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8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近十余年研究兴起的新式引流方法,是指通过将伤口使用特殊材料覆盖封闭并置于负压下一段时间,以达到促进清创和伤口愈合的治疗目的。
作者
杨桂元
钱祝银
机构地区
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胆胰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负压辅助闭合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acuum-assisted closure
分类号
R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79
同被引文献
503
引证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426
参考文献
8
1
李靖,陈绍宗,李学拥,张翠英.
封闭负压引流对创面微循环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1):75-77.
被引量:126
2
李学拥,李望舟,李跃军,吕小星,李靖,陈绍宗,李金清.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爆炸伤创面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2007,23(4):292-295.
被引量:51
3
李永忠,胡晓东,Moris Topaz,李云飞,陈莉.
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35例汶川地震伤员创面的效果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3):279-282.
被引量:30
4
石冰,张萍,李望舟,陈绍宗,李金清.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胶原酶活性的影响[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6):465-467.
被引量:38
5
李跃军,曹大勇,陈绍宗.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愈合过程纤溶酶原激活剂级联表达的影响[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4):306-309.
被引量:47
6
岑石强,黄富国,杨天府,屠重棋,项舟,刘雷,方跃,王光林,张晖,周宗科,易敏,段宏,裴福兴.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创面中的早期应用疗效[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6):657-659.
被引量:49
7
吕小星,陈绍宗,李学拥,李望舟,胡昭华,曹大勇.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244-1245.
被引量:215
8
裘华德,王彦峰,陶世明.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负压封闭引流[J]
.肝胆外科杂志,2003,11(1):10-12.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李金清,陈绍宗,付小兵,李学拥,许龙顺,李望舟.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8):690-693.
被引量:33
2
李金清,付小兵,陈绍宗,李学拥,程飚.
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上皮下肉芽组织的改建[J]
.中华创伤杂志,2004,20(8):458-462.
被引量:4
3
易成刚,郭树忠,张琳西.
血管新生机制及在整形外科中的研究应用[J]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6):315-317.
被引量:12
4
徐家相.
地震灾害的紧急医疗救援[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7):557-558.
被引量:99
5
喻爱喜,余国荣,邓凯,陶圣祥,潘振宇,张建华,宋九宏.
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219-220.
被引量:179
6
张林清,吴学田,刘海鹰,李晓巧,张莉莉.
爆炸伤残留异物定位及取出方法的改进[J]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4):280-280.
被引量:4
7
彭碧波,仝青英,杨造成.
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流动医院疾病谱分析[J]
.武警医学,2006,17(10):785-786.
被引量:34
8
赵琳,宋建星.
创面敷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9):1724-1726.
被引量:86
9
沈波,廖苏平,吴波.
韧厚皮片结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感染性大面积皮肤缺损[J]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7):497-498.
被引量:24
10
Fleisc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 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 Unfallchirurg, 1993, 96(9): 488-492.
共引文献
479
1
刘运长,晁生武.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与氧疗在糖尿病慢性创面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6):40-41.
被引量:2
2
王胜宝,班开洪,肖巍,刘微波,王庆华.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急慢性创面修复56例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9):179-180.
被引量:1
3
杜立敏.
抽屉式海绵床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2):35-35.
4
唐朝晖,邹声泉,余彦,白祥军,陈国兵,李占飞.
47例多发伤合并胰腺损伤临床诊治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4):3648-3650.
被引量:2
5
陈素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及护理干预在治疗复杂软组织皮肤损伤中的疗效[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787-789.
被引量:4
6
高秀芳.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面的观察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21):1958-1959.
被引量:2
7
曾坤青,刘悦,郭华春.
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医学,2013,37(3):167-169.
被引量:3
8
程银忠,王伟鹏,周晓峰,陈梓淼,于洪亮.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复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S1):76-77.
被引量:4
9
刘旭盛.
慢性创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6).
被引量:25
10
邓贱晚,王维平.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25(2):1-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03
1
何雨生,陈良荣,刘俊,陈耀武,胡明山,李承杰,刘小仁,陈贝.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吻合血管蒂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伴骨缺损32例[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0(3):56-59.
被引量:14
2
陈群,吕天润.
探讨VSD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治疗效果[J]
.中国急救医学,2017,37(A01):35-36.
被引量:4
3
张功林,章鸣,蔡国荣,张文正,郭翱,胡玉祥.
阔筋膜瓣移植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J]
.中国伤残医学,2006,14(5):5-6.
被引量:2
4
郭耀蔓,程秀红,李娟,周伟,谷萍.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J]
.东南国防医药,2011,13(3):267-268.
被引量:3
5
邓俭.
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53例临床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4):15-16.
被引量:4
6
王灿,果磊,李晶,蒲晓姝,魏东山.
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891-894.
被引量:59
7
荣新洲.
慢性创面修复中的损伤控制外科[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6):5-7.
被引量:3
8
张爱芬.
安普贴治疗Ⅲ、Ⅳ期压疮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4,19(19):31-32.
被引量:14
9
吴同申,孟娟,张磊,孔祥清,赵晓伟,张元民.
碘附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J]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5):418-419.
被引量:14
10
章安庆.
外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J]
.腹部外科,2004,17(5):300-300.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68
1
韩郸,杜棣.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对难愈创面治疗的研究及护理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6):60-61.
2
钟孝政.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306-308.
被引量:17
3
侯力强,李建军,汪立平,范立北,胡杰挺,冷燕奎,金宪政.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104-105.
被引量:10
4
李卫华,陈飞,苗璐霞,武静,都向锋.
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25(2):159-160.
被引量:4
5
孟庆博,佟钢,张启臻.
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3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70-171.
被引量:10
6
高春来,张向阳,胡雁,周礼平,高驷.
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感染创面体会[J]
.海南医学,2011,22(20):83-84.
被引量:12
7
冷观琴.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267-267.
被引量:1
8
邹泽良,吴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体会[J]
.当代医学,2012,18(1):94-95.
被引量:24
9
赵建平.
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32例临床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4):56-57.
10
余世明,张阳春,胡俊勇,刘建华,李占春,盛璞义.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聚维酮碘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1,4(6):467-472.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426
1
马小波.
改良VSD髓内引流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J]
.慢性病学杂志,2020(8):1226-1227.
被引量:2
2
顾凌燕.
颈部淋巴结结核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的治疗体会[J]
.青海医药杂志,2019,0(11):14-17.
3
周灵芳.
肠造口专项护理成本效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2):326-327.
被引量:2
4
柳忠良.
创伤性骨折创面软组织损伤临床治疗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J]
.名医,2020(11):94-95.
被引量:3
5
蒋瑶,孟玉倩.
中毒性大疱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儿行简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J]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6):558-561.
被引量:2
6
陈美华,徐骅,邵志坚.
VAC联合创面灌洗护理干预在Ⅲ、Ⅳ期压疮愈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0(3):155-157.
被引量:6
7
黄新严.
简易负压吸引技术在糖尿病足患者创面应用的护理与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00):262-263.
被引量:2
8
刘宇,吴凯,范恒俊.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软组织创面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2017,30(25):67-68.
9
高天保.
论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骨外科手术中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28):227-228.
10
宋志勇.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1):25-27.
被引量:3
1
韩智涛,陈远明.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J]
.中医正骨,2014,26(8):64-67.
被引量:5
2
倪国新.
颈椎牵引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
.中国康复,2000,15(1):48-49.
被引量:28
3
王长亮,崔凯,李胜.
肝脏外科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研究进展[J]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8,35(12):857-859.
4
孔烨.
二尖瓣成形技术研究进展[J]
.临床外科杂志,2015,23(9):655-658.
被引量:10
5
王洪伟,李长青,周跃.
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J]
.脊柱外科杂志,2010,8(1):52-55.
被引量:23
6
邹亮,李传郡,赵振国,鲍同柱.
足跟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316-1318.
被引量:4
7
张晓青,戴茹萍,成芳丽.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313-313.
被引量:2
8
吕华瑶,吴俊,陈宁,孙海宁,吴林军,敖小青.
负压辅助闭合伤口技术治疗老年压疮的效果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6,18(6):1079-1080.
9
夏兆云,徐长明,胡玉华,张挽时.
关节软骨MR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2010,21(1):79-81.
被引量:1
10
方勇.
创面修复机制及技术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2):1403-1406.
被引量:18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