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寨现象的起因及其开放式创新特质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山寨产品的迅猛发展正在给现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带来冲击。首先,从技术、市场、行业管制等因素入手,研究了山寨现象产生的原因。其次,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山寨现象的开放式创新特质及其具体表现,认为山寨现象是创意开放、创新资源开放、以市场为导向、渠道开放、文化开放等多种开放式创新特质综合作用的产物。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
邓亚玲
李天柱
机构地区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3,共3页
Enterprise Economy
关键词
山寨现象
技术创新
开放式创新
启示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王一春.
山寨机与国产手机的发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2):71-72.
被引量:9
2
Chersbrough H W.. Managing Open Innovation[J]. Research -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 (47) : 23 - 26.
3
唐方成,仝允桓.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
.中国软科学,2007(6):58-62.
被引量:50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马治国,朱建.
开放源代码软件通用公共许可证的法律性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1):140-142.
被引量:5
2
韩秀成.
知识产权的特点及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10(11):7-10.
被引量:8
3
吕筱萍,梁海红.
国产手机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5):22-25.
被引量:5
4
汪忠,黄瑞华.
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风险与防范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5,23(3):419-424.
被引量:71
5
邓富民,王涛.
创新与求变:我国高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新举措[J]
.现代管理科学,2006(6):38-40.
被引量:18
6
贺德方.
我国数字化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6(5):89-95.
被引量:21
7
万华,朱嘉蔚.
我国企业品牌塑造模式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06(06X):117-119.
被引量:2
8
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3.16.
9
米切尔.c.詹森,威廉.H.麦克林.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09-333.
10
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 : 14 - 38.
共引文献
57
1
徐珊珊,蔡双立.
开放式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J]
.东岳论丛,2021,42(6):83-94.
被引量:6
2
张震宇,陈劲.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中小企业创新特征与实践[J]
.科学学研究,2008,26(S2):525-531.
被引量:26
3
张旭.
对山寨手机现象的几点思考[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8):152-153.
被引量:6
4
夏恩君,张明,王素娟,张一.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数理分析与实证检验[J]
.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2):549-556.
被引量:13
5
张松林,刘玉海,程瑶.
创业型雇员的进入行为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9):96-99.
被引量:4
6
保跃平.
“山寨”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6):36-39.
被引量:2
7
银路,李天柱,程跃,邱杉.
“山寨”现象的一般规律及其政策建议[J]
.科学学研究,2010,28(3):321-327.
被引量:21
8
吴婷,李德勇,吴绍波,陈谦明.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产学研联盟知识共享研究[J]
.情报杂志,2010,29(3):99-102.
被引量:18
9
王艳萍,刁晓东.
山寨手机的生存与突围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124-126.
10
王汉友.
山寨手机与国产手机设计创新比较研究[J]
.包装工程,2010,31(12):61-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4
1
张敏勤.
情报学研究流派综述[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141-142.
被引量:5
2
戴丽华.
山寨机产业链剖析及政策意义[J]
.消费导刊,2009,0(9):5-5.
被引量:1
3
李伟超.
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的影响与推动[J]
.情报科学,2007,25(2):208-212.
被引量:6
4
梁战平.
开创情报学的未来——争论的焦点问题研究[J]
.情报学报,2007,26(1):14-19.
被引量:35
5
吕斌,李国秋.
情报学的困境和前景[J]
.情报学报,2007,26(1):20-28.
被引量:27
6
杨静武.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2):98-102.
被引量:21
7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何志毅,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
吉恩·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张维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9
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0
ANTONELLI C.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from the classical legacies to the economics of complexity [ J ]. Economics of In- novation of Technology, 2009, 18 (7) : 611-646.
引证文献
6
1
王圆圆,刘国新,郎坤.
开放式创新的外部有效性研究[J]
.管理学刊,2011,24(1):22-25.
被引量:1
2
程耀华.
解析中国“山寨模式”一以“山寨机”为例[J]
.消费导刊,2012(4):55-57.
3
彭靖里,李建平,Chen Peter.
情报学发展情景演变及其对理论研究的影响——基于熊彼特创新经济学理论的观点[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7):1-5.
被引量:6
4
沈于,王宇.
中间产品“品牌化”与最终产品“山寨化”[J]
.产业经济研究,2015(2):68-78.
被引量:3
5
贾西子,葛一民.
山寨手机企业现状的SWOT分析与前景展望[J]
.中外企业家,2011(2X):58-60.
被引量:2
6
郑丰,邹能锋.
“山寨”企业如何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J]
.中国商界,2010,0(10X):174-17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陈艳.
广西某废弃物集中处理专业公司SWOT分析[J]
.中国市场,2013(2):29-31.
2
刘建准,詹绍菓,姚伟.
基于学科特征的情报学理论与社会预警理论融合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6):12-16.
被引量:1
3
刘春年,张曼.
信息整合研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多学科评估与科学生产趋势[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11):7-11.
被引量:4
4
迟玉琢.
2013年我国情报学研究进展[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6):8-13.
被引量:3
5
王超,周恺.
本土优秀创新企业发展战略关键成功要素探寻——基于腾讯、展讯、小米三家企业的跨案例研究[J]
.科技与创新,2016(11):1-3.
6
罗彬香.
我国情报学理论创新研究面临的若干问题[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0):1-4.
被引量:1
7
王炳立.
新时期情报学理论创新的思考[J]
.情报科学,2016,34(11):13-17.
被引量:3
8
关松立,林淑伟.
视觉传达对工艺美术产业品牌价值提升的实证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6,17(6):84-93.
被引量:5
9
杨松.
我国开放式创新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2):204-208.
被引量:1
10
胡悦晗.
技能失范:理解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变异问题[J]
.职业教育研究,2018(9):5-8.
1
王瑞武,魏茜.
浅议“山寨”产品的利弊[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3):101-102.
2
连有.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山寨现象分析[J]
.商品与质量,2010(40X):58-58.
3
黄贤涛,吴桐.
解读“山寨”现象[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2):21-23.
被引量:1
4
银路,李天柱,程跃,邱杉.
“山寨”现象的一般规律及其政策建议[J]
.科学学研究,2010,28(3):321-327.
被引量:21
5
胡文娅.
“山寨现象”的传播学思考[J]
.文学教育,2009(8):57-58.
6
盛克勤.
以科技创新之为 提无锡发展之位——新时期无锡再创发展新优势之可能研究[J]
.江南论坛,2007(3):4-7.
7
沪苏浙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首次实行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3):37-37.
8
吕大娥,朱常俊.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广东专业镇升级研究[J]
.特区经济,2008(11):33-34.
被引量:2
9
李健.
创新未必创利[J]
.经济时刊,2001(6):38-39.
10
周力军.
深圳手机产业集群中的山寨现象理性分析与应对策略[J]
.经济师,2013(8):51-53.
企业经济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