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谈美学与美育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期论坛集中刊发了一组关于美育的论文,虽然相互之间的观点并不相同甚至相反,但都有助于我们对美育的深入探讨。其中朱立元先生的论文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对美育概念及其在我国古今的发展作了纲领性阐释。成穷先生的论文立意新颖,针对美育与宗教关系问题作出了新的探索,对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说"提出异议,也很值得学界重视。
作者
朱立元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7期12-13,共2页
Aesthetics
关键词
美育
美学
言简意赅
关系问题
论文
朱立元
蔡元培
宗教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6
1
吴玮瑛.
博物馆的美育功能[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1):106-110.
被引量:5
2
鲁洁.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
.教育研究,1998,19(9):13-18.
被引量:307
3
季曙行.
博物馆美学教育浅谈[J]
.东南文化,1986(1):64-68.
被引量:3
4
杨秋莎.
博物馆美育的思考[J]
.四川文物,2002(4):90-94.
被引量:4
5
何玲,黎加厚.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
.计算机教与学.现代教学,2005(5):29-30.
被引量:1406
6
陆洋.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05,26(5):49-55.
被引量:66
7
崔克忍,刘俊琴.
建构主义及其主要学习观点[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7):3-4.
被引量:13
8
王仕民.
简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J]
.哲学研究,2008(7):30-33.
被引量:32
9
黄彩玲.
浅谈博物馆美育及其对地方经济文化的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4):198-199.
被引量:2
10
唐纪明.
博物馆美学问题探析[J]
.丝绸之路,2010(16):88-9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熊建闽.
论文学翻译中的美学领悟[J]
.南昌高专学报,2008,23(4):84-86.
2
李竞艳,索素苏.
浅谈美育教育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要求[J]
.博物馆研究,2014,0(2):37-42.
被引量:5
3
马俍.
科艺融合视域下的博物馆社会美育功能构筑[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4):48-50.
被引量:2
4
王思特.
新时代高校“多元一体”美育模式的内涵、价值与构建路径[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13):172-174.
被引量:1
5
孙刚成,李澍林.
语文课程深度学习的内涵、学科价值与实践路径——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J]
.课程教学研究,2024(4):17-28.
6
王珊,杨博涵.
浅谈博物馆美育[J]
.文化产业,2018(9):20-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黄玉霜.
浅析博物馆的公众美育资源[J]
.中国纪念馆研究,2020(2):107-111.
被引量:1
2
林清凉.
2014年中国美育研究述评[J]
.美育学刊,2015,6(4):40-53.
被引量:1
3
马俍.
科艺融合视域下的博物馆社会美育功能构筑[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4):48-50.
被引量:2
4
王晔,李英梅.
格物致知:博物馆艺术教育的活动规划方式研究[J]
.美育学刊,2021,12(1):64-69.
被引量:3
5
叶晓青,张萍,王小明.
基于科普场馆教育功能的科普四维电影创作实践分析——以“远古巨兽”三部曲为例[J]
.科普创作评论,2021(2):16-22.
被引量:1
6
周梦玲,黄维清.
科艺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艺+X”美育新课程探索[J]
.艺术科技,2021,34(15):19-20.
被引量:2
7
郑娇娇.
基于项目统整的博物馆美育价值指向与践行路径[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6):80-82.
8
方笑,陈佳佳,王信谭.
以美正心: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
.美术教育研究,2024(6):56-59.
9
王珊,杨博涵.
浅谈博物馆美育[J]
.文化产业,2018(9):20-22.
被引量:1
1
成穷.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说”刍议[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7):14-20.
2
张晚林.
论儒学的宗教性——由“美育代宗教”切入[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4):83-88.
被引量:1
3
杨修健.
“以美育代宗教”与文化的发展——蔡元培美育思想寻根[J]
.山东社会科学,1999(4):77-79.
被引量:1
4
杨树森.
孔子是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2):62-68.
被引量:1
5
弗洛姆,陈维纲.
自爱[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7,0(3):65-67.
6
文有仁.
不宜否定“奉献”[J]
.新闻三昧,2004(2):55-55.
7
Emidio Campi,赵城艺.
加尔文对教会的理解[J]
.金陵神学志,2009(4):174-196.
8
E.J.洛,王来法.
什么是“归纳问题”?[J]
.世界哲学,1992(5):72-78.
9
宫哲兵.
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唯心主义?──中国哲学史新探之一[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1):2-7.
被引量:8
10
梁孔.
也谈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也不变”[J]
.中国史研究,1987(2):28-28.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