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证融通”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双证融通是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尝试。文章试从"双证融通"的内涵、国内"双证融通"实施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实施"双证融通"来培养社会、企业急需的服务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问题。
作者
李建国
机构地区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27,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基金
200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苏北高职院校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SJB880035)
关键词
双证融通
内涵分析
现状分析
实施渠道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167/n2753/n40991/140365.html,2005-09-30.
2
吴亚萍.
关于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再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33):35-37.
被引量:10
3
巴世光.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7(11):165-166.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高奇.
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1):44-47.
被引量:22
2
王宏启,戚文革,王鹏.
试论职业教育实行“双证制”的必要性与措施[J]
.教育与职业,2006(20):96-97.
被引量:24
3
周大农,戚亚光.
论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双证融通,产学合作”[J]
.教育与职业,2006(23):5-7.
被引量:80
4
田秀萍.
关于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11):25-26.
被引量:29
5
何仁琪.
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03,19(20):20-20.
被引量:16
6
王益宇.
论学历与资格并重的高职教育模式[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4,21(1):71-7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1
1
王文文.
高职院校老年照护人才“课证融通”方案设计探讨[J]
.教育科学论坛,2020(30):77-80.
被引量:4
2
刘巍,何玉安.
中本贯通教育模式下数控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20(49):109-110.
被引量:1
3
黎璞琛.
对成人高校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思考[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0(8):15-16.
4
刘玉梅.
自动化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方案的构建[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1):42-43.
被引量:11
5
刘旭.
谈深化教学改革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5):15-16.
被引量:1
6
熊先仁,陈家瑂,袁罡.
高职院校输配电线路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融合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8(9):128-130.
被引量:4
7
单云,吴斌.
高职模具专业“电加工双证融通”教学探索[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12-13.
被引量:2
8
杨秀英,李兵.
我国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8(35):8-11.
被引量:24
9
周刚.
探索“双证融通”模式 提高学生技能水平[J]
.石油教育,2009(2):33-35.
被引量:1
10
蔡健,王和才,王薇.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实践与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10(4):125-12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2
1
苗月季.
论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特色专业的建设[J]
.建筑经济,2007,28(S1):250-251.
被引量:2
2
壮国桢.
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优势、难点与突破[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94-97.
被引量:39
3
周大农,戚亚光.
论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双证融通,产学合作”[J]
.教育与职业,2006(23):5-7.
被引量:80
4
隋瑞歆,张亮.
德国双元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85-87.
被引量:24
5
李瑞锋.
建设以实践为主的工程造价专业[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6):42-43.
被引量:7
6
解读《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EB/OL].(2011-10-17)[2014-07-10].http://www.docin.com/p269080837.html.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本概念.[EB/OL].(2014-05-26)[2014-7-10].http://baike.so.com/doc/5743142.html.
8
杨劲松.关于“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1(11):15-18.
9
李长惠,王勇.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材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8(5):155-156.
被引量:8
10
刘玉新.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和途径[J]
.职业技术,2008(4):16-1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8
1
杨兴国,李丹.
基于“双证融通”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育婴师-学历证融通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9):22-25.
被引量:1
2
陈光.
示范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构想——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33-36.
被引量:2
3
陈文涛.
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J]
.机械职业教育,2013(8):26-28.
被引量:3
4
刘荣林,霍蓉光,高宏欣,张玉萍.
高职教育有效实施“双证融通”制度的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2):162-163.
5
薛浩.
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改革[J]
.体育科学研究,2015,19(1):80-84.
被引量:4
6
吕秀娟.
构建“3+3”中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的课程[J]
.科技视界,2016(25):29-30.
7
张杨,张元青.
“双证融通”与“双元制”的教育现状对比及启示[J]
.新校园(上旬刊),2018,0(5):25-26.
8
赵艳.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评价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7,4(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李晓艳,李秀霞,陈龙利,冯淑艳.
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直的防治及护理[J]
.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5):67-67.
被引量:1
2
丁维华.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之我见[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3):26-28.
被引量:1
3
吕秀娟.
构建“3+3”中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的课程[J]
.科技视界,2016(25):29-30.
4
易小琳.
浅谈中职学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J]
.科学咨询,2016,0(44):92-92.
5
薛浩.
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的SWOT分析与对策[J]
.安徽体育科技,2016,37(6):5-9.
被引量:2
6
赵丽丽,胡慧仲,吴江,吴懋亮.
双主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科技视界,2018(14):127-128.
7
徐海兵.
新时期农民工城乡职教一体化发展[J]
.职教通讯,2019,0(9):54-61.
被引量:1
8
孙钦玲.
职业技能训练和证书制度融合的实践策略——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黑龙江科学,2021,12(5):130-131.
被引量:1
9
钟佳佳.
“粤菜师傅”工程背景下技工院校烹饪专业“提质培优”的路径探析[J]
.现代食品,2023,29(21):39-41.
10
顾莉,梁辉.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行动力现状及提升策略[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35):269-271.
被引量:3
1
王建永.
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7):100-102.
被引量:4
2
钟正立.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拓宽教育实施渠道[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3):63-64.
被引量:1
3
张斯元.
浅谈专业技能训练的层次性[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67-167.
被引量:6
4
汪冬红.
农村中小学的劳育管理[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5):42-42.
5
谢翠兰.
案例式教学在高职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应用[J]
.广西教育,2012(39):45-46.
被引量:2
6
冉瑞栋.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探究[J]
.职业,2016,0(27):106-106.
7
许强.
终身教育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谈终身教育与大学图书馆工作[J]
.继续教育研究,2006(3):11-13.
被引量:2
8
邵宁.
美国西雅图市社区教育计划及其启示[J]
.常州终身教育,2010(1):74-79.
教育与职业
2010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