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药膳的渊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药膳专栏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以后你将在每期中看到这个栏目,我们将连续刊登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等药膳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制作及食用方法,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她。当然,有的读者可能对药膳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药膳,另外还要介绍几种适合于冬季食用的药膳。时至新春佳节,希望药膳能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走进你的家庭,走上你的饭桌,祝你全家人健康幸福,新春愉快。
作者
于维萍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
出处
《山东食品科技》
1999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药膳
食养
食疗
分类号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7
1
费振钟.
江南女科及薛己在明清的文化潜影[J]
.书屋,2007(7):70-74.
被引量:1
2
梁钊.
中西医防治糖尿病浅识[J]
.光明中医,2004,19(3):18-19.
被引量:5
3
王亚渭,益志凯.
膏摩的起源与发展[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5):15-16.
被引量:12
4
董泽洪.
《太平圣惠方》对内障眼病的贡献[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16(4):30-32.
被引量:1
5
赵进喜,王世东,牟新.
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足中医临床举隅[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5,33(6):43-44.
被引量:2
6
李复峰,张丽君,赵国志.
宋元明清代针灸眼科学简史[J]
.针灸学报,1989(2):42-44.
被引量:3
7
柴玉花.
食疗佳品话药粥[J]
.药膳食疗,2005(12):4-5.
被引量:1
8
史兰华.
《伤寒论》传本、佚文考略[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1):60-62.
被引量:3
9
陈惠英,许爱娥.
隋至清代中医医籍中白癜风相关论治简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1):57-59.
被引量:8
10
俞慈韵,俞敏.
中医病源学说发展概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3):214-21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王琳.
建国以来《太平圣惠方》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88-90.
被引量:9
2
车勇智,马宏博.
卵巢早衰中医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1):87-89.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邢雅璇,张京春,艾玉珍,张珊,闫龙美.
《太平圣惠方》心悸证治浅析[J]
.四川中医,2022,40(11):40-43.
被引量:3
2
邓雪冰,张江霖,廖英,邹艳,尹艳华,陶晓群.
不同浓度酒精对雌鼠卵巢功能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1-13.
被引量:3
3
郭梦云,傅金英,李瑞丽,李秋芳.
中西医结合防治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8):172-173.
被引量:1
4
杨璐,王国领.
《太平圣惠方》医学伦理学思想探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90-92.
5
翟文广.
关于(a,a,b)类型的三维除数问题(英文)[J]
.数学进展,2000,29(2):137-146.
被引量:1
6
王利敏,张蕙,闫军堂,黄幼民.
从证候名称探讨《太平圣惠方》肝脏相关证候特点[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8):761-762.
被引量:2
7
李翊菲,孙晓生.
《太平圣惠方》“食治论”卷中医养生学思想解读[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6):1016-1018.
被引量:5
8
李鹏慧,李庆和.
《太平圣惠方》“三消”解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3):149-151.
被引量:4
9
聂多锐,陈红梅,王珊珊.
新安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消渴辨治特色浅析[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2):11-13.
被引量:8
10
张孟之,柴艺汇,管连城,李文,高洁,王宗陵,任慧敏,陈云志,秦忠.
维生素D轴:淫羊藿干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4):946-948.
被引量:5
1
酒井シジ,邵沛,高鹏翔.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渊源[J]
.吉林中医药,1998,18(1):61-62.
2
刘淑萍.
气虚体质研究的渊源及发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1,20(S1).
被引量:2
3
刘炳凡.
《周易》与《内经》阴阳学说的渊源[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4):55-57.
4
田常文.
“治未病”渊源及临床应用[J]
.中医杂志,2010,51(S1):53-54.
被引量:1
5
姜永霞,程博,楼新法,蒋松鹤.
夹脊穴的渊源及研究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3):201-203.
被引量:26
6
刘家义,商庆新.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考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9).
被引量:1
7
李婕,黄贵华.
概述《内经》对脾胃的认识[J]
.广西中医药,2009,32(4):47-49.
被引量:2
8
于杰,李运伦,郭伟星.
清热法治疗高血压病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1):782-785.
被引量:1
9
徐世杰,李艳,王安民.
头痛证治话川芎[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S1):82-83.
被引量:1
10
马凤丽,秦竹,熊洪艳,张胜.
经方的渊源及发展概况[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65-67.
被引量:4
山东食品科技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