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科技创新价值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要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高校和企业的链接平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同时高校自身要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作者
严会超
邵玉昆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管理与规划研究所
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0-81,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基金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B070800058
粤科计字[2008]146号)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科学基金项目(2007K004)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
路径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1
江辉,邹晓东,陈劲.
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J]
.中国高教研究,2000(7):62-63.
被引量:6
2
黄达人.
研究型大学要努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J]
.中国高等教育,2002(21):10-11.
被引量:16
3
胡炜,夏砚博.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 建设有特色的大学科技园[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3(4):67-71.
被引量:10
4
刘念才,赵文华.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上)[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6):12-15.
被引量:11
5
张晓凌,张慧.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胡石明.
产学研一体化的永恒课题——大学科技园的理论与实践[J]
.湖湘论坛,2000,13(1):52-54.
被引量:11
2
韦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全面开创高校技术创新工作新局面[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1):1-8.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43
1
卓武扬.
构建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大学教育改革对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27-27.
被引量:2
2
曹剑.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5(3):3-5.
3
程永波.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4):80-82.
被引量:6
4
吴丽娟,韩济芬.
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浅议[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3):7-10.
被引量:2
5
钟军,刘志峰,刘峰.
论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9):139-140.
被引量:15
6
张慧,王雷.
论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及产业化[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1):125-128.
被引量:25
7
刘梅,李子和,郑湘峙,王喜梅,罗梦娜,周敏敏.
新时期加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团队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192-194.
被引量:8
8
张忠迪.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2):44-46.
被引量:13
9
李卓梅.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问题、对策——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3):21-22.
被引量:12
10
程丽明.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9(5):20-2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7
1
陈镖.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S1):243-245.
被引量:6
2
吕秀美,薛占胜,于吉海.
新时期科技管理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25(5):26-28.
被引量:11
3
田锦,张虹波,贾文娟.
以人为本的科技管理模式与构建[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9-62.
被引量:5
4
朱九田.
拟成果购买制的管理模式与现行科研资金投入体制管理模式的比较[J]
.科技导报,2005,23(6):45-47.
被引量:7
5
宋彧,田雪莲.
高校科技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
.中国科技信息,2007(6):244-245.
被引量:4
6
刘念才,赵文华.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上)[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6):12-15.
被引量:11
7
许琼文,刘尚志,黎千姿等.科技管理[M].台湾: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8
徐蓉.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N].湖南日报,2012-02-09(A1).
9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9-83.
10
何国庆.湖南:全省高校33个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家队"[N].湖南日报,2012-0209(A3).
引证文献
6
1
陈镖.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S1):243-245.
被引量:6
2
赵清.
北京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88-91.
被引量:5
3
马顺彬.
校企联动紧密型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4):431-434.
4
秦卫明,乔旭.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导向的地方工科大学科技工作转型与发展[J]
.江苏科技信息,2011(8):1-2.
被引量:2
5
戴年红,廖和平,李石新,何俊阳.
湖南“四化两型”建设中高校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SWOT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4):507-512.
被引量:1
6
沈辉,路正南,徐惠红.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公平性评审模型的构建[J]
.科学管理研究,2014,32(3):56-5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胡雪娜,赵昊.
构建当代高校学习型科技类学生社团研究[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2):99-101.
2
秦卫明,乔旭.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导向的地方工科大学科技工作转型与发展[J]
.江苏科技信息,2011(8):1-2.
被引量:2
3
胡雪娜,杨刚.
高校本科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工作的途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11(23):63-64.
4
张宁,华炜.
高校协同创新内涵、困境与路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3(21):45-47.
被引量:6
5
詹珅.
“协同创新中心”视角下的河南高校科研体制转换策略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6):269-270.
被引量:1
6
王岳蕾,冯程伟,陈倩,李伟娜.
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建设研究[J]
.学周刊(上旬),2015(3):10-11.
被引量:9
7
王为民.
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33(4):81-84.
8
邹幸,陈国生,彭文武,刘小凤.
湖南“四化”协同共进的模式选择、实现路径和制度创新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5,34(8):32-35.
9
张宁,王晶.
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研究[J]
.管理观察,2016(19):105-108.
被引量:1
10
李丹,张杰.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浅析[J]
.科技视界,2017(5):97-98.
被引量:1
1
邓俐萍.
浅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J]
.福建高教研究,2007(2):34-35.
2
古小琴.
完善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14(1):172-175.
被引量:1
3
王旭珍,贾翠英,王新平,田福平,陈静.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20-23.
被引量:24
4
中国第一“信息谷”落户北京 北邮国家大学科技园独具特色[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2,0(12):42-42.
5
陈宁.
透过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贾斯珀系列看抛锚式教学[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4(9):7-9.
被引量:7
6
姜国钧.
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J]
.现代大学教育,2011,27(3):6-10.
被引量:8
科技管理研究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