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围产期窒息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围产期急症,由此产生的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常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窒息并发心肌损害是新生儿时期急重症之一。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在新生儿较常见。我院2006年2月-2008年2月收住有宫内窘迫或窒息等缺氧史的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0例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治疗7天,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藏永莲
陈艳芳
机构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
出处
《新疆医学》
2009年第12期14-15,共2页
Xinjiang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
二磷酸果糖治疗
新生儿窒息
疗效观察
围产期窒息
严重低氧血症
多脏器损害
新生儿时期
分类号
R725.422 [医药卫生—儿科]
R725.631 [医药卫生—儿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牛保太,王艳,霍春景,王艳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变化与脑CT的关系[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5):374-375.
被引量:40
2
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6-117.
3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2003,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韩玉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被引量:2786
2
周康,彭巧娣.
新生儿窒息时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109-110.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39
1
张建军,段云飞.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4,18(2):119-121.
被引量:1
2
李敏,陶世文.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的变化[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27(5):500-501.
被引量:1
3
杨晓红,郑代明,张玲玲,陈凤华.
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J]
.浙江临床医学,2005,7(4):421-421.
被引量:3
4
刘迎庆.
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
.安徽医学,2005,26(4):343-343.
5
王学珍.
窒息新生儿42例心肌酶谱检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9):1713-1713.
6
应少华,侯新凤,王广州.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观察与治疗探讨[J]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089-1090.
7
兰海霞,甄艳芬,周建清.
新生儿窒息时血清心肌酶的变化[J]
.华北国防医药,2006,18(2):150-151.
被引量:1
8
杨萍,潘丽,汤依群,钱明珍.
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344-345.
被引量:11
9
闫全海,刘荣芳.
辅酶Q_(10)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B版),2006,10(6):493-494.
被引量:3
10
徐庆玲,邹玲,李立.
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检测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06,35(20):1884-1884.
同被引文献
27
1
张建军,段云飞.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4,18(2):119-121.
被引量:1
2
贲英姿.
FDP治疗窒息儿合并缺氧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2005,11(12):1128-1128.
被引量:1
3
庄瑞霞.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合并心肌损害30例[J]
.中原医刊,2006,33(24):54-55.
被引量:3
4
裴文利.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35例临床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6):471-472.
被引量:3
5
赵瑞卿,周琳,王慧玲,常太芳,贾昭华,张淑玲,王新科.
硫酸镁和复方丹参联合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治疗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23-225.
被引量:1
6
崔明辰.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J]
.儿科药学杂志,2007,13(3):51-52.
被引量:10
7
周慧敏,关亦兵,朱晓霞.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应用1,6二磷酸果糖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5):30-31.
被引量:4
8
马香桃.
1,6-二磷酸果糖(FDP)佐治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5):68-68.
被引量:1
9
余艾霞,陈杨.
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40例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38-1839.
被引量:1
10
李建国,李莉梅,周福根.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67例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9,10(7):77-7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杨水芬.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4):24-25.
被引量:5
2
武楠,林丽星.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国药物评价,2017,34(6):448-45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刘红,赵晓梅.
复方丹参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冠心病30例[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3):258-259.
2
招芳霞,李玲玲,齐建雄.
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
.吉林医学,2016,37(2):301-303.
被引量:6
3
潘雅芳.
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有效性评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145-147.
被引量:1
4
于波.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及机制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37-140.
被引量:3
5
冯媛媛,吕雪峰,王亚伟,叶琛琛.
小儿心肌损害中西医治疗进展[J]
.系统医学,2020,5(18):196-198.
被引量:1
6
王小高.
果糖二磷酸钠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当代医学,2021,27(8):37-39.
被引量:1
7
周垦横.
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4):191-192.
被引量:4
8
刘晓霞,李彩霞.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
被引量:2
9
陈代润.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0(14):49-50.
被引量:5
1
吴道胜,泮斌,柯友健,王晓斌,刘红艳.
山莨菪碱与1,6-二磷酸果糖联用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动过缓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10,17(7):8-9.
被引量:1
2
吕爱敏.
新生儿惊厥50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5-5.
3
高侠,孙曼莉,刘良梅,刘璐.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J]
.淮海医药,2014,32(5):440-441.
被引量:12
4
马香桃.
1,6-二磷酸果糖(FDP)佐治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5):68-68.
被引量:1
5
缪添义.
磷酸肌酸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中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60-161.
被引量:3
6
李丽,杜逸亭,赵利秋.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J]
.四川医学,2013,34(1):75-76.
被引量:23
7
杨英阁.
磷酸肌酸钠治疗早产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70):122-123.
被引量:1
8
周丽萍.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3):67-67.
被引量:6
9
林丽星,张志玲,安彩霞,陶仲宾,康曦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4):231-233.
被引量:9
10
慎金哲.
新生儿惊厥48例临床分析[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0,1(2):133-134.
新疆医学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