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最佳模式选择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土高原历来是人们关注的地方,特别是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黄土高原的问题。水利部等部委和中国科学院曾组织过几次多学科的专家进行过系统的考察,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近50年的探索,黄土高原已经走出了一条防治水土...
作者
郭廷辅
机构地区
水利部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建设生态环境
防治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8
1
魏蓉,田晓飞,翟胜,褚鹏飞,郭新送,杨伟鹏,范震.
包膜尿素与保水剂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20(4):936-942.
被引量:11
2
王毅荣,尹宪志,袁志鹏.
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系统主要特征[J]
.灾害学,2004,19(z1):39-45.
被引量:6
3
高飞,贾志宽,韩清芳,杨宝平.
有机肥对宁夏南部旱农区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分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7):105-110.
被引量:29
4
崔娜,张玉龙,郭彩杰,白丽萍,杨光宇,李红蕊.
土壤施用保水剂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38-242.
被引量:14
5
刘湘溶.
论生态意识[J]
.求索,1994(2):56-61.
被引量:34
6
刘湘溶.
论生态科学意识[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24(4):22-26.
被引量:10
7
闫玉静,白健,付春霞,范晓丹,王衍安,陈修德,束怀瑞.
根域蓄水调控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15,42(5):817-825.
被引量:14
8
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刘永琴.
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水区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J]
.生态学报,2004,24(7):1358-1364.
被引量:33
9
曲桂敏,束怀瑞,王炳硕,王桂华,林涛.
苹果树盘内埋罐节水渗灌的效应[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2):120-124.
被引量:9
10
甘枝茂.
水土保持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试谈城郊型水土保持[J]
.中国水土保持,1993(2):46-4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8
1
陈建荣.
城郊型流域治理优化模式设计研究——以兰州市南郊西果园流域为例[J]
.冰川冻土,2009,31(2):357-363.
被引量:2
2
徐文梅,廉振民.
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恢复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36-737.
被引量:3
3
代亚丽,温铁民.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6-57.
被引量:2
4
代亚丽,温铁民.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7(4):31-33.
被引量:4
5
代亚丽.
黄土高原地区提高水土保持造林成活率措施探讨[J]
.现代化农业,2000(11):8-10.
被引量:5
6
斯向宏,彭文英.
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思想体系的发展[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7(4):37-43.
被引量:2
7
谢新平,赵志炜.
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区小流域类型划分及系统治理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22,51(10):5-8.
8
费丽彬,胡化涛,李赵伟,刘小盛,王忆,许雪峰,韩振海.
不同保水措施对苹果园土壤肥水及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J]
.中国果树,2023(7):30-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白红霞,兰涛,王德祥.
宝塔区退耕还林工程现状及发展方向的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3):100-103.
被引量:1
2
金俊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植被建设问题[J]
.甘肃农业,2004(6):41-42.
被引量:1
3
王华连.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建设问题探讨[J]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3):44-47.
被引量:6
4
郭小龙.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植被的恢复、建设与保护措施[J]
.甘肃农业,2005(7):45-46.
5
李长春.
大通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问题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67-367.
被引量:1
6
张玲玲,张花妮.
渭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试验初报[J]
.陕西林业科技,2010,34(1):26-27.
被引量:4
7
陈利红,吴红全,陈培荣.
陆良县现代林业建设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43-45.
被引量:6
8
梁永国,李少云.
海洋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463-5465.
被引量:1
9
王水发.
迪庆香格里拉城市面山绿化的思考[J]
.绿色科技,2013,15(9):47-49.
被引量:1
10
焦艳红.
豫西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分析[J]
.现代园艺,2014,37(8):56-56.
1
徐乾清.
保护水土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J]
.中国减灾,2004(7):44-44.
2
搞好水土保持建设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J]
.治淮,2001(3):27-28.
3
孔凡林,曹永刚,于水臣,胡玉明.
乳山市午极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做法与成效[J]
.山东水利,2003(1):18-18.
4
曾凡华.
孵化器—孵化你的创业梦想[J]
.财会月刊(合订本),2002(04X):25-27.
5
周兴.
广西土地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
.热带地理,2001,21(2):113-117.
被引量:12
6
刘天志.
强化水土流失治理 建设生态环境大县[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7):130-132.
7
李征,王丽红.
当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要求[J]
.农民致富之友,2008(5):35-35.
8
霍秀芳,温全来,伊敏,陈明伟,闫明.
达茂旗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1):29-32.
9
梁富荃.
关于北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1):230-231.
被引量:1
10
苏柏山.
建设生态环境 再造西部地区秀美河山[J]
.经济视角,2001,20(5):32-37.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