潘仁建.
不稳定斜坡地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有色金属设计,2020,47(1):99-101.
被引量:4
6
余敏,赵建,李冬冬.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水患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J]
.工程与建设,2020,34(4):667-670.
被引量:1
7
陈明超.
贵州某斜坡基本地质特征及治理方案研究[J]
.新疆有色金属,2021,44(3):37-39.
被引量:1
8
孙志勇,薛晓刚.
青海省囊谦县毛庄乡某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2):46-50.
9
刘乃彬,许亚文,李鑫宇,刘志新,黄国玲.
浅谈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理念——以山东省沂南县书堂村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例[J]
.山东国土资源,2024,40(5):31-38.
被引量:1
10
何正勇,张中,孙俊,韦猛.
贵州省大方县北大桥不稳定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成因分析[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24,35(4):50-56.
1
韩瑾,韩作贵.
从调查多层住宅楼20年负荷变化中得到的启示[J]
.建筑电气,2003,22(5):19-21.
2
杂志世界[J]
.北京规划建设,2010(2):198-200.
3
俞火明,李新华,鲁华桥.
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评价研究[J]
.科技通报,2012,28(9):127-131.
被引量:9
4
李嘉贞.
平陆县张村镇太阳渡村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J]
.山西建筑,2015,41(29):86-87.
5
徐挺,吴钰梁,杨可.
孟家槽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评价[J]
.山西建筑,2012,38(28):69-71.
6
张振山,霍长青,毛新虎.
山西蒲县某不稳定斜坡治理设计探讨[J]
.山西建筑,2011,37(16):75-76.
7
李旭.
某景区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可行性分析[J]
.山西建筑,2012,38(23):78-80.
8
袁华娟,杨运海,王桂莲.
甘孜州某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4):131-132.
9
景泽,赵江龙,傅荣华.
锁家沟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J]
.山西建筑,2010,36(1):124-125.
被引量:1
10
马杰.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探讨[J]
.山西建筑,2009,35(26):35-37.
今日科苑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