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香椿育苗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香椿(ToonasinensisRoem.)为楝科香椿属植物,原产我国中部,为我国特有植物。其嫩叶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钙、铁、锌等营养成份,风味独特,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香椿的蔬菜化栽培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优选项目,快速...
作者
陈铁山
崔宏安
周子富
张昌贵
机构地区
西北林学院
出处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8-71,共4页
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杨凌科研基金
关键词
香椿
育苗
苗期管理
分类号
S644.40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24
1
王春林,杨群英,薛爱红,徐欣,王远程.
香椿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4,21(4):406-407.
被引量:13
2
高农,长新,乔娜.
香椿种籽的采收与贮藏[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7(1):26-26.
被引量:2
3
孟昭权,翟荔平,时卫东.
香椿的种子育苗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1998(2):38-40.
被引量:3
4
白玉旺.香椿育苗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1986,(4):9-9,36.
5
李祥云.香椿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1988,(1):52-52.
6
徐昌棠.香椿的几种繁殖方法[J].中国林业,1989,(5):41-41.
7
柳凯生 隋日光 等.香椿播种育苗情况调查[J].烟台林业科技,1993,(1):21-22.
8
赵玉寿.香椿种子育苗技术[J].烟台林业科技,1994,(1):17-18.
9
肖水清,廖龙泉.
五种优良阔叶树育苗技术及苗木生长规律初报[J]
.江西林业科技,1994,22(1):16-18.
被引量:4
10
吴宗瑜.
香椿播种育苗[J]
.江苏林业科技,1996,23(4):53-5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广印,张建伟,贵育谦.
香椿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
.长江蔬菜,1996(3):24-26.
被引量:19
2
何俊萍,高志奎,王如英,张天箴,耿欣.
香椿苗期几个光合特性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19(4):38-42.
被引量:6
3
崔志顺,赵霭林,徐大洲.多效唑抑制杂交稻种子穗发芽效果好[J]种子,1990(04).
4
谢茂祥,张善交,唐振海.水稻施用多效唑增产效果显著[J]河南农业科学,1989(07).
5
王熹,姚福德,高成伟,陶龙兴.多效唑防止水稻倒伏的效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05).
6
学勇,雅静.香椿育苗新法——扦插[J]北方园艺,1993(02).
7
郑均宝,裴保华.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J]河北林学院学报,1986(00).
8
黄静娟等编写,张纪忠.微生物分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9
[美]里思(Lieth,H·),[美]R·H·惠特克 著,王业蘧.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M]科学出版社,1985.
10
陈凯,陈忠,柳鎏,刘堪喜.
板栗幼树叶面喷布PP333的效果[J]
.果树学报,1989,12(3):165-16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50
1
康明,穆贵荣.
珍稀臭椿的离体培养[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3,8(1):77-78.
2
刘兴菊,梁海永,郑辉,张立先,刘亚欣.
紫叶矮樱组织培养的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05,20(1):44-47.
被引量:6
3
刘群录,钟继军,郑均宝,白俊格.
香椿的扦插繁殖[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5,10(3):226-230.
被引量:6
4
张海星,刘群录,郑均宝.
香椿硬枝溶液培养适宜因素的研究[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5,10(3):252-255.
被引量:1
5
彭方仁,梁有旺.
香椿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3):3-6.
被引量:69
6
郭爱民.
香椿的栽培及开发利用[J]
.四川果树,1996,24(3):19-20.
被引量:1
7
吴雪松,李江,钟青凤,吴雪枫.
猪笼草组培快繁技术[J]
.经济林研究,2005,23(4):48-50.
被引量:4
8
刘卫东,刑伟一,文冬才,吕德永,唐涛.
高羊茅组织培养基的选择[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6):116-119.
被引量:7
9
石丽敏,陈劲枫.
南京野菜的研究与开发利用[J]
.中国蔬菜,2006(B10):35-39.
被引量:4
10
马丰蕾,贾克功.
多效唑对几种果园双子叶杂草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5):66-7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4
1
高瑞龙,吴光华,李大岔.
不同树龄香椿人工林木材材质的比较[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S1):124-127.
被引量:17
2
王鹏程,涂炳坤,叶要妹,杜令慧.
不同时期不同种源香椿芽营养成分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1,40(6):56-57.
被引量:26
3
李伟成,王树东,钟哲科,丁兴萃,周妍.
几种经验模型在丛生竹光响应曲线拟合中的应用[J]
.竹子研究汇刊,2009,28(3):20-24.
被引量:15
4
戚连忠,汪传佳.
林木容器育苗研究综述[J]
.林业科技开发,2004,18(4):10-13.
被引量:98
5
金晏玲,方颖,赵奎元,杨谷良.
香椿扦插育苗及其矮化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0):2325-2327.
被引量:5
6
朴世领,金江山,卢忠恩,李虎林,安金花.
烟草营养土消毒试验研究[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9,21(1):8-12.
被引量:1
7
袁素然.
工厂化容器育苗的病害防治试验[J]
.甘肃林业科技,1994,19(3):42-44.
被引量:4
8
金波,东惠茹.
香椿芽的营养、色素及贮藏中的生理变化[J]
.上海农业学报,1994,10(4):84-88.
被引量:14
9
马常耕.
世界容器苗研究、生产现状和我国发展对策[J]
.世界林业研究,1994,7(5):33-41.
被引量:119
10
王春林,杨群英,薛爱红,徐欣,王远程.
香椿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4,21(4):406-40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9
1
陈德根,郝明灼,梁有旺,李群,王昆荣,蒋明,彭方仁.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2011,25(3):40-43.
被引量:17
2
曾庆良,杨先义,罗永猛,郝菊海,王芝勇.
香椿容器育苗基质配方选择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1,40(4):80-83.
被引量:3
3
曾庆良,杨先义,罗永猛,郝菊海,王芝勇,马青松.
香椿容器育苗基质消毒试验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12,42(4):59-61.
4
杨小棠.
香椿育苗栽培技术概要[J]
.绿色科技,2016,18(11):73-73.
被引量:1
5
曾昭佳,周祥斌.
5个香椿种源的光合响应研究[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6,32(3):24-29.
被引量:2
6
员军现,梁臣.
香椿播种留苗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J]
.河南林业科技,2016,36(2):25-26.
被引量:1
7
田玉露.
眉县香椿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初探[J]
.绿色科技,2016,18(15):76-76.
8
杨敏,钟光跃,高云洪,吕建群,汪仁全,黄平,李华雄.
香椿繁殖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2021(11):217-220.
被引量:2
9
倪进光,曾海琼,王文勇,喻晓钢.
红香椿二段式育苗试验初报[J]
.农民致富之友,2015(14):149-15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张海燕,曹永康,刘军,沙小滨,刘化桐.
香椿不同家系苗期生长性状变异及选择[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94-98.
被引量:6
2
郝明灼,陈德根,彭方仁,梁有旺,李群,赵军,袁觉,王昆荣,朱卫红.
8个种源香椿种子性状及芽苗菜产量和品质比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2):180-184.
被引量:16
3
赵明烨,戴蕴青,苏春元,陈敏.
干制和热烫加工对香椿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70-11072.
被引量:8
4
郝明灼,李群,彭方仁,黄晓刚,梁有旺,赵军,袁觉,王昆荣,朱卫红.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品质分析及光合特性比较[J]
.林业科技开发,2012,26(4):48-52.
被引量:3
5
ZHAO Ming-ye,DAI Yun-qing,SU Chun-yuan,CHEN Min.
Effects of Drying and Blanching on the Quality of Toona sinensis[J]
.Chinese Food Science,2012,1(2):28-31.
6
郝明灼,李群,彭方仁,申鹭鹭,梁有旺,韩明慧,王昆荣.
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产量和商品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2):194-198.
被引量:19
7
陈刚,杨玉珍,马晓.
香椿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3(20):189-192.
被引量:15
8
卢艳艳,叶际库,郑九长,姜琴,陈卓梅.
不同基质对南方红豆杉等6树种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2013,33(4):79-82.
被引量:4
9
王辉,王坤荣,严永庆,谭春兰.
香椿栽培模式试验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4(3):84-85.
10
刁春英,高秀瑞.
茶多酚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对香椿芽保鲜效果的研究[J]
.广西植物,2016,36(4):492-496.
被引量:18
1
黄鹏.
塑料拱棚香椿间作番茄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10(1):86-87.
被引量:3
2
天脆枣——致富的优选项目[J]
.今日科技,2003(6):55-55.
3
张海良.
山羊高效养殖技术[J]
.新农村,2016(7):25-26.
4
田新平.
几种稀特蔬菜栽培技术要点[J]
.新疆农业科技,2001(4):31-32.
5
邹军.
遮荫对毛红椿幼苗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2016(3):46-48.
被引量:3
6
赵梅英.
香椿贮藏与加工[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08(2):41-42.
7
王石麟.
栽培香椿树 致富好门路[J]
.农家致富,2011(2):8-9.
8
何润玲.
阐述香椿的造林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9):33-34.
9
李彦萍.
香椿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J]
.保鲜与加工,2004,4(4):22-22.
被引量:6
10
郭天亮,李素林,李鹏,白静静,王孝立.
香椿育苗与苗木管理技术[J]
.农村科技开发,2004(3):12-12.
被引量:1
陕西林业科技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