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抵制日货”歌曲(1912-2003)回顾
被引量:
1
Songs Review of Boycott of Japanese Good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该文以抵制日货歌曲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91年。其中,作者将"抵制日货歌曲"作为中国民间及官方对日侵华正义反抗的"软弱"却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研究,并以"国家在场""国家缺位"定位历史时期中不同的抵制日货场景。
作者
李岩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1,共9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抵制日货
国家在场
国家缺位
全面抗战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4
1
华航琛.1912:6月.《共和国民唱歌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
2
沈心工.1916[2000].《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参考资料》(上)[C].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3
佚名.1920[1959]a.《爱国五更》[C].《风琴戏曲谱》第一集.
4
佚名.1920[1959]a.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二编(1919-1927)第一辑.油印本.
5
佚名.1920[1959]b.《抵制日货》[C].《风琴戏曲谱》第一集.
6
佚名.1920[1959]b.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二(1919-1927)第一辑.油印本.
7
上海国立音专编.《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抗日救国会成立》(消息).音·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1931,(16).
8
上海国立音专编.《宣言》.音·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1931,(9).
9
冼星海.1935[1938].《劝用国货歌》[C].于冰编.《救亡歌集》.西安少年先锋社.
10
刘雪庵.《提倡国货》.音乐教育,1936,4(11).
共引文献
68
1
关溪莹.
岭南民俗的现代阐释[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111-115.
被引量:1
2
金枫梁.
第三只眼睛看法院——视角主义下的基层法院[J]
.当代法学,2002,16(10):56-59.
3
吕俊彪.
民间仪式与国家权力的征用——以海村哈节仪式为例[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65-69.
被引量:18
4
高丙中.
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J]
.社会学研究,2006(1):154-168.
被引量:103
5
张友庭.
寮村的“张公信仰”及其祭祀圈的扩大 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过程中村落文化整合的个案研究[J]
.社会,2006,26(4):85-107.
被引量:6
6
李艳红.
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
.开放时代,2006(6):5-21.
被引量:54
7
黄彩文.
布朗族的竜神崇拜、祭祀仪式与国家的互动[J]
.思想战线,2007,33(5):121-122.
被引量:4
8
李立.
“龙牌会”与“地戏”——知识生产的两个例子及启示[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6):113-118.
被引量:3
9
闫伊默,刘玉.
仪式传播:传播研究的文化视角[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7(2):116-119.
被引量:26
10
黄彩文.
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以双江县一个布朗族村寨的祭竜仪式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4):28-31.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6
1
董林亭.
有一个地方叫唐努乌梁海[J]
.文史精华,2004(6):39-42.
被引量:1
2
廖辅叔.
《中国男儿》的词作者——杨度?[J]
.音乐研究,1999(1):15-17.
被引量:2
3
王魁喜.
中日甲午战争与俄国的远东政策[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6-33.
被引量:6
4
韩式朋.
近代诗人笔下的沙俄[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19(3):87-91.
被引量:1
5
艾力提.沙力也夫.
图瓦人今昔漫谈[J]
.新疆地方志,1999,0(1):48-51.
被引量:4
6
曾美月.
唐代鼓吹乐研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27(2):50-5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李岩.
解读《黄河》背后的中俄关系[J]
.中国音乐学,2010(2):95-10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武玲如.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J]
.艺术评鉴,2016,0(17):22-23.
2
李晶柯.
抗战歌曲与现代黄河形象建构——以歌词为中心的考察[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6(5):148-156.
1
孙云.
丝竹杂伎皆由旨给——解析国家在场视域下的佛教用乐来源[J]
.音乐研究,2016(3):119-126.
2
曾信祥.
周恩来与话剧四大名旦联袂演绎剧坛传奇[J]
.红岩春秋,2015,0(5):69-73.
3
乃月.
我所经历的抗日战争[J]
.文史月刊,2005(12):31-35.
4
李人毅,唐世和.
王琦先生的木刻艺术特色初探[J]
.中国美术馆,2006,0(1):63-68.
5
张涛,高正晓.
抗战时期的临汾民歌[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2):69-70.
6
胡亮.
国家在场与当代中国竹笛艺术发展[J]
.黄山学院学报,2014,16(2):70-76.
被引量:1
7
严峻.
冼星海的傲骨[J]
.党政论坛,2009(8):6-6.
8
张振涛.
民间文艺汇演的历史反思--保护民间音乐的一项措施[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32-37.
被引量:28
9
包龙源.
“国家在场”与“侗族大歌身份”重构及符号特征[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3):144-147.
被引量:2
10
张振涛.
晋北采风二题——民间花会与国家在场[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101-105.
被引量:25
中国音乐学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