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下古生界盖层特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下古生界奥陶系盖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分布、岩性角度等角度出发,阐明了该区域盖层对油气保存的作用,对寻找该区域有效油气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3期124-124,共1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6

  • 1张庆龙,卢华复,何建坤,朱斌.大巴山前缘含油气构造条件[J].天然气工业,1995,15(4):5-9. 被引量:14
  • 2冯增昭 张吉森 等.陕甘宁晋及内蒙古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新探[J].地质论评,1983,29(1):17-42.
  • 3冯增昭 陈继新 等.鄂尔多斯地区早生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 4冯增昭 陈继新 等.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石油高等教育四十年科学研究论文集[M].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1-18.
  • 5刘鸿允.中国古地理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 6刘宝君 许效松.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 7卢华复 董火根 等.前龙门山前陆盆地推覆构造的类型和成因[J].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1989,(4):32-42.
  • 8李克勤.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二(长庆油田)[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490.
  • 9卢华复 阎吉柱 等.四川前龙门中山南段推覆构造及其与天然气藏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1993,2:141-147.
  • 10张进 张庆龙 等.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研究新认识[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研究生专刊),1998,34(34).

共引文献2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