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病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分为动脉炎性(arteritic,A)和非动脉炎性(no-arteritic,NA),前者在我国少见。我们先后遇到2例A-AION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
毛俊峰
魏世辉
许雪亮
刘双珍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61-162,共2页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关键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炎性
动脉
分类号
R774.6 [医药卫生—眼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
2
Hayreh SS.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J].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2009,28(1):34-62.
3
黄冰林,罗金艳,洪亮.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7,17(2):119-12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罗耀红,朱惠安.
中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3):152-153.
被引量:15
2
廖海兰,李瑞庄.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6例疗效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2004,18(4):220-221.
被引量:3
3
刘文舟,郑媛,黄洁成.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静脉给氧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ERG和VEP的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2004,32(5):26-28.
被引量:4
4
彭志华.
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1):35-35.
被引量:4
5
李玉涛,韩秀义,白领娣,代奕娟,石忠新,李原刚.
降眼压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探讨[J]
.实用眼科杂志,1993,11(7):405-406.
被引量:1
6
刘惠昭,林素君,吕承皋,王莲芳.
44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体外反搏治疗[J]
.贵阳医学院学报,1994,19(4):346-347.
被引量:1
7
杨海燕.
丹栀逍遥散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J]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9):411-411.
被引量:2
8
李军,由新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新疆中医药,2005,23(2):39-40.
被引量:3
9
蒋向丽,杨玉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7):751-751.
被引量:11
10
张卫国.
视神经鞘减压术对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其它视神经病变的疗效[J]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5,19(3):162-16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4
1
张悦,鲁杰,孟欢.
97例干眼症状患者的客观检查结果分析[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4):298-299.
2
张辉,李艳芳,管玉颜.
干眼症的临床诊断[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7):940-941.
被引量:6
3
张相斌.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8例[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08-108.
4
唐业卫,丘小霞,林逾峰,陶晗,陈奇妙,庞瑛,邓丽梅.
6月~2岁婴幼儿屈光发育监测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89-3093.
被引量:7
5
鲁杰,孟欢,张悦.
干眼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119例[J]
.眼科新进展,2009,29(8):632-633.
被引量:6
6
钟美君,陈楠.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09,16(9):33-34.
被引量:4
7
李卉旭.
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病变18例临床分析[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8):629-630.
被引量:4
8
张辉,都亚娟,李艳芳,佟静静.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6):2022-2022.
被引量:1
9
宗诚,高卫萍.
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48例诊疗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2):109-111.
被引量:9
10
詹育和.
“五轮学说”教学初探[J]
.光明中医,2010,25(3):529-530.
1
韦企平,赵斌,梁丽娜.
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2):111-113.
2
王彦军,董瑞聚.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32例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04,33(4):355-356.
3
ZHONG Yi-sheng,Christopher Kai-shun Leung,Chi-pui Pang.
Glial cells and glaucomatous neuropathy[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7(4):326-335.
被引量:2
4
崔迎欣.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51-54.
被引量:21
5
杜红艳.
葛根素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临床眼科杂志,2003,11(1):77-78.
被引量:8
6
毛晓婷.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9(11):96-97.
被引量:6
7
焦芮,韩克阳,王淑雅,赵博军.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诊断现状[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1):119-122.
被引量:3
8
张淑萍,石素英,孟美林.
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2):175-177.
被引量:2
9
王润生,王建洲,李雯,吕沛霖.
缺血性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内皮素-1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80-5282.
被引量:6
10
韩宝红.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分析[J]
.中国社区医学,2007,13(3):26-27.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