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排斥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闲散青少年是我国现阶段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社会排斥对闲散青少年在日常生活、社会角色、人际关系、价值评价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使闲散青少年正常社会化严重受挫,导致其违法犯罪等偏差行为产生。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
屈奇
机构地区
渭南师范学院
出处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5,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资助项目"陕西省城市社区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09JK078)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社会化
闲散青少年
犯罪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04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1
景晓芬.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
.甘肃理论学刊,2004(2):20-24.
被引量:131
2
阿马蒂亚.森,王燕燕.
论社会排斥[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7.
被引量:175
3
[美]路易丝·谢利.犯罪与现代化[M].何秉松,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2,34.
4
[美]特拉维斯·赫希.少年犯罪原因探讨[M].吴宗完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89.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克莱尔.肖特.
消除贫困与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17(4):49-55.
被引量:104
2
李斌.
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J]
.社会科学研究,2002(3):106-110.
被引量:172
3
乌德亚.瓦格尔,刘亚秋.
贫困再思考:定义和衡量[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3,20(1):151-160.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304
1
张玉春,原军超.
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月刊,2022(10):36-38.
被引量:1
2
刘明伟.
凉山彝族长期贫困与社会排斥的关系[J]
.西部发展研究,2020(2):72-98.
被引量:1
3
白海娟.
假释犯回归社会的困境与帮扶探析[J]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2022(4):16-24.
被引量:1
4
刘孙香.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困境研究[J]
.社会福利,2021(6):13-20.
被引量:2
5
陈曦,张和清.
工业化社区社会排斥与居民自治的包容性社区建设行动研究——以广东珠海H社区为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1(2):1-18.
6
张漪漫,华红琴.
合而不融:随班就读儿童教育排斥研究[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18(2):1-16.
7
刘筱红,胡军帅.
传统村庄公共场域治理秩序中的性别排斥研究——基于漯河市农村妇女口述史调查[J]
.中国农村研究,2019(2):5-19.
被引量:1
8
龚晶,胡世明.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教育培训[J]
.发展研究,2008,25(9):94-95.
被引量:5
9
吴玉锋.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艾滋病人及感染者[J]
.科技风,2008(2):97-98.
被引量:1
10
葛笑如.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农民工贫困问题再审视[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38-43.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9
1
储槐植.
中国青少年犯罪现状与治理对策[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8.
被引量:6
2
魏燕.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对策[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70-71.
被引量:6
3
李路路.
论社会分层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9(1):103-111.
被引量:116
4
李强.
回应:再谈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J]
.社会学研究,1998(1):116-117.
被引量:4
5
李强.
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J]
.社会学研究,1997(4):34-43.
被引量:126
6
路风.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
.中国社会科学,1989(1):71-88.
被引量:531
7
江志华.
“社会键”理论与青少年犯罪预防[J]
.当代青年研究,2004(6):44-48.
被引量:5
8
黄海.
解密“街角青年”——一种越轨社会学和亚文化理论的研究[J]
.青年研究,2005(2):43-48.
被引量:23
9
滕道荣.
设立青少年犯罪刑事惩罚的新方法[J]
.当代青年研究,2005(9):54-56.
被引量:3
10
王利霞.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预防[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6(6):62-6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祝胤.
青少年人“涉黑”犯罪实证研究——以农村青少年人“涉黑”犯罪为视角[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8):67-68.
2
邓俊.
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1):108-112.
被引量:19
3
陈以鸣.
试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和对策[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6):91-92.
被引量:1
4
任云霞.
社会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的成长困境[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2):12-14.
被引量:7
5
李思弘,伍岳.
构建走在前列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路径——以A区为例展开[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1):157-159.
6
李洋.
“社会青年”的意涵、形象与话语逻辑探析[J]
.青年发展论坛,2022,32(4):45-54.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夏洁,王亚琼.
简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企业导报,2013(19):178-179.
2
韩庆龄.
从社会化角度解读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
.社会工作,2012(9):83-86.
被引量:1
3
徐珊珊.
新形势下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控思考[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22(4):31-33.
4
程梦怡,蔡标兵.
“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闲散青少年社会工作初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6):192-194.
被引量:3
5
江心怡,蒋婷婷.
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及成因综述[J]
.现代交际,2013(5):8-8.
被引量:1
6
霍丽宁,高杨,刘亚琴.
青少年犯罪之家庭因素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9):179-180.
7
高见微.
基于安全心理学理论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34):234-234.
8
陈冰.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的分析与处理[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4,0(7):70-71.
被引量:2
9
王蕾.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4):204-204.
10
杨晓菡.
公安机关预防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基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5):127-130.
被引量:2
1
王欣阳.
新昌县加强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J]
.长安,2012(12):60-60.
2
庞岩.
浅议社会排斥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1):179-180.
被引量:2
3
谭龙飞,韩晓松.
闲散青少年犯罪预防浅议[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8):54-55.
被引量:1
4
侯兆晓.
《关注闲散青少年》专题报道之一 一个啃老族的三年[J]
.民主与法制,2010(13):6-8.
5
小方.
一壶没烧开的水[J]
.民主与法制,2010(14):3-3.
6
钱均.
各具特色的治理闲散青少年的经验[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5):39-41.
被引量:2
7
杨晓菡.
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4):171-172.
被引量:4
8
连继民,王健.
《关注闲散青少年》专题报道之三 为了“花朵”不再过早凋零[J]
.民主与法制,2010(13):12-14.
9
胡鑫.
湖北省闲散青少年问题调查报告[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0(S3):73-78.
10
杨晓菡.
公安机关预防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基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5):127-130.
被引量:2
理论导刊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