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寒潮气候评价
被引量: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寒潮是我国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关系到季节推迟或提前,甚至是反常气候的重要标志。寒潮带来的强降温、大风雪、冻雨等天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业收成、交通运输、电信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例如:1983年4月25—30日受全国性强寒潮的影响,我国有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66个县(市)
作者
刘传凤
机构地区
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40-43,共4页
Meteorological Monthly
关键词
寒潮
气候
评价
分类号
P458.12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4
引证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678
同被引文献
394
1
时盛博,张调风,马占良,李万志,杨延华,杨苏华.
青藏高原东北部寒潮次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冰川冻土,2020(4):1169-1178.
被引量:7
2
李艳,汤剑平,王元,江志红,储惠芸.
区域风能资源评价分析的动力降尺度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14(2):192-200.
被引量:23
3
ZHAO Ming,FAN Qin-hua,ZHAN Li-gang,ZHANG Xue-yang Qinhuangdao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Hebei Province,Qinhuangdao 066000,China.
Analysi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old Wave in Qinhuangdao[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2(5):12-15.
被引量:9
4
LI Xin-yi,XIE Na,SHI Juan,LI Yu,AN Xia.
Analysis of a Cold Wave Weather Process in Chengdu in March 2010[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2(6):1-5.
被引量:8
5
海云莎,田永丽,陈新梅.
云南寒潮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1):147-152.
被引量:23
6
赵强,丁一汇.
STUDY OF PHYSICAL PROCESSES AFFE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D AIR OVER LAND AFTER OUTBREAK OF COLD WAVES IN EAST ASIA[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1992,6(2):198-212.
被引量:5
7
王颖,李栋梁,王慧,郑然.
青藏高原冬季风演变的新特征及其与中国西南气温的关系[J]
.高原气象,2015,34(1):11-20.
被引量:21
8
张弛,王东海,巩远发.
基于WRF/CALMET的近地面精细化风场的动力模拟试验研究[J]
.气象,2015,41(1):34-44.
被引量:18
9
王春林,刘锦銮,曾侠,万日金.
近50年来广东冬季寒害的特征[J]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4):121-127.
被引量:27
10
郭冬,孙照渤.
冬季北太平洋涛动异常与东亚冬季风和我国天气气候的关系[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27(4):461-470.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55
1
王郦,孙秀芬,龙春华,周泓.
文山州寒潮的气候特征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1):157-161.
被引量:2
2
张弛,王东海,巩远发.
基于WRF/CALMET的近地面精细化风场的动力模拟试验研究[J]
.气象,2015,41(1):34-44.
被引量:18
3
王遵娅,丁一汇.
近53年中国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J]
.大气科学,2006,30(6):1068-1076.
被引量:303
4
阮蔚琳,马志强,章志芹.
近44年无锡寒潮天气变化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2007,26(2):139-143.
被引量:9
5
钱维宏,张玮玮.
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J]
.大气科学,2007,31(6):1266-1278.
被引量:178
6
周长艳,高文良,李跃清.
2008年1月我国低温雨雪冰冻气象灾害中的水汽输送特征[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8,28(4):25-30.
被引量:18
7
向华,陈卫锋.
2006年初春浙北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2):15-17.
被引量:10
8
陈豫英,陈楠,邵建,聂晶鑫,马金仁.
2008年12月两次寒潮天气对比分析[J]
.气象,2009,35(11):29-38.
被引量:54
9
康志明,金荣花,鲍媛媛.
1951—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0,29(2):420-428.
被引量:111
10
伍红雨,杜尧东.
1961—2008年华南区域寒潮变化的气候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3):192-197.
被引量:62
二级引证文献
678
1
张金秀,杨晓玲,孙占峰,彭祥荣.
河西走廊东部强降温气候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10):114-121.
被引量:2
2
董丹丹,张建平,陈权亮,邓霞.
重庆地区一次冬季强降温过程诊断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7):105-111.
被引量:3
3
吴丹,汪丽娜.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珠三角气候变化研究[J]
.热带地貌,2019,0(2):3-7.
被引量:1
4
冯婧,林润生,王冀,窦以文,胡天洁.
京津冀地区1951—2015年逐日风速序列的均一化[J]
.气象科技,2020,0(1):115-120.
被引量:8
5
董晓倩,裴尕桑,史坤忠.
青海省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个例分析[J]
.青海气象,2020(2):10-13.
被引量:2
6
陈天赐,潘文斌.
基于光化学模型的臭氧生成敏感性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11):201-207.
被引量:4
7
时盛博,张调风,马占良,李万志,杨延华,杨苏华.
青藏高原东北部寒潮次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冰川冻土,2020(4):1169-1178.
被引量:7
8
李灿,陈正洪.
武汉市主要年气候要素及其极值变化趋势[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37-41.
被引量:5
9
高婧,井立军,井立红,李新东,王飞,刘俊杰.
新疆塔城地区大风年际振荡及环流背景[J]
.干旱区地理,2011,34(2):284-291.
被引量:13
10
胡春丽,王大钧,沈玉敏,林蓉.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of Anomalously Lower Tempera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April,2010[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8):49-51.
被引量:1
1
康志明,金荣花,鲍媛媛,田伟红,桂海林.
基于TIGGE数据的我国寒潮自动识别预报方法[J]
.应用气象学报,2010,21(3):298-306.
被引量:6
2
康志明,金荣花,鲍媛媛.
1951—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0,29(2):420-428.
被引量:111
3
钱维宏,张玮玮.
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J]
.大气科学,2007,31(6):1266-1278.
被引量:178
4
常兆丰,赵明,韩福贵,仲生年.
民勤沙尘暴分布的地理因素及其前期气象特征[J]
.干旱区地理,2009,32(3):412-417.
被引量:12
5
周星妍,朱伟军,顾聪.
冬季北大西洋风暴轴异常对我国寒潮活动的可能影响[J]
.大气科学,2015,39(5):978-990.
被引量:14
气象
199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