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复发性流产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复发性流产的防治始终,于孕前查明流产原因并"预培其损",孕后及早安胎,且通过调情志和饮食,慎起居,戒房室,防患于未然,不仅能防止流产的再次发生,而且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作者
李卫红
刘丹卓
李卫民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94-2095,共2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关键词
中医
治未病
复发性流产
防治
分类号
R27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0
同被引文献
16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6
1
Wramsby ML,Sten LS,Bremme K Primary habitual abor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frequency of Factory Ⅴ Leiden mutation[J].Fertil Steril,2000,745:987.
2
李卫红,黄健萍.
从瘀论治复发性流产[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9):693-694.
被引量:27
3
宁艳,罗颂平,梁国珍.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肾虚黄体抑制妊娠大鼠流产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2000,15(6):28-30.
被引量:41
4
龚小健,吴知行,陈真,刘晓东,刘国卿.
川续断对离体子宫的作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5,26(2):115-119.
被引量:48
5
龚晓健,季晖,王青,吴知行,刘国卿.
川续断总生物碱对妊娠大鼠子宫的抗致痉及抗流产作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8,29(6):459-461.
被引量:73
6
王均宁,刘更生.
芍药甘草汤及其制剂止痛作用的药理与临床研究[J]
.中成药,1999,21(9):483-485.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樊中瑜.
四味芍药汤治疗多种头痛133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4,10(2):13-14.
被引量:3
2
韩勃,陈银玲.
自由基与中医证型研究概况[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3):137-139.
被引量:9
3
吴知行,周胜辉,杨尚军.
川续断中挥发油的分析[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4):202-204.
被引量:32
4
龚小健,吴知行,陈真,刘晓东,刘国卿.
川续断对离体子宫的作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5,26(2):115-119.
被引量:48
5
龚小健,吴知行,陈真,刘晓东,刘国卿.
川续断DA303对大鼠子宫的作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48-51.
被引量:15
6
罗颂平,张玉珍,梁国珍,罗元恺.
自然流产的免疫性因素与中医药治疗[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4):27-30.
被引量:15
7
刘昭坤,刘同珍.
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癌症晚期疼痛40例[J]
.新中医,1997,29(1):32-33.
被引量:25
8
邓文龙.中医方剂的药理与应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705-706.
9
张兆旺.-[J].中成药,1990,12(12):7-7.
10
薛建海.-[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8):27-27.
共引文献
200
1
吴立群,杨培丹,易玮.
复发性流产中西医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思路[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208-212.
被引量:26
2
程志安,吴艳峰,谢文峰,曾志勇,萧劲夫.
健骨二仙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分化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S1):170-173.
被引量:1
3
关华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50例[J]
.现代中医药,2008,28(4):26-27.
被引量:1
4
蔡宝宏.
补肾论治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88-89.
被引量:3
5
沈岚,胡蓉婉,林晓,洪燕龙,冯怡,徐德生,阮克锋.
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52-56.
被引量:3
6
钟紫茹,王耀邦,郭棱棱,耿小茵.
骨疏汤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68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7):31-32.
被引量:5
7
程志安,吴燕峰,黄智清,曾志勇,谢文峰,罗懿明,萧劲夫,刘尚礼.
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
.中医正骨,2004,16(12):1-3.
被引量:80
8
武芸,丁莉,周吉源.
五鹤续断的研究概况与开发前景[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21(4):31-33.
被引量:24
9
田国政,唐巧玉.
五鹤续断不同生长期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74-274.
被引量:3
10
张吉仲,尹巧芝.
浅谈补肾[J]
.江西中医药,2005,36(4):19-20.
同被引文献
166
1
刘巧玲,侯莉莉.
补肾活血清热法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致复发性流产30例[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12).
被引量:7
2
张颖新,刘雨生,何国平,周桂香,宋雅娴.
51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分析[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2):157-159.
被引量:14
3
吕连凤,边文会,陈惠娟.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9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6):384-384.
被引量:16
4
李祥云.
论产后的中医调理——李祥云教授妇科系列经验(8)[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95-96.
被引量:6
5
李善霞,陈海燕.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05,27(3):216-217.
被引量:6
6
常笑雪,黄鹂,杨石强,赵荣坡,张鑫.
早期自然流产的免疫学因素研究与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6):2036-2037.
被引量:32
7
丁安华,徐美洁,于美红.
补中益气汤治疗先兆流产68例[J]
.国医论坛,2005,20(5):28-28.
被引量:8
8
王琦.
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
.中医杂志,2006,47(5):329-332.
被引量:309
9
钟林,凌寿坚,黎彩鹏,林胜元,伍淑瑶.
自然流产的免疫学因素分析与探讨[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6):62-62.
被引量:18
10
张建平,林其德,李大金,罗颂平,张清学,冯淑英,刘玉昆.
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与治疗[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7):481-492.
被引量:213
引证文献
10
1
王欢欢,叶平,柯雪爱,鲁颖晔,陈倩倩.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自然流产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12,43(5):76-78.
2
罗媚.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早晚免疫性复发流产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83-185.
被引量:9
3
刘桂英,何丽亚,黎玉婷,何志群,王泳晓,周娟.
孕前健脾补肾对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2015,38(1):20-22.
被引量:10
4
张晓莉,李伟莉.
复发性流产中医药研究现状[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4):189-190.
被引量:4
5
孙婷,许小凤.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5,21(12):97-99.
被引量:9
6
沈怡华,赵岩松.
胎停育中西医认识及现状评述[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9):3300-3303.
被引量:4
7
胡晓华,王娅丽,陈影,冯玉,周艳艳.
育胎灵煎剂对习惯性流产患者TNF-α、IL-6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669-1670.
8
陈晶晶,何耀娟,陈爱兰,伍海鹰,陈雯婷.
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研究[J]
.陕西中医,2018,39(7):827-829.
被引量:6
9
平昀鹭,赵小萱,冯晓玲,邹康西.
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20,48(10):64-68.
被引量:20
10
孟艳岑,陈玮玮,张素娥,朱希慧.
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中西医诊治探讨[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3,15(1):66-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任小霞,陆惠菊,王云,席翠萍.
清热固胎汤联合黄体酮治疗血热型复发性流产患者疗效及对症状体征、血清性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2,40(11):169-172.
被引量:6
2
谢一静,卜亚丽,叶敦敏(指导).
叶敦敏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后的安胎思路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5):1160-1167.
被引量:2
3
曾丹,牟敬锋,腾辉,吴芳婷,欧阳潮峰.
基于关联规则的先兆流产中医用药规律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8,32(6):61-64.
被引量:10
4
朱卫忠.
保胎饮辨证加减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5,47(1):137-138.
被引量:2
5
朱金花.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9):121-122.
被引量:17
6
周尹婷,蒋力生,蒋维晏,谢双峥.
中医孕前保健的现代研究综述[J]
.江西中医药,2016,47(5):71-75.
被引量:5
7
苏卫兰.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7):58-59.
被引量:2
8
赵素蕊,江媚,王婷婷.
固肾健脾法分期防治早期复发性流产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2016,35(8):727-729.
被引量:3
9
杨慧,崔海峰.
补肾健脾法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疗效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9):4021-4022.
被引量:8
10
孙亚玲,赵海灵,司品美,张丽颖.
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案的进展[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39(10):958-960.
被引量:11
1
程汉桥,朱冬莉.
论中医养生理论在消渴病防治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9):56-58.
2
王文华.
从“治未病”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防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110-111.
被引量:5
3
陈云波,李长清,许川山.
姜黄素在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7):631-633.
被引量:7
4
阴永辉.
黄芪治疗消渴的机理探微[J]
.中医药导报,2014,20(1):4-5.
被引量:5
5
张慧静,张翼宙.
运用“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体质在慢性泄泻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134-136.
被引量:13
6
陈子瑶,梁健,邓鑫.
肝病实脾理论在乙肝肝硬化防治中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952-2954.
被引量:12
7
王亢,张翼宙.
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胃炎防治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6):18-20.
被引量:11
8
胡金娣,胡明亮.
高血压年轻化与中医“治未病”研究概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8):3-4.
被引量:3
9
高飞,李静华.
治未病理论在不寐病防治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2):159-161.
被引量:3
10
赵瑞红,杨强.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证的中医药治疗优势[J]
.江西中医药,2010,41(1):15-17.
被引量:3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