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卷蛾线虫防治锈色粒肩天牛简报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Hope)在山东钻蛀危害国槐,近年来在山东各地普遍发生,愈趋严重。该虫2年发生1代,其幼虫环绕国槐韧皮部取食,并可蛀入木质部边材,严重者可将10年生以上大树蛀害致死,常可看到该虫在濒死国槐树上留下大而圆的...
作者
王西南
李萍
袁从亮
王金秀
宁立新
于加良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9-19,共1页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国槐
小卷蛾线虫
防治
诱色粒肩天牛
分类号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58
1
杨志敏,杨庆兰,秦志强,赵翠华,李俊华,王霞.
绿色威雷防治光肩星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试验初报[J]
.山东林业科技,2001,31(S1):44-45.
被引量:3
2
翟兴礼.
锈色粒肩天牛危害中国槐习性观察及防治技术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3):50-51.
被引量:4
3
刘杰,刘发邦,王绍文,李克庆,孙明荣.
锈色粒肩天牛的发生及防治检疫对策[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6):79-79.
被引量:1
4
郝猛进,黄维正,申富勇,屠新虹.
锈色粒肩天牛危害国槐的调查及防治对策[J]
.林业科技通讯,1994(5):22-23.
被引量:11
5
刘海军,骆有庆,温俊宝,张志明,冯继华,陶万强.
北京地区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和锈色粒肩天牛风险评价[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2):81-87.
被引量:30
6
卢希平,刘玉,尹淑艳,何邦令.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观察[J]
.中国森林病虫,2005,24(4):11-13.
被引量:13
7
王艳平,温俊宝,秦中云.
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锈色粒肩天牛[J]
.植物检疫,2006,20(3):168-170.
被引量:12
8
黄维正.
河南省林业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其防除技术[J]
.植物检疫,2006,20(5):308-310.
被引量:4
9
赵化奇,桑景栓,孙丹萍,王建华.
锈色粒肩天牛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2007,33(1):78-82.
被引量:3
10
魏建荣,杨忠岐,马建海,唐桦.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J]
.中国森林病虫,2007,26(3):23-25.
被引量:74
引证文献
5
1
王艳平,温俊宝,秦中云.
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锈色粒肩天牛[J]
.植物检疫,2006,20(3):168-170.
被引量:12
2
何金祥,蒋运生,郭伦发,周浩,王新桂,袁辉.
锈色粒肩天牛在广西全州县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J]
.广西植保,2009,22(3):3-5.
被引量:3
3
王晓红,杨忠岐,唐艳龙,魏建荣,王小艺,王伟.
锈色粒肩天牛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森林病虫,2010,29(4):24-27.
被引量:7
4
白瑞霞.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为害与防治[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2):43-45.
被引量:4
5
贺春玲,吴国新,孙丹萍.
锈色粒肩天牛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2):103-106.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彭南轩.
林业科技论文中“年”及“a”的用法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255-255.
2
王艳平,温俊宝,秦中云.
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锈色粒肩天牛[J]
.植物检疫,2006,20(3):168-170.
被引量:12
3
孙丹萍.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120-123.
被引量:14
4
孙丹萍,徐睿,梁铁旺,姚方.
锈色粒肩天牛生态学特性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5):114-116.
被引量:9
5
贺春玲,嵇保中,刘曙雯.
锈色粒肩天牛侵入孔、羽化孔在国槐上分布规律的研究1[J]
.陕西林业科技,2008,32(1):89-91.
被引量:2
6
金凤,嵇保中,刘曙雯,高洁,田铃.
天牛产卵分泌物的研究概述[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25(1):74-77.
被引量:5
7
任敏红,高九思,张新峰,史先元.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66-167.
被引量:3
8
金凤,嵇保中,刘曙雯,田铃,高洁.
昆虫产卵分泌物的产生方式、成分及功能[J]
.昆虫学报,2009,52(9):1008-1016.
被引量:17
9
王晓红,杨忠岐,唐艳龙,魏建荣,王小艺,王伟.
锈色粒肩天牛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森林病虫,2010,29(4):24-27.
被引量:7
10
姜莉,魏建荣,乔鲁芹,卢希平.
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析锈色粒肩天牛幼虫虫粪所含的挥发物成分[J]
.环境昆虫学报,2010,32(3):357-362.
被引量:5
1
陈汉林.
小卷蛾线虫北京品系对马尾松三种害虫的致病效应[J]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2):96-96.
被引量:6
2
柳凯生,周传真,侯健全,孙建辉,唐洪臣,杨格福,沈长朋.
应用小卷蛾线虫防治台湾柄天牛试验[J]
.山东林业科技,1993,23(1):57-58.
被引量:3
3
沙宇,樊庆铎.
桑天牛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方法[J]
.安徽林业,2006,0(2):41-41.
被引量:2
4
陈德兰,张霞,江宝福,余培旺.
粒肩天牛为害对杨树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生物灾害科学,2012,35(1):85-89.
被引量:2
5
刘嘉彬,张泽勇,李长领.
桑天牛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2(11):26-27.
被引量:2
6
张思禄.
粒肩天牛危害对杨树黄酮含量的影响[J]
.生物灾害科学,2013,36(3):319-323.
被引量:2
7
童文钢.
噻虫啉对杨树天牛成虫的毒力测定及林间防治[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31(4):368-371.
被引量:12
8
桑天牛“九字”防治要领[J]
.果农之友,2006(10):52-52.
9
陈德兰.
粒肩天牛危害对杨树单宁含量的影响[J]
.生物安全学报,2009,18(2):94-100.
被引量:2
10
陈德兰.
不同菌株绿僵菌对粒肩天牛幼虫的致病力及林间防治效果[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1):78-82.
被引量:2
山东林业科技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