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地方性审美经验中的认同危机——以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民歌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的呈现为例 被引量:2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广西那坡县境内黑衣壮山歌为个案,考察其从2000年被"发现",到2001、2002年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的呈现,以及2004年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的"东南亚时装秀"的表演,分析少数民族民歌在全球化条件下呈现的"审美经验被撕裂"的现象,从而论证"地方性审美经验"与少数民族艺术的内在联系及当代特征。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地方性审美经验"与少数民族艺术的基础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呈现出"分裂"的状态,这是一种深度的创伤,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意义的重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习俗被改变,产生出新的文化意义。(2)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力量被想象性地夸大。事实上,少数民族艺术的真实价值才是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资源。(3)当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严重分裂时,审美经验的被撕裂对少数民族本体的文化认同造成某种危机,导致社会生活层面的伤害。因此,对作为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艺术的商业性开发应以当地族群审美经验的完整性为前提。
作者 王杰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81,共11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江苏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问题与理论"(编号:06JSAZW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大事记》来源:广西那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提供.
  • 2傅磐.《大地飞歌·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之完全手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阳光之旅杂志社2002年,第33页.
  • 3王杰.《使民歌显示现代美》,载《广西日报》,2001年11月16日.
  • 4黄端.《"黑衣壮"亮相T型台》,载《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 5王杰、王朝元主编《朴素而神圣的美--黑衣壮审美文化的审美人类学考察》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6特里·伊格尔顿 王杰等译.《审美意识形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 7托尼·本尼特.《文化、历史与习性》,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2卷第2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156

引证文献21

二级引证文献4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