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
8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我国煤矿抽采瓦斯利用存在的问题和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的主要技术途径,详细分析了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客观展望。
作者
龙伍见
机构地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77,共4页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41-009)
关键词
低浓度瓦斯
利用
现状
前景
分类号
TD712.67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6
同被引文献
473
引证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391
参考文献
10
1
宁成浩,陈贵锋.
我国煤矿低浓度瓦斯排放及利用现状分析[J]
.能源环境保护,2005,19(4):1-4.
被引量:44
2
陈宜亮.
低浓度煤层气发电机组技术及其应用[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4):108-110.
被引量:26
3
马晓钟.
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煤层气,2007,4(3):28-31.
被引量:47
4
景兴鹏,刘瑛良,郑登峰.
煤层气利用技术研究现状[J]
.陕西煤炭,2007,26(6):10-12.
被引量:9
5
常心洁,刘应书,刘文海,张辉,乐恺.
变压吸附法分离低浓度瓦斯的试验研究[J]
.低温与特气,2006,24(6):18-21.
被引量:14
6
赵益芳,冯志华,阎海英,王飞.
矿井低浓度瓦斯增浓技术的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33(1):57-60.
被引量:26
7
范庆虎,李红艳,尹全森,杨光达,贾林祥.
低浓度煤层气液化技术及其应用[J]
.天然气工业,2008,28(3):117-120.
被引量:21
8
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21522-2008,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S].
9
王鑫阳,杜金.
浓度低于1%的矿井瓦斯氧化技术现状及前景[J]
.煤炭技术,2008,27(9):1-3.
被引量:51
10
张武.
矿井瓦斯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含氧煤层气分离液化技术[J]
.中国科技成果,2007(20):13-1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张福凯,徐龙君.
甲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减排措施[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31(5):6-9.
被引量:34
2
蒋静萍.
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新技术问世[J]
.天然气工业,2005,25(1):87-87.
被引量:1
3
张兆瑞,赵益芳.
矿井瓦斯传爆温熵图与防爆的负熵机理[J]
.煤炭学报,1995,20(4):423-426.
被引量:4
4
程宏斌.
CDM机制——煤层气利用新的融资渠道[J]
.能源环境保护,2005,19(5):46-48.
被引量:4
5
崔荣国.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J]
.国土资源情报,2005(11):22-26.
被引量:44
6
赵华,刘应书,刘文海,张德鑫.
微型VPSA制氧流程反吹实验研究[J]
.低温工程,2005(6):45-49.
被引量:5
7
李义德,员建国.
晋城市煤层气综合利用发展初探[J]
.煤化工,2005,33(6):23-25.
被引量:7
8
王岩.
淮南矿区瓦斯抽采利用现状与前景[J]
.中国煤层气,2005,2(4):36-38.
被引量:7
9
孙济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0
刘文革.中国煤矿区甲烷零排放 [A]..2004第四届国际煤层气论坛论文集 [C].北京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2004年.122-129.
共引文献
206
1
王莉,何胜,张洋洋,刚良,魏雅娟,陈仕国,王静,刘亦芳.
井工煤矿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研究[J]
.中国环保产业,2022(11):60-65.
被引量:5
2
聂李红,徐绍平,苏艳敏,刘淑琴.
低浓度煤层气提纯的研究现状[J]
.化工进展,2008,27(10):1505-1511.
被引量:32
3
司荣军.
管道内瓦斯爆炸传播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9,37(2):47-49.
被引量:16
4
李林海.
煤层气开发与利用分析[J]
.华北国土资源,2009(4):34-35.
被引量:3
5
郭连杰,李坚,马东祝,王洪明.
金属离子改性活性炭对分离CH_4/N_2性能的影响[J]
.化工进展,2013,32(S1):225-228.
被引量:6
6
李建萍,石春宇,芮国相.
乏风流速与燃烧温度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J]
.煤炭工程,2013,45(S1):126-128.
被引量:3
7
王艳杰,翁一武,尹娟,Su Shi.
燃用超低热值燃料的燃气轮机及其热力分析[J]
.热能动力工程,2007,22(3):259-263.
被引量:7
8
孟凡生,阴秀丽,蔡建渝,马隆龙,吴创之.
我国低热值燃气内燃机的研究现状[J]
.内燃机,2007(3):46-49.
被引量:10
9
马晓钟.
金属波纹带管道阻火器在燃气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7,24(4):35-39.
被引量:3
10
尹娟,翁一武.
燃用低浓度煤矿通风瓦斯的燃气轮机系统及性能分析[J]
.现代电力,2007,24(5):68-7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73
1
胡千庭,邹银辉,文光才,赵旭生.
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新技术[J]
.煤炭学报,2007,32(3):276-280.
被引量:115
2
龚斌,吴剑华,王宗勇,张春梅,金丹.
SK型静态混合器流体湍流时传热性能的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22(3):384-388.
被引量:13
3
聂李红,徐绍平,苏艳敏,刘淑琴.
低浓度煤层气提纯的研究现状[J]
.化工进展,2008,27(10):1505-1511.
被引量:32
4
吴晓东,陈华鹏,徐鲁华,翁端.
金属载体表面氧化及预载处理对氧化铝涂层结合性能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2002,20(z1):68-72.
被引量:16
5
常云云.
煤矿瓦斯综合利用[J]
.河北煤炭,2012(2):47-48.
被引量:6
6
张朝青,木坦里甫.艾买提.
气相色谱法检测煤层气成分[J]
.广东化工,2012,39(12):156-157.
被引量:7
7
王小龙.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11,39(S1):42-44.
被引量:17
8
王祖迅.
西门子CP340模块与矿用监控分站通讯实现[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2):185-186.
被引量:5
9
梁战备,史奕,岳进.
甲烷氧化菌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4,23(5):198-205.
被引量:76
10
尉迟力,缪德埙,李树本.
甲烷生物催化氧化制甲醇——几种化学物质对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3011甲醇累积的影响[J]
.合成化学,1993,1(4):313-31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2
1
李磊.
低浓度瓦斯发电站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39(2):32-35.
被引量:10
2
丁佐进,张炜玮,孙寰勇.
瓦斯发电技术的应用[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2,28(3):262-266.
被引量:5
3
王铁军,赵传龙,代华明,王宁.
矿井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
.山西焦煤科技,2012,36(6):27-30.
被引量:11
4
李强,龙伍见,霍春秀.
矿井乏风瓦斯氧化发电技术研究进展[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39(4):81-84.
被引量:21
5
刘进,袁峥嵘,李仁贵,吴金明.
真空变压吸附法在煤矿低浓度瓦斯提浓回收中的应用与研究[J]
.安徽化工,2012,38(6):49-51.
被引量:6
6
韩甲业,应中宝.
我国低浓度煤矿瓦斯利用技术研究[J]
.中国煤层气,2012,9(6):39-41.
被引量:19
7
陈曦.
淮南矿业瓦斯综合利用经验浅谈[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85-85.
被引量:2
8
朱红威,邵菊芳,陶秀祥.
煤矿甲烷生物转化生产高附加值产物的研究[J]
.洁净煤技术,2013,19(2):47-54.
被引量:4
9
毛明明,刘永启,高振强,刘瑞祥.
煤矿瓦斯旋流混合器定工况下混合均匀性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4):343-348.
被引量:2
10
吴益晓,刘胜,岳建平,王艺树.
弹簧式隔爆阀冲击强度有限元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27(5):36-3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91
1
张涛.
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23,51(S01):173-180.
2
孟璐莎,李跃.
异质性煤炭企业成本对比及控制研究——以山东能源集团23个煤矿企业为例[J]
.煤炭经济研究,2022,42(3):78-81.
被引量:1
3
闫中元.
沙曲瓦斯发电厂二期工程设计优化研究[J]
.煤炭工程,2022,54(12):33-36.
4
王巍.
煤矿井下用瓦斯抽采管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20,49(S01):44-47.
5
赵士军.
合理利用瓦斯,推进节能减排[J]
.中国科技纵横,2013(12):19-19.
被引量:1
6
王贺礼,吴亚芬,范敏,蒋智梅,谢运生,石金明.
江西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甲烷逃逸排放研究[J]
.江西科学,2013,31(3):321-325.
被引量:2
7
霍春秀.
煤矿瓦斯输送管道爆炸事故分析与探讨[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41(1):91-94.
被引量:14
8
李东明,崔爽,丛琳皓,王道顺,崔玉国.
超声轴承用压电换能器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J]
.压电与声光,2014,36(1):53-57.
被引量:5
9
李磊.
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41(2):86-89.
被引量:45
10
葛伟,饶洪宇.
某电动汽车副车架的性能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28(6):8-13.
被引量:1
1
傅强.
浅谈煤矿低浓度瓦斯脱氧提浓生产CNG/LNG工艺[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7X):61-61.
2
苗继军,姜明学,刘朋元,吴江,赵利杰.
五虎山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站设计方案研究[J]
.煤炭工程,2013,45(10):26-28.
被引量:6
3
黄耀龙.
地县煤矿合理集中生产主要技术途径[J]
.湖南煤炭科技,1994,15(1):50-55.
4
权景伟.
浅谈降低矿井万吨掘进率的主要技术途径[J]
.煤炭科学技术,2000,28(2):7-9.
被引量:1
5
张玉卓,陈立良,周万茂.
村庄下采煤的理论基础——地表沉陷预测与控制[J]
.煤炭科学技术,1998,26(4):39-42.
被引量:14
6
王佩勋.
提高我国巷道掘进机掘进速度的技术途径[J]
.陕西煤炭技术,1996(3):3-5.
被引量:1
7
吴小缓,王文利,于延棠,袁鹏.
非金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6):1-3.
被引量:8
8
谈丛清.
降低巷道掘进率的主要技术途径[J]
.江苏煤炭,1992(3):26-27.
9
杨养龙.
龙泉煤矿矿井低浓度瓦斯利用方案研究[J]
.山西科技,2014,29(6):81-84.
10
刘君.
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技术[J]
.山西煤炭,2011,31(5):65-66.
被引量:10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