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68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正虚证候分布特点调查分析
被引量: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681例慢性肾衰患者正虚证候分布特点调查分析,显示慢性肾衰正虚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以气阴两虚为主,尿毒症期主要是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脾肾气虚和肝肾阴虚在病程中呈阶段性病变。调查提示慢性肾衰病程较长,不同阶段正虚证候分布特点具有差异性,正确把握其主要病机及不同时期的病证变化,对辨病辨证施治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
阳晓
朱文锋
胡学军
周小舟
龙菊香
机构地区
湖南中医学院
湖南省中医研究院
深圳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中医病机
正虚证候
分类号
R277.525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8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46
参考文献
6
1
叶振声,时氏肾脏病学,1997年,254页
2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2版),1996年,1385页
3
叶任高,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1994年,528页
4
何绍奇,现代中医内科学,1991年,369页
5
陶筱娟,浙江中医杂志,1987年,11期,481页
6
王钢,中国医药学报,1987年,2卷,4期,15页
同被引文献
328
1
郭德玉,敖平,孙淑玲,张琪,李斌,徐庆中.
芪茸保元汤对小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S1):116-117.
被引量:1
2
刘艳秋,岳汝华.
慢性肾炎的辨证施治[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2):1526-1526.
被引量:3
3
谢桂权.
慢性肾衰中医治疗整体观初探[J]
.世界中医药,2007,2(1):10-12.
被引量:5
4
许筠.
刘宝厚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7):376-378.
被引量:28
5
顾诚,刘建华,戴西湖.
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分型及实验检查关系分析——附100例报告[J]
.福建中医药,1993,24(1):6-8.
被引量:2
6
赵宗江,牛建昭,张新雪,杨美娟,赵丽云,魏民,贲长恩.
肝肾宝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5):26-29.
被引量:13
7
方肇勤,司富春,张伯讷,宋菊敏,廖菡,施建玲.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老龄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作用[J]
.老年医学与保健,1997,3(3):12-16.
被引量:5
8
王济生.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2):709-711.
被引量:11
9
方肇勤.
谈中医基础学科的定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8):67-70.
被引量:5
10
郑杨.
从瘀血论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58-225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2
1
薛青,王小娟.
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129-131.
被引量:1
2
魏丹霞.
慢性缺血性肾病——中老年人不易解释氮质血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7(2):31-33.
被引量:1
3
王明亮,郝惠莉.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证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2):110-110.
被引量:2
4
陈超,商滨,鞠建伟.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近况[J]
.北京中医,2005,24(2):118-121.
被引量:1
5
聂峰,王晓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因素及规律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5,23(5):857-860.
被引量:3
6
聂莉芳,欧阳晃平,韩东彦.
2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候分布特点与分析[J]
.中医研究,2006,19(4):29-31.
被引量:35
7
杨雪军,何立群.
慢性肾衰竭心血管并发症及其中医证候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39-42.
被引量:9
8
刘旭生,黄丽娟.
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4):219-221.
被引量:16
9
孟雅哲,戴会芬,王雪平.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证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9):16-17.
被引量:1
10
张志忠,魏建红,王彩霞,刘英文.
益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6):456-457.
二级引证文献
246
1
李娅妮.
益气补肾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作用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0(23):5-7.
被引量:2
2
赵良斌,吴玲,陈彤,易晓颖,李明权.
益肾泄浊灌肠液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62例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23,41(4):105-106.
被引量:1
3
唐强帮.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02):43-45.
被引量:16
4
潘永金,吴峰芬.
以“活血”立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现状与展望[J]
.中医文献杂志,2022,40(5):88-92.
被引量:1
5
牛婧.
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7):99-101.
被引量:3
6
朱辟疆,韦先进,刘永平,田军民,邱建军,解冰.
肾衰康对慢性肾衰竭尿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0):597-599.
被引量:5
7
王海瑞,陈雪功.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现代中医诊治研究[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26-28.
8
宋恩峰,项琼,刘蒙.
《湿热病篇》对下焦湿热证的论治探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802-803.
被引量:4
9
罗金国,张传芳,曹泽慧.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概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198-199.
被引量:11
10
赵海,晏子友.
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研究概况[J]
.中医药信息,2005,22(1):11-14.
被引量:3
1
李培旭.
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与中医正虚证候关系[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43-44.
2
余晓琪,孔秀媞,洪宗元,程德华,高庆华,傅南琳,刘尚全.
慢性肾衰竭正虚证候演变规律初探[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2):18-19.
被引量:16
3
吴跃文.
浅谈方药组成和药物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
.北方药学,2015,12(9):121-121.
被引量:1
4
吕乃基.
中医药的地位——知识的视角[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24-26.
被引量:5
5
在医改中推进中医药发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4).
6
周洪智,朱艳杰.
中药的配伍[J]
.黑龙江医药,2010,23(3):444-445.
被引量:1
7
王明如.
正确把握补阳还五汤的临床适应症[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10):652-652.
8
谭兆峰,齐元富,李秀荣.
虫类药物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J]
.中医学报,2015,30(6):782-784.
被引量:15
9
李方洁,刘国正.
泻黄散临证应用三则举隅[J]
.中医药学刊,2002,20(6):795-795.
10
王茂秀,徐凤,杜玉玲,何荣杰,徐友环.
正确把握足浴时机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35-37.
被引量:8
中医杂志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