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8-60,共3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20
-
1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课题组.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部金融,2008(3):9-11. 被引量:10
-
2黄飞鸣,吴晓丽.银行差异化服务与竞争优势塑造[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81-84. 被引量:5
-
3谭宏.竞争与策略——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42-48. 被引量:6
-
4李淑娟,杨立洪.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济南金融,2006(9):39-41. 被引量:12
-
5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1):3-14. 被引量:13
-
6陈伟光.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与中国银行业结构设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74-75.
-
7王敏慧.中小银行的发展战略--基于差异化战略的视角.财经界,2007,(7).
-
8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
9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8
-
10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43
-
1刘春航,苗雨峰,朱元倩.银行业同质性的度量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金融监管研究,2012(2):18-31. 被引量:14
-
2周民源.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路径选择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2(9):54-68. 被引量:19
-
3张箭,陈玺,孟甦.差异化竞争战略: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J].大众商务,2010(14):113-113. 被引量:1
-
4任娟.浅议中小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J].商场现代化,2008(11):339-339. 被引量:3
-
5周建成.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探讨[J].西南金融,2008(5):25-27. 被引量:3
-
6杜辉.跨区域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和竞争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22(8):23-26. 被引量:1
-
7陈伟光,黄涛.西方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20(1):33-38. 被引量:16
-
8阮涛.加强国内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33):80-80. 被引量:1
-
9刘电广.银行高端客户资源竞争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56-60. 被引量:1
-
10柯贤发,曹胜林.我国农村信用社同质化现象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85-186.
同被引文献48
-
1范小云,王道平,方意.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与监管——基于边际风险贡献与杠杆率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4):3-20. 被引量:158
-
2刘春航,苗雨峰,朱元倩.银行业同质性的度量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金融监管研究,2012(2):18-31. 被引量:14
-
3钟春平,陈静,孙焕民.寿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寿险需求为何低?[J].经济研究,2012,47(S1):148-160. 被引量:40
-
4周继腾.对保险公司差异化经营和差异化服务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1):77-77. 被引量:3
-
5李淑娟,杨立洪.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济南金融,2006(9):39-41. 被引量:12
-
6张自力.影响我国人身险需求的宏微观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3):305-310. 被引量:5
-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8Alexander,K,Eatwell J.and etc.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EU,2007.
-
9Wagner W.The Homogen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Crises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8.
-
10Persaud,A."Sending the Herd off the Cliff Edge: The Disturbing Interaction Between Herding And Market-Sensitive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2000.
引证文献6
-
1刘春航,苗雨峰,朱元倩.银行业同质性的度量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金融监管研究,2012(2):18-31. 被引量:14
-
2刘争艳,武慧,孙月芹.从监管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同质性经营的原因[J].中国外资,2011(6):41-42.
-
3谢圣远,李晓锋.我国寿险公司产品同质程度研究[J].财经论丛,2014(7):53-58. 被引量:1
-
4刘伟,封涌.我国量化基金同质化交易倾向研究[J].上海金融,2015(4):83-86. 被引量:4
-
5费紫微.银行间市场资产配置的同质化测度与风险控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8,31(6):32-42. 被引量:2
-
6郑珩,廖述魁,王晖.银行业同质化经营水平分析及对防范金融风险的启示——基于资产配置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24(2):20-30.
二级引证文献19
-
1刘春航.金融脆弱性视角下的两次大危机比较研究--基于BLISHER框架[J].金融监管研究,2013(1):1-26. 被引量:7
-
2陈一洪.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及发展趋势探析——基于负债及资产结构变化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3(4):57-61. 被引量:10
-
3陈一洪.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及发展趋势探析——基于负债及资产结构变化的视角[J].江汉学术,2013,32(3):35-40. 被引量:9
-
4张裕涛.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4(18):122-122. 被引量:1
-
5王龑,陈娟娟."警惕“监管幻觉”对银行业差异化监管制度改革的阻碍——一个数理模型与分析[J].上海金融,2014(6):62-68. 被引量:5
-
6王龑,陈娟娟,黄子健.银行业同质化经营、分类监管改革与“监管幻觉”[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29(5):23-33. 被引量:7
-
7董杰.商业银行业金融监管问题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6):176-176.
-
8刘伟.大数据时代下程序化交易研究现状及风险监测方案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12):65-68. 被引量:3
-
9王擎,白雪,牛锋.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CA-POT-Copula方法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6,38(2):1-9. 被引量:37
-
10郭慧馨,葛健,张妍.大数据时代保险公司营销策略分析[J].当代经济,2019,0(11):50-54. 被引量:6
-
1刘昌平.构筑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三大推动力[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5,0(9):47-47. 被引量:1
-
2孙斌.浅析中美银行业税收制度比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7):86-87.
-
3曾刚.中国银行业比较:平衡中嬗变[J].当代金融家,2013(5):68-71.
-
4徐世杰.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大对决[J].现代商业银行,2001(8):28-28. 被引量:1
-
5王娜.中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比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4,31(6):70-74. 被引量:1
-
6张帆.岌谈中美银行业差异化监管政策与借鉴[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5,0(2):34-38.
-
7李卢霞.中美银行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6):15-20. 被引量:2
-
8杨霞.中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比较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61-66. 被引量:3
-
9崔启斌,许晨辉.车险费改之后如何让保费降到底?[J].投资与理财,2016,0(7):86-86.
-
10张启鹏,李良,张秋雪.关于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2014(4X):7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