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析数据的CAD模型三维重构的实现
被引量:10
摘要
本文阐述了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基于层析数据的CAD模型三维重构逆工程系统。该系统读入实物原型的层析数据,经过预处理和特征识别后,输出特征数据,在SolidWorks97的支持下实现三维重构。最后给出了两个重构实例。
共引文献4
-
1肖海波.集成逆向工程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测试技术,2005,31(4):72-74. 被引量:1
-
2马文胜,郎宝珠,刘卫.现代汽车车身外形设计方法[J].河北工业科技,2006,23(4):224-227. 被引量:8
-
3李明,杨洪夫,陈东帆.逆向工程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J].模具工业,1998,24(9):3-6. 被引量:4
-
4栗全庆,王宏,张英杰,赵汝嘉.实物反求工程的关键技术分析[J].机械设计,1999,16(6):4-6. 被引量:62
同被引文献67
-
1王燕芳,阙介民,刘力,曾钢.基于ICT断层扫描图像的逆向工程软件平台[J].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04,13(3):39-42. 被引量:4
-
2柯映林,刘云峰,范树迁,陈曦,李岸.基于特征的反求工程建模系统RE-SOFT[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16(6):799-811. 被引量:23
-
3高健,祝国旺,郑德涛,孙健,罗道元.面向对象的零件特征类库建设 [J].机械工业自动化,1994,16(4):6-10. 被引量:9
-
4马卫东,李培根,段正澄,徐玉.基于特征的箱体类零件信息模型的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23(2):46-50. 被引量:5
-
5闵卫东,唐泽圣.有限元网格划分技术[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5,32(7):37-42. 被引量:10
-
6王正山,吕理伟,顾耀林,赵超尘.基于改进MC算法的三维表面重建[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22(9):3-6. 被引量:6
-
7江东,冯成德,林大全,鲍华.基于MC重建算法等值面的优化[J].中国测试技术,2006,32(1):80-82. 被引量:3
-
8刘云峰,柯映林,王秋成,胡晓冬,彭伟.基于特征的反求工程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12(1):32-37. 被引量:22
-
9余盛明,李华,刘慎权.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并行体绘制算法[J].软件学报,1996,7(9):559-564. 被引量:3
-
10段黎明,刘炉,武记超,林海.基于工业CT切片数据的CAD模型重构[J].计算机科学,2006,33(12):280-28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0
-
1段黎明,刘元宝,吴志芳,张金波.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三维CAD模型重构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3):479-486. 被引量:21
-
2蔡强.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技术与发展[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17(3):74-82. 被引量:3
-
3李奇敏,王宗彦,梁远蕾.基于ICT切片的实物原型表面重构算法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22(6):457-460. 被引量:1
-
4王英惠,赵汝嘉,栗全庆.基于CGI测量法的逆向工程[J].工程图学学报,2002,23(1):26-31. 被引量:2
-
5王宗彦,梁远蕾,李奇敏,张亚明.断层数据三维重构技术的研究进展[J].工程图学学报,2002,23(1):125-130. 被引量:13
-
6梁远蕾,王宗彦.基于断层数据的三维重构技术[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2,23(1):38-41. 被引量:3
-
7亓利伟,冯淑敏,赵毅,李明辉.面向层析测量的特征模型反求系统[J].模具技术,2002(3):9-12.
-
8栗全庆,李明.基于实体特征的反求工程自动建模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2014,31(8):91-96. 被引量:1
-
9吴湘,赵万生,魏莉.三维几何表示法[J].航天制造技术,2002(4):40-43. 被引量:12
-
10肖梦琼,吕维先.三维物体表面空间数据表示法探析[J].现代计算机,2004,10(2):32-36.
二级引证文献56
-
1杨民,路宏年,孙翠丽.锥束扫描三维CT及其工程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04,13(3):43-49. 被引量:10
-
2陈百明,李华清,张振宇.三维重构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矿山机械,2004,32(10):64-66. 被引量:3
-
3郑淑贤,赵万华,卢秉恒.假肢接受腔数字化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23(3):232-235. 被引量:8
-
4成思源,张湘伟,熊汉伟.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序列图像分割与重建[J].机械工程学报,2005,41(3):171-174. 被引量:2
-
5郭迎福,李兵,李鹏南,廖传军.反求工程中测量技术综述[J].矿山机械,2005,33(7):75-77. 被引量:11
-
6张李超,陈建树,郭开波,黄树槐.STL模型的自动镂空算法及其在快速成形中的应用[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40(6):80-82.
-
7李志新,黄曼慧,成思源.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2007(2):58-60. 被引量:17
-
8杨民,孙翠丽,戚琦.基于3D-ICT图像的涡轮叶片形面点云高精度提取技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19(9):1212-1217. 被引量:5
-
9李衷怡,徐欣康.基于B样条曲线的断层离散数据平滑算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10):16-19. 被引量:2
-
10石永芳,赵小龙,姜宏.基于逆向工程的人体盆底组织模型重建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2):61-63. 被引量:1
-
1姜峻岭,张英杰.基于层析数据的智能特征识别算法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04,47(7):70-73.
-
2王克强.基于逆工程的陶瓷产品开发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14(8):1098-1099.
-
3姜峻岭,张英杰.面向反求工程的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23(10):1257-1260. 被引量:2
-
4芮执元,乔登玉,郭俊锋.基于反求工程的螺旋扫描件边界提取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7):3937-3940.
-
5吴鹏.基于仿形测量和误差补偿处理的模具逆工程曲面重构[J].科技致富向导,2015,0(11):92-92.
-
6贾财潮,谭玉山,于洵,张季涛.一种用人工神经网络重建自由曲面的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1998,9(9):42-45. 被引量:4
-
7王成龙,李刚炎,彭华,杨明忠.Solidworks'97 在虚拟工程中的应用及其二次开发策略[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8,20(3):35-37.
-
8马克.Solidworks’97软件的二次开发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2):17-20. 被引量:3
-
9吴剑波,桑波,赵宏,谭玉山.光切法三维测量在逆工程中的问题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35(9):949-953. 被引量:5
-
10陈修龙,邓昱,路懿.圆锥齿轮实体参数化造型系统的开发[J].机械设计,2002,19(12):52-55. 被引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