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3期34-35,共2页
Shanghai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参考文献10
1 张玉国,杜立新,安静.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及其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 .山东家禽,2002,15(7):43-45. 被引量:8
2 冯维祺,马月辉,陈幼春,付宝玲.中国家养动物品种资源浅析[J] .畜牧兽医学报,1997,28(4):300-303. 被引量:33
3 马月辉,吴常信.畜禽遗传资源受威胁程度评价[J] .家畜生态,2001,22(2):8-13. 被引量:67
4 马月辉,冯维祺.畜禽种质资源评价[J] .家畜生态,2002,23(3):1-5. 被引量:27
5 吴常信.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J] .家畜生态,2001,22(1):1-4. 被引量:67
6 刘荣宗,罗玉英.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新途径[J] .畜牧兽医杂志,1998,17(2):16-19. 被引量:18
7 黄成康 王勇 施惠.江苏省地方家禽品种的保种思路[J].中国家禽,1997,5:1-2.
8 常万存,贾青,路兴中.以冷冻配子和胚胎保存动物遗传资源的可行性[J] .中国畜牧杂志,1998,34(1):49-50. 被引量:25
9 Wells D N,Misica P M,Tervit H R,et al.Adult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is used to preserve the last surviving cow of the Ender by Island cattle breed[J].Reprod Fertil Dev,1998,10(4):369-378.
10 陈大元.克隆大熊猫取得阶段性成果[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15(2):120-121.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42
1 杜立新,张沅,吴常信.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综观(上)[J] .黄牛杂志,1993,19(2):1-4. 被引量:7
2 杜立新,张沅,吴常信.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综观(下)[J] .黄牛杂志,1993,19(3):1-3. 被引量:9
3 张志武,盛志廉,冯维祺.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系统保存模型与方案[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6(4):363-368. 被引量:3
4 陈幼春.中国家畜多样性保护的意义[J] .生物多样性,1995,3(3):143-146. 被引量:30
5 沈长江.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3):231-238. 被引量:7
6 芒来.系统保种理论及策略研究.动物遗传育种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5.133-137.
7 中国畜牧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强烈呼吁:保护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刻不容缓[J].家畜生态,2001,22(4).
8 [1] Alderson L. The Chance to Survive[M]. A.& C. Black London. 1989.
9 [2] Blackburn H. et al.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6WCGALP/FAO Symposium[C], Armidale, Australia. 1998.
10 [3] Campo J. L. Conservation and genetical study of Spanish chicken breeds[A]. 2WCGALP[C], Madrid, Spain. 1982.6.
共引文献193
1 张军,卢立志,王继文,吕佳,杨福生,沈军达,陶争荣,王得前,田勇,任晋东,张聪聪.萧山鸡的体尺性状、屠宰性状测定及相关分析[J] .畜牧与兽医,2010,42(3):43-44. 被引量:20
2 李慧芳,韩威,朱云芬,束婧婷,陈宽维.基于微卫星标记的12个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8):8-14. 被引量:2
3 陈守云,徐海涛.中国地方畜禽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40(3):36-37. 被引量:3
4 陈守云,徐海涛,高海燕.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40(3):41-42. 被引量:3
5 夏凡,李青旺.哺乳动物胚胎冷冻技术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2004,25(3):50-53. 被引量:5
6 汪志国,杨章平,许明,王庆华,王静平.DNA遗传标记在山羊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J] .生物学杂志,2004,21(4):36-39. 被引量:1
7 杜立新.农业动物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畜牧兽医,2004,31(10):3-6. 被引量:2
8 张岩,陈四清,于东祥,孙珊.海洋贝类配子及胚胎的低温冷冻保存[J] .海洋水产研究,2004,25(6):73-78. 被引量:9
9 王希龙,欧江涛,黄礼光,郭春华,钟金城,李小成,王峰,郑心力.海南五指山猪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J] .生物多样性,2005,13(1):20-26. 被引量:24
10 马月辉.边际多样性方法及其在绵羊品种保护中的应用[J] .生物多样性,2005,13(1):70-74.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90
1 杨膺白,许典新,韦显熙,邹知明.广西德保矮马调查报告[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5(2):46-47. 被引量:7
2 赵静,单雪松.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 .家畜生态,2004,25(4):177-178. 被引量:3
3 王庆华,张鹏,汪志国.巴西动物遗传资源的发展概况[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25(6):68-69. 被引量:1
4 马月辉,周向梅,关伟军,李晗.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德保矮马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282-1288. 被引量:9
5 盛志廉.论家畜保种[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05(6):25-27. 被引量:23
6 王志刚.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手段分析[J] .中国牧业通讯,2005(13):4-7. 被引量:10
7 刘希斌,关伟军,张洪海,李晗,李林风.濒危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5):34-38. 被引量:6
8 邓银才.保护中国各地动物品种资源多样性[J] .家畜生态学报,2005,26(6):110-112. 被引量:3
9 黄波,罗光彬,李晟阳,何丽华.畜禽遗传资源和保存的研究进展[J] .畜禽业,2006,17(2):16-18. 被引量:8
10 李慧芳,高玉时,苏一军,张学余,马月辉,陈宽维.中国地方鸡种资源不同保种方法的分子检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2):228-23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6
1 王立贤,王立刚.地方猪种资源的“保”与“选”[J] .养猪,2012(1):57-59. 被引量:8
2 康晔,叶绍辉,赵倩君,浦亚斌,关伟军,马月辉.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11):208-212. 被引量:12
3 刘喜生,白志明,李步高.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0):39-41. 被引量:5
4 徐小钦,曾涛,卢立志.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与效果检测[J] .中国畜牧杂志,2016,52(7):91-95. 被引量:9
5 周俊华,何仁春,曾圣宏.德保矮马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9):263-263. 被引量:2
6 刘晓霞,周凡莉,杨壮,何明珠,李小伟,富丽霞.麦洼牦牛遗传资源保存方法及阿坝州内保存现状分析[J] .畜牧业环境,2024(9):11-12.
二级引证文献36
1 韦英生.关于特殊畜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的探讨[J] .畜牧产业,2022(3):78-80.
2 王春安,狄生伟,付德昌,郑鹏.利用民猪耳缘组织重复培养成纤维细胞的研究[J] .黑龙江动物繁殖,2021(2):7-11.
3 欧阳解秀,王立贤.DNA条形码技术在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3,21(3):348-354. 被引量:13
4 张心如,黄柏森,郑卫东,杜干英,毛长青,蔡端琼,王道友,林秀华.中国养猪业的发展道路[J] .养猪,2013(2):9-16. 被引量:4
5 朱吉,任慧波,刘奇,饶树林,胡雄贵,邓缘,彭英林.罗代黑猪胴体品质及肉质特性研究[J] .养猪,2013(5):44-45. 被引量:3
6 喻传洲,王振华,鲁建华,刘师利,魏子贡,李文献,杨华威.选育华系瘦肉型猪刻不容缓[J] .养猪,2013(5):51-54. 被引量:2
7 胡鸿惠,彭国良,肖正中.梅花猪品种资源的保护与遗传保种研究探讨[J]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4):1004-1008. 被引量:8
8 陈光伟.江苏省地方猪种的现状与选育探讨[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6):59-60.
9 李建江,宋锐,牛葕洲,林丽果.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3):16-21. 被引量:25
10 朱琳,张露露,马黎,李明丽,鲁绍雄,杨舒黎,董新星,段婕,齐晓园,严达伟.云南地方猪种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6(2):14-16. 被引量:6
1 陈岩锋,谢喜平.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 .福建畜牧兽医,2007,29(4):58-60. 被引量:3
2 侯文通,历卫宏.我国马种遗传资源的管理[J] .农牧产品开发,1999(5):32-32.
3 吴常信.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J] .家畜生态,2001,22(1):1-4. 被引量:67
4 刘丑生.国外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牧业通讯,2008(3):22-24. 被引量:6
5 祁万宜,宋丛文,孙晓梅,高本旺,曹健,王军辉,应中华,甘德军.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和家系选择及遗传资源保存林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08,37(3):9-15. 被引量:1
6 陈宽维.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理论与方法[J] .中国禽业导刊,2009(23):26-27. 被引量:8
7 资讯速递[J] .浙江林业,2014,0(10):26-29.
8 王罗荣,宋丛文,陈清波,周必成.神农架秦岭冷杉种质资源保存与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00(4):11-14. 被引量:4
9 胡雄贵,伍佰鑫,张晓华,朱立军,张佰忠,燕海峰.鸡生殖细胞遗传资源保存与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家禽,2017,39(3):46-50. 被引量:2
10 陈孝丑.14种红掌引进品种的观赏性初步评价[J] .福建热作科技,2014,39(2):9-11.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