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融危机持续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攀升和金融危机的持续,原本在各种招聘会上已司空见惯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今年显得尤为突出。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复杂成因,要着力通过发展生产力、增加就业机会,健全法律支持与保障,切实维护女性公平就业合法权益,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等举措来解决问题。
作者
刘柯
机构地区
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4,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女大学生
就业对策
分类号
D669.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宇文利.
论民族精神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5):22-29.
被引量:4
2
解丽霞.
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变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学寻源[J]
.广西民族研究,2007(2):1-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威廉·冯·洪堡特 姚小平 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6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英]阿兰·斯威伍德 冯健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M].三联书店,2003年.第7页.
5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英]泰勒.《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页.
9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16.
10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226.
共引文献
9
1
胡晓利,郑晓敏.
和谐社会视角下中华民族心理素质建构的文化解读[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6):61-63.
2
李长庚.
与灾难斗争的社会实践对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影响[J]
.理论导刊,2010(6):14-15.
被引量:3
3
迟成勇.
论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因素[J]
.实事求是,2011(5):83-87.
被引量:1
4
李斌.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J]
.沈阳大学学报,2011,23(5):52-55.
被引量:1
5
迟成勇.
论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因素[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5):97-101.
6
孔巧晨.
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2012,27(2):14-16.
被引量:2
7
田旭明.
生存境遇的自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四重路向[J]
.学习论坛,2013,29(1):63-66.
被引量:1
8
温健琳.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文化、传播、认同[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3(3):175-179.
被引量:3
9
徐杰舜,李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定位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1):76-8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8
1
佟新,梁萌.
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6(S2):32-36.
被引量:31
2
娄耀雄.
我国“就业歧视”的法理分析及对策[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63-67.
被引量:58
3
喻术红.
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J]
.中国法学,2005(1):129-136.
被引量:82
4
眭国荣,王建明.
弱势群体: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J]
.江苏高教,2005(6):119-121.
被引量:10
5
何琼,裘璆.
论就业歧视的界定——欧盟“正当理由”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
.法学,2006(4):112-118.
被引量:40
6
许慧敏.
浅谈求职中的大学生弱势群体[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332-334.
被引量:13
7
宋全政等.大学生就业焦虑不容忽视防治需从低年级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8-04-18(2).
8
王微音.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策略[J].探索与争鸣,2010(12).
9
蔡敏.中国职场性别歧视状况研究报告[N].中国妇女报,2009-06-15(A03).
10
陈昊,郑伟.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1):118-11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王建辉.
女大学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原因分析[J]
.商情,2010(28):102-102.
2
周虹,陈虹.
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探究[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5):63-66.
被引量:1
3
吴萍.
女大学生健康择业观形成的对策思考——以福州地区本科女大学生为例[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22-25.
4
张凯霞.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帮扶体系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5(4):71-73.
被引量:3
5
张清源.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透析及解决对策[J]
.商业经济,2015(3):165-16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丽红.
行业特色院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机制及路径[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4):56-63.
被引量:2
2
白雪莲,张慧,段兴华.
蒙古族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0):15-17.
被引量:1
3
袁建华.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身因素及提高就业率的对策[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3):34-40.
被引量:3
4
贾薇薇.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浅议[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12):136-136.
5
郝海军.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J]
.中国商论,2017,0(17):187-188.
6
秦功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1):123-124.
1
龚鹤方.
论就业平等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8):11-12.
2
栾英.
略谈目前我国的就业对策[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11.
3
金玉秋.
我国当前劳动就业形势与对策[J]
.社会科学家,2009,24(2):107-109.
被引量:1
4
谢丽.
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法律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8(36).
5
李光勇.
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社会支持[J]
.法制与社会,2008(23).
6
宋秀岩.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在全国妇联十一届二次执委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中国妇运,2015,0(1):15-23.
7
朱颂.
女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
.高校辅导员,2014(1):38-40.
被引量:1
8
本刊评论员.
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J]
.中国妇运,2014(2):1-1.
9
李尧.
浅谈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0(10):79-80.
10
莫于川.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笔谈之七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J]
.改革,2014(9):26-29.
被引量:11
理论导刊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