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郑州市葡萄炭疽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葡萄炭疽病是危害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葡萄近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葡萄浆果受其危害,不仅造成减产,而且影响了品质,给果农朋友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结合郑州市葡萄炭疽病发生特点,分析了该病发生较重的原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作者
邢彩云
胡锐
沙广乐
王超
时运岭
岳凤丽
机构地区
河南省郑州市植保植检站
河南省新郑市植保植检站
河南省郑州市园艺工作站
出处
《中国果菜》
2010年第7期50-50,共1页
China Fruit & Vegetable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0
1
袁善奎,周明国.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遗传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4,34(4):289-295.
被引量:36
2
雷百战,李国英.
新疆葡萄炭疽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298-300.
被引量:32
3
太一梅,刘萍,朱斌,李志敏.
葡萄炭疽病田间防治药效试验[J]
.中国果树,2005(3):31-33.
被引量:9
4
陶晓敏,孔爱华.
葡萄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8):232-233.
被引量:5
5
柏亚罗,万红梅.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剖析[J]
.农药,2009,48(2):88-95.
被引量:22
6
苏奎丽,王忠跃,李兴红,燕继晔,孔繁芳,赵灵杰.
葡萄炭疽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
.中国果树,2010(5):39-43.
被引量:11
7
叶佳,张传清.
葡萄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醚菌酯的敏感性检测[J]
.农药学学报,2012,14(1):111-114.
被引量:29
8
刘梅,张玮,周莹,严红,乔广行,黄金宝.
葡萄炭疽病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9-33.
被引量:13
9
郭胜,王小勇.
高效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1,9(6):19-20.
被引量:27
10
闫秀琴,刘慧平,韩巨才.
我国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
.农药,2001,40(12):4-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刘吉祥,吉沐祥,芮东明,杨勇,陈宏州,杨敬辉.
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8):87-9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王洪涛,王英姿,石洁,董泰丽,付传翠.
鸡粪沼液对果树5种病原菌的抑菌杀菌作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9):114-117.
被引量:1
2
徐杰,冀志蕊,王娜,张俊祥,林云光,周宗山.
葡萄炭疽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分析[J]
.果树学报,2020,37(6):882-890.
被引量:16
3
刘召阳,宋艳艳,冯浩,黄丽丽.
3种复配杀菌剂对苹果褐斑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评价[J]
.农药,2021,60(1):66-69.
被引量:9
4
鄢海峰,周宗山.
异菌脲与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复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联合毒力[J]
.中国果树,2021(6):19-23.
被引量:9
5
王晓琳,朱成刚,邬劼,黄洁雪,吉沐祥.
3种杀菌剂及组合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初报[J]
.农学学报,2021,11(9):15-19.
被引量:3
6
闫莉春,钱亚明,王西成,王壮伟,王博,吴伟民.
微纳锌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白腐病菌的抑菌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20):138-142.
被引量:1
7
闫莉春,钱亚明,王西成,王壮伟,王博,吴伟民.
江苏省葡萄炭疽病菌群体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J]
.植物保护,2023,49(2):330-337.
被引量:2
8
白江,朱海涵,张国强.
库尔勒地区梨火疫病防治药剂筛选及防治适期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23,60(3):675-682.
被引量:2
9
桂卿,黄荣,孙文秀,唐利华,黄穗萍,陈小林,郭堂勋,莫贱友,李其利.
珍珠李炭疽菌对三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J]
.微生物学杂志,2023,43(5):71-80.
10
何雪,蒋朝阳,张强强,王若彤,顾沛雯.
8株苦豆子内生真菌对葡萄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及生防潜力评价[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4(3):13-21.
1
刘君秀.
葡萄采后话管理[J]
.农家参谋,2002(9).
2
马应敏.
葡萄结果后要重管[J]
.现代种业,2008(3):49-49.
3
吴强.
节能日光温室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青海农技推广,2013(2):13-20.
4
边起武.
大棚葡萄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7):26-26.
5
于飞,汪家胜,谷晓平.
气象因子对葡萄主要品质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5,43(2):127-129.
被引量:8
6
王永捷.
大棚葡萄栽培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13(1):22-22.
7
孙玉德.
葡萄巧催熟 产增品更佳[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07(5):15-15.
8
冀有德,贺利华.
葡萄金龟[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1995(7):28-28.
9
王振平,奚强,李玉霞.
葡萄果实中糖分研究进展[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5(6):26-30.
被引量:28
10
单洪友,单平.
葡萄将熟时 谨防炭疽病[J]
.中国农垦,2001(12):32-32.
中国果菜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