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草历代炮制方法概述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和医学文献,对甘草历代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综述了甘草历代炮制演变情况,为系统研究其炮制工艺和原理奠定基础。
作者
孙立立
张泰
周倩
石典花
张乐林
戴衍朋
机构地区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8-1190,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药饮片蜜炙技术和相关设备研究"(2006BAI09B06-08)
关键词
甘草
历代
炮制方法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20
同被引文献
13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77
参考文献
38
1
南北朝·雷激.雷公炮炙论[M].辑佚本.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11.
2
宋·苏颂.本草图经[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74.
4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1,309.
5
明·张浩.仁术便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
6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
7
元·王英.丹溪心法[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49.
8
明·朱橚.普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61.
9
清·严洁.得配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草部1.
10
南齐·翼庆宣.刘涓子鬼遗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钦茂,许振燕.
炙甘草汤为主治疗早搏87例[J]
.山东中医杂志,1994,13(12):542-542.
被引量:2
2
胡元奎.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严重心律失常35例[J]
.陕西中医,1995,16(9):399-399.
被引量:4
3
洪秀芳.调律片治疗过早搏动45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1995,(1):29-29.
4
麦小台.甘草泽泻汤治室性早搏[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2):24-24.
5
蒋淑静.炙甘草汤治心律不齐32例报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5,9(3):19-19.
6
韩益民 毛小华.炙甘草汤治疗老年特发性病态窦房节综合症1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6):330-330.
共引文献
220
1
蓝义琨,严慕贤,何吉芬,黄建明,梁盛.
炙甘草汤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4):34-36.
被引量:1
2
林宏.
从《金匮要略》中总结张仲景治疗杂病的临床经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1):295-296.
3
贾东艳,何瑶,胡慧玲,付超美,瞿燕.
中药煨制法文献统计及川木香煨制的研究概况[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2(Z1):188-191.
被引量:2
4
贾东艳,付超美,胡慧玲,何瑶,瞿燕.
中药煨制法文献统计及川木香煨制的研究概况[J]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3):214-217.
被引量:2
5
张丽,包贝华,丁安伟.
荆芥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7):438-440.
被引量:6
6
刘克海,吴纯洁,韩萍,王家葵.
贯众炮制的历史沿革[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
被引量:3
7
田文敬,蔡永敏,邱彤,邹杰.
眩晕的文献源流考释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4):80-82.
被引量:4
8
陈少丽,郑晓洁,文小平.
浅议黑豆美容的古今应用[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5):503-504.
被引量:3
9
郑晓洁,陈少丽,文小平.
荆芥、防风药对在美容中的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0):28-29.
被引量:2
10
赫炎,孙洁,赫北湘,唐力英,王祝举.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3):68-72.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36
1
吴萍,张志国,郭爱枝,杨磊,石继连,周逸群.
炙甘草历代炮制方法考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824-5828.
被引量:12
2
陈仁山,蒋淼,陈思敏,梁飞.
药物出产辨(二)[J]
.中药与临床,2010,0(2):60-63.
被引量:21
3
王兵,王亚新,赵红燕,宗岩,徐俊杰.
甘草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3):215-218.
被引量:126
4
孙琪华,白权.
谈甘草的炮制[J]
.川北医学院学报,1994,9(3):41-42.
被引量:2
5
程磐基.
宋元明清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7):6-8.
被引量:52
6
王淑敏,鞠志杰,高英霞,王丽娜.
炙甘草汤中甘草炙法的探讨[J]
.吉林中医药,2004,24(10):51-51.
被引量:13
7
冯毓秀,林寿全.
甘草的本草考证及研究概况[J]
.时珍国药研究,1993,4(2):41-44.
被引量:17
8
吴世强,种月荣,石勇强.
甘草的多法炮制及历史考证[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36-36.
被引量:21
9
尚志钧.
“大苦”原植物考证[J]
.中药材,1993,16(10):39-41.
被引量:2
10
方开泰.
均匀设计及其应用[J]
.数理统计与管理,1994,13(1):57-63.
被引量:132
引证文献
12
1
段秀俊,刘培,叶花,王科,张莉丹,王伊楠,董征艳,王鹏飞.
多指标一测多评-响应曲面法优选蜜炙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J]
.中草药,2020,51(2):364-371.
被引量:13
2
卢丹丹,卞勇,李璘,徐立,姜玮,尚尔鑫,唐于平,段金廒,胡小鹰.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甘遂与甘草反药组合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143-146.
被引量:12
3
朱雅凡,孙紫薇,屈会化,赵琰.
张仲景所用“火制”炮制法原貌的考证[J]
.中医杂志,2018,59(24):2155-2157.
被引量:13
4
周倩,戴衍朋,王亮,郭威,周洪雷.
HPLC法测定生甘草、炙甘草中6种成分[J]
.中成药,2016,38(2):378-382.
被引量:30
5
高晓娟,赵丹,赵建军,张霞,王英华,王汉卿.
甘草的本草考证[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2):193-198.
被引量:75
6
杨青,周倩.
甘草蜜炙前后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2):2907-2909.
被引量:11
7
宋洋,康舒宇,张喜武,孟鑫,王喜军.
通幽汤的组方及功能考证[J]
.中医药学报,2017,45(6):100-103.
被引量:1
8
张迪,陈萌,张冬梅,李丽娜,陆瑞敏,邹天远,王梦薇,王启航.
《伤寒论》中炙甘草应为今之炒甘草[J]
.环球中医药,2019,12(11):1672-1674.
被引量:17
9
孟菲,张丹.
基于药物功效的小青龙汤组方分析[J]
.光明中医,2021,36(11):1773-1775.
被引量:3
10
毛明强,翟艳敏,王龙,封亮,丁淑敏,贾晓斌.
甘草的润制与干燥工艺及质量的化学计量学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22,33(1):105-11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7
1
刘秋根,刘新龙.
晚清民国时期北部边疆甘草市场及国际贸易[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4):71-82.
被引量:1
2
程治玮.
探究张仲景与易水学派用药思维之异同[J]
.新疆中医药,2022,40(6):44-46.
3
张育贵,王临艳,张淑娟,辛二旦,李东辉,吴红伟,司昕蕾,牛江涛,边甜甜,李越峰.
生甘草及蜜炙甘草的红外光谱及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401-2405.
被引量:6
4
张黎娟,汪盈盈,李飞.
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等五种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2019,0(6):24-27.
被引量:6
5
张晓洁.
烹饪方式“炮”及其文化解读[J]
.汉字文化,2021(5):182-185.
被引量:1
6
蒋飞,蔡东锋,冯永才.
组合式空心转子渗漏对油封式旋片真空泵抽气效率的影响[J]
.真空,2000,37(3):29-31.
7
丁爱华,华永庆,段金廒,陈艳琰,宿树兰,陶伟伟,姜玮.
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的反药组合对大鼠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345-349.
被引量:17
8
衡晴晴,卞勇,李璘,徐立,尚尔鑫,钱大玮,段金廒.
海藻、大戟、甘遂和芫花分别与不同剂量的甘草配伍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27(3):374-378.
被引量:13
9
刘春芳,谭淑芳,王丹华,张彦琼,林娜.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制川乌与生半夏配伍药效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3):2169-2175.
被引量:20
10
谭淑芳,刘春芳,王春生,王丹华,张彦琼,林娜.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的镇痛和祛痰镇咳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2706-2713.
被引量:18
1
李海波,林大勇,谷建军,关洪全.
厚朴临床应用指征及理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2):191-192.
被引量:2
2
王文兰,陶波.
黄芪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及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6):38-40.
被引量:9
3
张升爱,吴贻清,刘慧岚.
蔓荆子古今炮制药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1998,9(5):467-468.
被引量:3
4
闵行铨,孟淑环.
青皮饮片炮制研究概述[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2):956-958.
被引量:5
5
李臻,张帆,张刚.
小茴香炮制历史沿革及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08,26(4):52-53.
被引量:4
6
林慧彬,安芸,路俊仙,戴雪梅,林建强,林建群.
木鳖子炮制的历史沿革[J]
.中药材,2009,32(4):634-635.
7
王清萍.
何首乌炮制之我见[J]
.中国民间疗法,2013,21(3):50-51.
8
王文凯,刘红娜.
枳实炮制研究概述[J]
.江西中医药,2007,38(2):77-78.
被引量:5
9
景海漪,史辑,贾天柱.
巴戟天的炮制历史沿革[J]
.中国药房,2013,24(27):2575-2577.
被引量:16
10
潘君汉,任巧莉.
栀子古今炮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14-415.
被引量:1
中成药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