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校本课程的本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本课程既不是简单的教材,也不是活动课程的"代替品",更不是经验活动的简单积累。它应当是灵活性、人本性、系统性、创新性以及民主性特征规范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的动态活动系统。
作者
李妍红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Journal of Longdo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本质
课程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徐曙炜.
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
.网络科技时代,2008(9):8-10.
被引量:3
2
於银梅,赵震南.
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什么[J]
.文教资料,2008(11):98-99.
被引量:1
3
李玉红.
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利益[J]
.教育革新,2008(3):6-7.
被引量:2
4
丁晓君,高鹏.校本课程探源析义[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06).
5
刘增丽.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忧与思[J]
.文教资料,2007(31):105-107.
被引量:1
6
姜芳芳.
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灵魂[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9):5-6.
被引量:1
7
赵翠兰,苏春景.
从教育哲学视角谈校本课程开发[J]
.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07(08S):62-62.
被引量:1
8
王立军.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本与人本[J]
.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4):16-17.
被引量:1
9
于凯.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焦作大学学报,2007,21(2):101-103.
被引量:4
10
余雪春.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负效应及其根源[J]
.江西教育科研,2007(1):101-10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黄甫全.
素质教育的负效应及其根源[J]
.教育学术月刊,1996(3):14-17.
被引量:3
2
滕大春.
他人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关于杜威教育理论的批判和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4):47-53.
被引量:9
3
朱安安.
对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反思[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7):15-16.
被引量:9
4
王策三.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5-23.
被引量:551
5
徐玉珍.
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1):3-9.
被引量:72
6
范亮.
新课改下的农村教育边缘化[J]
.上海教育科研,2006(1):34-34.
被引量:4
7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6.
8
杜威 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9,120.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06-13.
10
[3]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共引文献
51
1
娄扎根.
教师的角色定位对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性的影响[J]
.教育探索,2008(2):93-94.
被引量:2
2
陈彩燕.
从知识、经验到发展资源——论教师的课程观转向[J]
.课程教学研究,2012(5):9-13.
被引量:2
3
涂冰,谢峰,刘燕鹏.
对三年制高职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4):114-115.
被引量:8
4
仝霞,范彩云,韩卫红.
浅议中职卫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6):36-36.
5
李焦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1):9-12.
被引量:2
6
李焦明.
我国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6(2):26-29.
被引量:3
7
李焦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89-91.
被引量:2
8
李焦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江西教育科研,2007(5):98-99.
被引量:5
9
杨露露,汪忠.
江苏省生物教师校本课程意识的调查报告[J]
.中学生物学,2007,23(10):62-64.
被引量:1
10
娄扎根.
谈教师的角色定位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J]
.教育与职业,2008(5):91-9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
1
郭继东.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4(8):18-19.
被引量:9
2
李玉红.
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利益[J]
.教育革新,2008(3):6-7.
被引量:2
3
许长华.
浅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校长,2011(3):58-61.
被引量:1
4
林忠.
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与建设策略[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10):5-7.
被引量:9
5
金小河.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应当研究的几个问题[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7,0(S3):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魏玉萍.
浅议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及建设性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7-17.
1
幽默与漫画[J]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2003,0(8):49-50.
2
李荣.
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渗透[J]
.考试(教研版),2010(2):102-102.
3
周熠.
视频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6):200-200.
被引量:1
4
王艳.
浅谈绿色化学实验[J]
.考试周刊,2013(10):139-140.
5
杨本涛.
代用仪器在几个演示实验中的应用[J]
.雅安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6,9(2):58-59.
6
陈笑然.
神奇的电脑手[J]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版),2006(19):18-18.
7
屈彩娥,李小玺.
《帕梅拉》中写作的作用(英文)[J]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2):76-79.
8
陈烁.
高二年级选修 7 Unit 5 Traveling abroad考点聚焦[J]
.英语画刊(高一、高二综合版),2011(3):13-14.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