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品格形塑的影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当前大学生品格形成教育的"自教育""自组织"状态下,出于有社会应用目的而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还具有塑造大学生品格的正向作用和功能。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人际互动及社会合作品格的形成,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和对大学生生活哲学观的形成等三个方面。
作者
刘朝阳
夏英
机构地区
九江学院政法学院
九江学院人事处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56,共2页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大学生
品格形塑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王福民.
论日常生活哲学的内在价值[J]
.三明学院学报,2010,27(1):7-12.
被引量:4
2
李文阁.
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J]
.学术研究,2010(1):14-24.
被引量:21
3
黄渊基.
生活价值的哲学审视[J]
.文史博览(理论),2009(12):49-52.
被引量:1
4
付国辉.
情感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及其当代启示[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8):30-33.
被引量:3
5
梁迪,黄轩庄.
略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的特征和作用[J]
.经济师,2007(5):98-99.
被引量:6
6
贾义保.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
.理论月刊,2009(8):129-131.
被引量:22
7
金升霞.
中国大学生品格教育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203-205.
被引量:3
8
何云.
情感性劳动的三种类型及其影响[J]
.学术研究,2003(3):50-52.
被引量:4
9
张康之.
合作社会理论的构想——评罗尔斯的社会合作体系[J]
.南京社会科学,2008(1):72-7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李文阁.
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
.长白学刊,2007(1):9-13.
被引量:10
2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3
邓嘉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讲究“六性”[J]
.贵州教育,2004,0(11):7-8.
被引量:1
4
李文阁.
实践其实是指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反思[J]
.哲学动态,2000(11):9-13.
被引量:34
5
李文阁.
哲学家何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6):42-47.
被引量:5
6
李文阁.
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J]
.现代哲学,2002(3):7-16.
被引量:13
7
杨韶刚.
教师在培养学生品格中的作用[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9):6-9.
被引量:7
8
马迅.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J]
.哲学研究,2004(11):18-20.
被引量:16
9
李文阁.
哲学是一种职业吗?[J]
.哲学研究,2002(8):20-23.
被引量:3
10
杨楹,张禹东.
哲学的生活归宿——对“发展与繁荣哲学”的反思与追问[J]
.人文杂志,2005(1):47-5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6
1
陈洁.
信任视角下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合作路径研究——以上海市Z社H项目为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3(1):88-105.
2
孙云龙.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探微[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5):72-77.
被引量:5
3
周邵年.
生命的哲理性表达[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
4
何建华.
服务企业情感管理的人力资源策略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12):127-129.
被引量:5
5
孙少威,孟莉.
职业观研究综述[J]
.职业教育研究,2009(2):9-10.
被引量:10
6
王小宁.
品格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路径[J]
.文教资料,2009(23):191-192.
被引量:1
7
钱平.
依据“素质冰山理论”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
.机械职业教育,2010(2):11-13.
被引量:25
8
田巍,赵云启.
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管理方法新探[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7):186-187.
被引量:5
9
张金伟,李昱.
试论生活哲学的几个问题[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9):34-36.
被引量:2
10
曲晓玮.
论图书馆的社会合作[J]
.图书馆论坛,2010,30(6):87-90.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4
1
陈聪诚,余雪华.
公关教育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68-71.
被引量:2
2
杜霖,王秀娥,勾殿红.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5.
3
金升霞.大学生品格教育探析[J].三江论坛,2007(8):45-46.
4
让·肖默利,德尼·于斯曼.我知道什么?公共关系[M].侯建,译.北京:商务印出版社,1996:78-79.
引证文献
2
1
冯君娅.
公共关系学课程对中职学生品格塑造的影响研究[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112-114.
被引量:1
2
崔敏.
公共关系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塑造[J]
.中外企业家,2017(4):224-22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爱莲.
基于能力本位的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
.当代教研论丛,2017,0(4):24-25.
被引量:1
1
关雅梅.
人文关怀——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要[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3(1):58-59.
被引量:11
2
温慧杰.
语言理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0(A12):179-179.
3
马玉芝.
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
.少年儿童研究,2012,0(9X):14-16.
4
钱汉东.
美国:费城的名声[J]
.新读写,2010(2):8-9.
5
徐承翔.
“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0(9X):49-50.
被引量:3
6
吴晓艳.
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
.才智,2016,0(4):109-109.
被引量:3
7
白兰.
增强小学品生品社学科课堂实效的几点尝试[J]
.祖国,2016,0(20):225-225.
8
陈勤勤.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缺失[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4,0(12):55-55.
9
张丽波.
智慧课堂,让学生充满活力[J]
.才智,2012,0(34):62-62.
10
王德庆.
文言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通策略[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4(6):41-43.
教育学术月刊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