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1987-2006年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对产业集聚程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位熵和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高的产业集聚度会带来高的行业利润率。文章最后从企业、产业和政府三个不同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
贺建风
鄢平
机构地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04-105,共2页
Commercial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效益
协整检验
分类号
F8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1
马建堂.
中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业效绩[J]
.管理世界,1993,9(1):125-130.
被引量:39
2
罗勇,曹丽莉.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分布格局思考[J]
.当代财经,2005(8):92-96.
被引量:9
3
袁欣,李深远.
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广东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7(1):60-63.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长江三角洲地区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位居全国之首[EB/OL].中新网.www.chinanews.com.cn,2002-11-05.
2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统计公报[R].北京:信息产业部,2004..
3
张俊才.芯片争夺半场哨响[N].国际金融报,2002-07-05.
4
霍朗.英特尔成都建厂,芯片巨头扎堆西进[N].第一财经日报,2005-03-25.
5
仲伟志.东西部差距仍在继续拉大,新三角突破升降温之辩[N].经济观察报,2005-3-12.
6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投资趋势调研课题组.2005-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R].北京:商务部,2005..
7
张毅.西部大开发五年综述[N].人民日报,2005-2-05.
8
电子工业年鉴编委会.中国电子工业年鉴(2003年)[Z].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规划财务司.地方进出口统计表[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gcs.ro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0504/20 050 400 081 454.html,2005-04-20.
10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3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65
1
张榜树.
安徽省信息产业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
.科技信息,2008(27):189-190.
被引量:2
2
魏冬冬.
我国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分布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3):103-108.
被引量:4
3
顾乃康.
转轨经济中国有企业的多样化经营行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3):84-90.
被引量:5
4
昝冠男.
产业集群对出口贸易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J]
.市场周刊,2009,22(3):42-43.
被引量:2
5
胡题,谢赤.
基于GMM方法的银行业竞争程度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1):249-254.
被引量:13
6
李琼,宗刚,谢卓然.
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关税保护理论与实证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4.
被引量:4
7
胡伟清.
和谐社会的经济标准[J]
.中国流通经济,2006,20(5):24-27.
被引量:1
8
廖力平,陈和香.
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的影响[J]
.对外经贸实务,2006(9):49-51.
被引量:1
9
周庆行,周伟.
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J]
.产业经济研究,2007(5):59-65.
被引量:5
10
桂学文,曹庆.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的实证分析[J]
.情报科学,2007,25(11):1617-162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8
1
李巍,李玙译.
解析美国对华为的“战争”——跨国供应链的政治经济学[J]
.当代亚太,2021(1):4-45.
被引量:87
2
戴卫明,陈晓红,肖光华.
产业集群的起源:基于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的博弈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6(1):89-93.
被引量:21
3
刘彬,陈圻,王志华.
江苏省IT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3):88-89.
被引量:4
4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6(3):109-116.
被引量:165
5
牟绍波,刘伟,王成璋.
产业集群动态核心能力的演进与集群持续成长的关联机理[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56-59.
被引量:5
6
张翎,窦静雅.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7):79-81.
被引量:9
7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8
王聪.
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动因分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5):60-62.
被引量:3
9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
Catherine Beaudry and Peter Swarm. Growth in Industrial Cluster: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United Kingdom [ R]. SIEPR Dicussion Paper, 2001: 0-38.
引证文献
3
1
卢华玲,周燕,樊自甫.
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3,32(1):118-126.
被引量:10
2
薛耀文,杨大高,王文利.
技术封锁对产业发展独立性的影响--基于美国“实体清单”的实证检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3):50-59.
被引量:3
3
王丽欣.
产业集聚问题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J]
.时代金融,2016(8).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王炜,孙蚌珠.
劳动力供需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J]
.工业技术经济,2014,33(3):42-51.
被引量:10
2
张妍妍,吕婧.
基于产品空间结构重构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4,33(4):11-18.
被引量:11
3
周瀛,袁家冬.
产业集群与集聚区的社会经济网络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5,34(4):69-76.
被引量:1
4
赫连志巍,邢建军.
创新网络成果传递能力与产业集群升级[J]
.企业经济,2017,36(10):49-56.
5
寸晓宏,巩福培.
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与产业集群升级[J]
.学术探索,2017(11):98-103.
被引量:2
6
张忠德,张鸽,杨甜甜.
陕西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要素贡献度分析[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8,23(1):97-104.
7
潘登,蒋丽丽.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视角,2017,36(6):48-55.
8
苏颉,王婷,张浩.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知识图谱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20,22(4):33-40.
被引量:2
9
宋金彦,李仙德,徐宁.
中国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6):911-924.
被引量:13
10
薛耀文,杨大高,王文利.
技术封锁对产业发展独立性的影响--基于美国“实体清单”的实证检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3):50-59.
被引量:3
1
吕哲.
投资体制改革对投资效益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4X):34-35.
2
曹润林,邵晶.
我国税收优惠规模的测算及治理[J]
.统计与决策,2012,28(14):155-158.
被引量:2
3
曹润林,邰晶.
我国税收优惠规模的测算分析及治理研究[J]
.财政经济评论,2012(1):95-105.
4
乌兰其其格.
关于投资结构与投资效益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4(14):181-181.
5
王书娟.
浅谈会计在科研院所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
.经营管理者,2015(7Z).
6
赵洪河.
对县级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与经营效益关系的探讨[J]
.城市金融,1996(11):15-17.
7
国际[J]
.纺织信息周刊,2005(39):50-51.
8
分析师排行榜[J]
.证券导刊,2010(45):40-41.
9
李曼,李鹏.
FDI对中国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7(09Z):190-190.
10
自助服务由“形象” 走向“实用”[J]
.金融电子化,2004(9):23-23.
商业时代
2010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