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林冠对降水再分配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简单介绍了我国林冠对降水再分配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林冠截留、穿透降雨、树干茎流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和林冠截留的数学模型,并简要提出今后我国林冠对降水再分配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作者
李良
孙旭
翟洪波
魏晓霞
呼和牧仁
邵仁旭
机构地区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2008-02)
关键词
林冠降水再分配
林冠截留
穿透降雨
树干茎流
分类号
S715.2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93
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005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75
1
中野秀章.森林水文学[M].李云森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
王佑民.
我国林冠降水再分配研究综述(Ⅰ)[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15(3):1-7.
被引量:70
3
范世香,高雁,程银才,白清俊.
林冠对降雨截留能力的研究[J]
.地理科学,2007,27(2):200-204.
被引量:59
4
鲍文,何丙辉,包维楷,丁德蓉.
森林植被对降水的截留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193-197.
被引量:32
5
欧阳惠.
森林林冠截留效益计量的研究[J]
.科技通报,2001,17(4):25-31.
被引量:8
6
张一平,王馨,刘文杰.
热带森林林冠对降水再分配作用的研究综述[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3):274-282.
被引量:26
7
万师强,陈灵芝.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冠层对降水的分配作用[J]
.植物生态学报,1999,23(6):557-561.
被引量:31
8
张光灿,刘霞,赵玫.
树冠截留降雨模型研究进展及其述评[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1):64-68.
被引量:69
9
肖洋,陈丽华,余新晓,杨新兵,孙庆艳.
北京密云水库油松人工林对降水分配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3):154-157.
被引量:33
10
薛建辉,郝奇林,吴永波,刘兴良.
3种亚高山森林群落林冠截留量及穿透雨量与降雨量的关系[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3):9-13.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693
1
陈书军,田大伦,闫文德,项文化.
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穿透水水化学特征[J]
.生态学杂志,2006,25(7):747-752.
被引量:17
2
高甲荣,肖斌,张东升,李迈和.
国外森林水文研究进展述评[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60-64.
被引量:87
3
刘永宏,梁海荣,张文才.
森林水文研究综述[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00,26(S1):67-73.
被引量:13
4
田大伦.
会同广坪林区降雨和杉木林内雨的养分含量[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2,26(3):9-13.
被引量:12
5
刘向东,吴钦孝,赵鸿雁.
森林植被垂直截留作用与水土保持[J]
.水土保持研究,1994,1(3):8-13.
被引量:75
6
黄承标,温远光,李信贤.
田林老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及水文效应的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1991,25(4):52-63.
被引量:14
7
杨令宾,栾晓红,孙丽华.
长白山地区森林的水文效应研究[J]
.地理科学,1993,13(4):375-381.
被引量:2
8
陈乾,陈添宇.
用NOAA卫星气象资料计算复杂地形下的流域蒸散[J]
.地理学报,1993,48(1):61-69.
被引量:6
9
巩合德,王开运,杨万勤,王乾,张远彬.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穿透雨和茎流特征观测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4,23(4):17-20.
被引量:16
10
宫渊波,麻泽龙,陈林武,胡庭兴,张健.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28-32.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1005
1
唐楚珺,高李文,彭紫薇,刘雨晖,陈辉,王玉哲,胡亚林,刘先.
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变化[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1):154-162.
被引量:3
2
徐巧翠,胥超,熊德成,倪祥银,谭思懿,袁朝祥,岳楷.
中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对地表径流磷动态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1):138-144.
被引量:3
3
雷丽群,郑路,农友,刘士玲,李华,黄德卫.
降雨特征对红锥人工林降水分配格局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0,39(2):460-468.
被引量:9
4
袁秀锦,肖文发,雷静品,王晓荣,胡文杰,崔鸿侠,庞宏东,潘磊.
马尾松林分结构对冠层水文效应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0,39(2):451-459.
被引量:8
5
葛红元,王红义,韦炜,赵传燕.
青海云杉种群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林龄相互关系[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4):467-471.
被引量:7
6
宝虎,赵鹏武,周梅,丰洁,宝金山,舒洋,葛鹏.
大兴安岭南段典型天然林枯枝落叶层及土壤层持水特性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0(2):175-181.
被引量:12
7
岳跃蒙,李晨华,徐柱,唐立松.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降雨过程中梭梭与白梭梭冠层养分的变化特征[J]
.干旱区研究,2020(5):1293-1300.
被引量:4
8
林盛松.
闽东北鹫峰山天然黄山松林内降雨分配的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07,27(2):31-34.
被引量:1
9
童庆.
三明市区生态公益林防土壤侵蚀能力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2,16(z1):57-58.
10
黄进,张家洋,张金池,胡海波.
北亚热带次生毛竹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23-27.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04
1
金博文,王金叶,常宗强,葛双兰.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层水文功能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z1):39-42.
被引量:28
2
周择福,张光灿,刘霞,薄金燕,李小磊.
树干茎流研究方法及其述评[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137-140.
被引量:37
3
鲍文,包维楷,何丙辉,丁德蓉.
岷江上游油松人工林对降水的截留分配效应[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5):10-16.
被引量:46
4
赵鸿雁,吴钦孝,刘向东.
油松人工林林冠层的水文作用[J]
.中国水土保持,1993(2):40-43.
被引量:10
5
魏晓华,周晓峰.
三种阔叶次生林的茎流研究[J]
.生态学报,1989,9(4):325-329.
被引量:37
6
张维涛,邵如喜,张伟,刘湘民,杨汉东.
慈利县气候生态因子对杜仲生长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9(4):41-45.
被引量:12
7
刘世海,余新晓.
北京密云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冠层水文特征研究[J]
.林业科学,2005,41(1):194-197.
被引量:23
8
包梅荣,托亚,刘瑞军,秦佳琪.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64-68.
被引量:12
9
刘常富,何兴元,陈玮,赵桂玲,徐文铎.
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测算[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3):32-37.
被引量:83
10
李吉跃,翟洪波,魏晓霞.
油松栓皮栎混交林降雨及其再分配过程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3):154-15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
1
陈健果,方秦华,胡宏友.
季风气候下林冠降雨初次分配特征及其主效驱动因子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4):35-40.
被引量:2
2
刘春延,李良,赵秀海,翟洪波,呼和牧仁.
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降雨的截留分配效应[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3):1-5.
被引量:11
3
王金叶,李海防,段文军,唐东明,王绍能,刘兴伟,黄华乾.
漓江上游典型森林群落内外降雨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56-59.
被引量:8
4
欧阳泽怡,周小玲,罗佳,田育新,闫文德,欧阳硕龙,易浩宇.
杜仲人工林降水再分配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41-47.
5
王甜甜,朱林,赵学琳,兰艳.
三种典型固沙灌木的降雨再分配特征[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8):100-107.
被引量:4
6
庞维华,孙雅婕,刘建军.
不同类型园林植物群落冠层的截留能力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4):49-55.
被引量:3
7
王庆玲.
白银市主城区园林优势树种冠层雨水截留性能[J]
.林业科技通讯,2024(5):81-8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王金叶,李海防,段文军,唐东明,王绍能,刘兴伟,黄华乾.
漓江上游森林小流域径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
.林业科学,2013,49(6):149-153.
被引量:12
2
唐朝晖,柴波,刘忠臣,曹二涛.
填土边坡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38(3):616-624.
被引量:31
3
袁一超,王得祥,刘小林,蔺岩雄,郑子龙.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冠截留特征[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6):20-24.
被引量:8
4
李海防,卫伟,邓居礼,王丽君.
关川河流域1995-2010年降雨特征及其水土流失效应[J]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6):84-87.
被引量:6
5
鲜靖苹,张家洋,胡海波.
森林冠层水文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3):96-104.
被引量:20
6
段文军,李海防,王金叶,赵连生,李光平,王绍能.
漓江上游典型森林植被对降水径流的调节作用[J]
.生态学报,2015,35(3):663-669.
被引量:24
7
覃淼,翟禄新,周正朝.
桂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和持水能力的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28-32.
被引量:18
8
郭晋川,梁宏温,潘伟,李荣辉,李晓琼,蓝刚,马倩.
两种森林集水区径流量及其径流过程初步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6):55-59.
被引量:2
9
宋丹丹,王刚,刁艳芳,范世香.
林冠截留降雨研究指标的探讨[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1):77-82.
10
刁艳芳,王亚平,范世香,高雁,王刚.
3种针叶林对降雨截留作用的比较[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5):74-77.
被引量:4
1
王佑民.
我国林冠降水再分配研究综述(Ⅰ)[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15(3):1-7.
被引量:70
2
张一平,王馨,刘文杰.
热带森林林冠对降水再分配作用的研究综述[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3):274-282.
被引量:26
3
刘向东,吴钦孝,赵鸿雁,汪有科,韩冰.
油松人工林林冠对降水再分配的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1993,17(1):9-13.
被引量:10
4
陈云明,吴钦孝,刘向东.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对降水再分配的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4,15(1):62-68.
被引量:12
5
谭芳林.
几个绿化树种对大气中若干元素作用规律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1998,25(4):21-24.
被引量:2
6
梁文俊,丁国栋,臧荫桐,高广磊,包岩峰,安云,贺宇.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77-80.
被引量:8
7
盛后财,蔡体久,李奕,刘玉杰.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14,28(6):101-105.
被引量:17
8
谢学方,蒋菊生,阮云泽.
热研7-33-97橡胶人工林水文过程中的养分特征[J]
.热带农业工程,2010,34(2):51-54.
9
王佑民.
我国林冠对降水再分配的研究(Ⅱ)[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15(4):1-5.
被引量:5
10
王珍珍,文仕知,杨丽丽.
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降水再分配及养分动态[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54-56.
被引量:12
辽宁林业科技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