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孔隙流体作用对地震活动影响的计算机模型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研究了孔隙流体对地震活动的影响.首先讨论了含有多个断层的地壳中流体的传输方程,并将该方程离散化,以期更有效地将流体的作用加到弹簧-滑块-阻尼器模型中;然后应用含有6个断层、每个断层含有8个震源的构造模型(简称6×8模型),在给定镜像边条件的情况下,对孔隙流体的传输方程求显式和隐式解.通过分析有水源的情况,认为进行多步迭代时用隐式解法比较合理.利用隐式解法得到的结果,根据镜像边条件及无水源的初条件,对地震发生后破裂元件上孔隙流体压与周围未破裂元件上孔隙流体压,按某种比例进行了计算,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计算表明,有孔隙流体作用的系统中,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有所增强.孔隙流体对模型系统地震活动的增强作用是不均衡的,因而流体压对地震系统的作用更增加了地震预测的复杂性.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82,共8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地震局重点攻关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8

  • 1张国民,耿鲁明,石耀霖.中国大陆强震轮回活动的计算机模型研究[J].中国地震,1993,9(1):20-32. 被引量:68
  • 2高维明,马集遐.地震危险区划分的活动构造依据[J].地震,1996,16(2):105-113. 被引量:2
  • 3郭自强,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31卷,566页
  • 4石耀霖,Geophysics,1994年,18卷,81页
  • 5耿鲁明,中国地震,1994年,9卷,4期,310页
  • 6陈惠开,线性网络与系统(译),1988年,451页
  • 7邱竞男,地震,1986年,6期,41页
  • 8时振梁,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2年
  • 9张国民,梁北援.岩石流变模型在孕震过程和前兆研究中的应用[J]地震学报,1987(04).
  • 10张国民.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韵律性特征[J]地震地质,1987(02).

共引文献111

同被引文献126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4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