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校内外产学研合作的形式、特点、合作体的优劣等比较研究,得出三种合作体的创建基础、特征和发展趋势。
作者
郭必裕
机构地区
南通工学院高教研究室
出处
《南通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7-70,共4页
Journal of 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校企合作
中国
高校
办学模式
分类号
G649.2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52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4
参考文献
3
1
刘宗杰.美国大学教学、科研、经费面面观[J].中国高等教育,1998,(5).
2
蔡克勇.
校企合作: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
.求是,1998(6):38-41.
被引量:14
3
杨文业.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合作障碍何在[J]
.上海高教研究,1998,18(1):26-2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樊启伟.
科研单位中形成规模的企业应“嫁”出去——试谈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J]
.科研管理,1994,15(2):27-29.
被引量:1
2
孟明义.高校从事产业活动得不偿失[J]高等教育研究,1994(04).
共引文献
20
1
李振祥.
高职产学合作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92-93.
被引量:5
2
胡德定.
深化高校后勤改革 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J]
.山东电大学报,2007(2):9-10.
3
陈小虎.
“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
.江苏高教,2008(1):86-88.
被引量:276
4
黄海.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理念[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1):22-24.
被引量:9
5
章跃,朱永江.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7-9.
被引量:43
6
李玉民.
论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20(5):21-23.
被引量:1
7
郑国强.
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应用型大学[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5):93-95.
被引量:31
8
朱永江.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
.教育评论,2011(6):27-29.
被引量:25
9
柳友荣.
百校调查:中国“新大学”发展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8(1):18-23.
被引量:7
10
郑国强.
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应用型大学[J]
.教学研究,2000,23(3):227-22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张学先.
地方院校如何走好产学研结合之路[J]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0):71-73.
被引量:7
2
杨希文.
加拿大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探微[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4):154-157.
被引量:16
3
顾伟忠,刘兰.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21(1):74-78.
被引量:103
4
连燕华.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17(6):28-31.
被引量:19
5
朱苏飞.
传媒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路径初探[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4):86-86.
被引量:4
6
国家科委.关于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若干意见[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
7
-.科学技术部关于转发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的通知[M].北京:科学技术部办公厅,2000..
8
科学技术部.关于转发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的通知(国科发政字[1993]573号)[M].北京:科学技术部办公厅,2000..
9
国家科委.关于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若干意见(93国科发工字371号)[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
10
杨宾.浅析高等学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难点及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0,(8).
引证文献
8
1
曾宪军.
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理论依据和原则[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5):156-158.
被引量:9
2
刘富春,曾宪军.
产学研合作的类别浅析[J]
.经济师,2005(7):65-66.
被引量:19
3
林卉,赵长胜,詹家民.
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深化高等测绘教育改革[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5):22-25.
被引量:2
4
聂社军.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模式与路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0):257-258.
被引量:1
5
王明伦.
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理想选择[J]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6):77-79.
被引量:21
6
张向宏,王明明,李颖新.
价值工程方法在业务流程重组实施中的应用[J]
.科学学研究,2002,20(4):420-427.
被引量:10
7
谢开勇.
高校产学研相互关系及其模式选择[J]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3,22(2):81-84.
被引量:20
8
李卓梅.
高职院校产学研模式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2):120-122.
被引量:42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
陈红.
高职院校在创新型社会建设中的定位研究[J]
.文教资料,2008(35):130-132.
被引量:1
2
吴婉玲,陈斌,郭雪莽.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的实践和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07(3):57-57.
被引量:3
3
杨柳.
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0-11.
4
崔建军.
关于新时期高职教育及改革的探讨[J]
.学术交流,2012(S1):162-163.
5
张千帆,张子刚.
高校科研协调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6):73-74.
被引量:3
6
田锋社.
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及科研队伍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28-129.
被引量:4
7
林卉,赵长胜,苏艳芳.
几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理性思考[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3):105-107.
被引量:9
8
常小勇.
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选择的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05(7):41-42.
被引量:38
9
孟学英,黎丽.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7):45-46.
被引量:61
10
刘众,杨远芬.
以创新为动力促进高校科研的快速发展——浅谈重庆工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11):155-156.
1
马黎.
中美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1994,15(1):69-74.
被引量:16
2
孙萍.
中美两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5,0(5):74-76.
被引量:3
3
潘江.
中美两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1X):19-20.
4
曹雯瑜.
中美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
被引量:1
5
王保义.
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1):36-39.
被引量:56
6
杨伟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比较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3,0(11X):63-63.
7
高景红.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3):54-58.
被引量:6
8
文珊,唐建锋,唐锦成.
创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07-110.
被引量:7
9
宋艳.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
.北方经贸,2008(2):141-142.
被引量:18
10
张经强.
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1):92-94.
被引量:29
南通工学院学报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