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我国百余年来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回顾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讨论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宗旨和目的,论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作者
周振峰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6期101-102,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英汉语言
对比研究
性质范围
宗旨目标
理论方法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牛保义,徐盛桓.
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2-6.
被引量:50
2
王宗炎.
广州外语科研界剪影[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4):68-69.
被引量:7
3
刘重德.
关于英汉语比较研究[J]
.外语研究,1995(3):8-1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袁毓林.
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85-201.
被引量:105
2
陆丙甫.
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J]
.中国语文,1998(5):353-367.
被引量:129
3
唐钰明,周锡(韦复).
论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J]
.学术研究,1985(5):98-100.
被引量:22
4
徐建华,刘富华.
单音形容词定语的合指析指与语序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97-105.
被引量:5
5
徐盛桓.
语法离我们有多远——从语义、语用看语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0):10-13.
被引量:26
6
徐盛桓.
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下)[J]
.现代外语,1993,16(1):7-11.
被引量:11
7
徐盛桓.
移动新论——从功能语言学看移动[J]
.外国语,1991,14(5):10-19.
被引量:4
8
张谊生.
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
.中国语文,2000(1):3-15.
被引量:294
共引文献
55
1
魏随群,徐亚丽.
浅谈阅读心理过程与阅读能力培养[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5):65-66.
2
高秀雪.
语法化过程的认知解释[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1):134-136.
被引量:3
3
熊昕,裘丽莎.
英汉语言中时的表达及其语法化的比较[J]
.消费导刊,2008(8):160-161.
4
高秀雪.
语法化及其语用动因[J]
.广西社会科学,2004(8):171-173.
被引量:12
5
刘绍忠,张平.
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上)[J]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4):43-47.
被引量:15
6
郑靓.
构块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启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2(6):65-69.
被引量:2
7
郑靓.
句式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新启示[J]
.外语教学,2005,26(1):34-37.
被引量:19
8
李淑静.
英汉语双及物结构式比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12-14.
被引量:37
9
赵亮.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原因[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79-86.
被引量:11
10
魏志诚,原一川.
英汉语比较研究综述[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5):102-1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罗廷凤.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20-122.
被引量:8
2
杜小红.
从母语习得谈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问题[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5(1):74-75.
被引量:20
3
丁雪欢.
母语与二语习得顺序/过程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基于英汉语中习得顺序/过程研究结果的考察[J]
.语言文字应用,2006(2):81-88.
被引量:6
4
郑亚南,黄齐东.
对比语言学研究法综论[J]
.南京社会科学,2008(12):138-143.
被引量:5
5
刘正光.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1):46-53.
被引量:44
6
刘莺.
英语使役动词新探[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9(5):42-47.
被引量:4
7
郑开春,刘正光.
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的语言习得研究证据[J]
.外语教学,2010,31(1):12-16.
被引量:14
8
梁亚兰.
母语习得理论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J]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8):88-89.
被引量:4
9
吴菽蓉.
英汉语言句式结构对比探析[J]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1):102-103.
被引量:4
10
王初明.
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J]
.中国外语,2011,8(5):1-1.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3
1
卢彦斌,郭佩英.
基于汉英语言对比的医学技术文本英译实践研究[J]
.现代英语,2021(19):44-46.
2
李艳.
汉译英过程中的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以四六级翻译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4):163-166.
被引量:2
3
肖小燕.
从英汉语言差异看中介语偏误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3):139-14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卢颖,龚小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中的“得意忘形”[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8):35-36.
2
刘斌.
任务型教学法下的CET-4段落翻译过程研究[J]
.科技视界,2019,0(30):83-84.
被引量:1
1
陆亚.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28-129.
被引量:3
2
杨秀明.
漳州方言惯用语及其文化蕴涵——惯用语性质范围之个案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2):114-116.
3
焦称称,吴双.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对比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4,0(11X):120-120.
4
申文安.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动词对比分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21-127.
被引量:4
5
周玉忠.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之一[J]
.宁夏社会科学,1997(2):93-97.
被引量:2
6
王展.
读译作佳品 习翻译技巧——英汉语言对比研究[J]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4):69-73.
7
刘中富.
成语的界定与成语的层次性[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4):50-59.
被引量:7
8
陆洁瑜.
英汉翻译教学中显性与隐性衔接手段与连贯问题的探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10-14.
被引量:2
9
祝婷婷.
论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应用[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91-92.
被引量:2
10
王璁,陈铸芬.
英汉翻译中的隐性衔接与连贯问题[J]
.外语研究,2009,26(3):93-96.
被引量:6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