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治疗中风病进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风病是中医“风劳鼓膈”四大顽症之一,也是当今“脑血管病、冠心病、肿瘤”三大死因之首,历来受到医界重视。对本病的临床报道很多,现就近几年中医对中风病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大多还倾向于“风火痰瘀虚”五大主因。但各家的立论有所...
作者
饶旺福
饶淑珍
机构地区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1999年第3期53-56,共4页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风
中医药疗法
病因
病机
辨证论治
分类号
R255.2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5
1
车建国.
中风病机与辨治浅论[J]
.湖南中医杂志,1998,14(5):6-6.
被引量:10
2
冯学功,邵念方.
论肾虚气弱风痰瘀血阻络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机中的重要性[J]
.中医杂志,1998,39(8):458-460.
被引量:41
3
丁元庆,宋代波.
中风病痰瘀痹阻证治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6):255-256.
被引量:17
4
姬晓东,高志刚.
姬乾园治疗中风临床经验撷粹[J]
.山西中医,1997,13(2):5-6.
被引量:6
5
徐木林.
中风之古与今[J]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6):253-254.
被引量:10
6
张树泉,王白玲.
苗香圃治疗脑梗塞的经验[J]
.中医杂志,1998,39(1):24-24.
被引量:9
7
邱幸凡.
从“正虚络痹”治疗中风偏瘫的体会[J]
.湖北中医杂志,1997,19(5):3-5.
被引量:4
8
段丽梅,殷亚琳.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中风病中的运用[J]
.河南中医,1998,18(4):229-230.
被引量:9
9
岑永庄.
中风患者急性虚证的诊治[J]
.湖北中医杂志,1998,20(5):29-30.
被引量:2
10
何华.
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中医救治体会[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1):41-4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傅志慧.
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神昏的临床观察[J]
.新中医,1993,25(12):33-34.
被引量:5
2
颜德馨,胡泉林,王平平,周晓燕,宓哲伟,周良彦.
气虚血瘀是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2):10-12.
被引量:116
3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1992年,310页
4
沈自尹,肾的研究,1990年,265页
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1985年,9页
6
靳士华,辽宁中医杂志,1984年,9期,34页
7
柴中元,湖北中医杂志,1981年,6期,7页
8
王清任,医林改错,1976年,138页
9
罗赤诚,医宗粹言,1963年,12页
10
张景岳,景岳全书,1959年,530页
共引文献
131
1
廖远生,廖吉连,唐佳茜,高丽丽,吴成翰.
基于“痰瘀同治”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2):43-45.
2
宋俊生,熊俊.
抵当汤及其加减方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26-129.
被引量:5
3
祝玉清,石艳芬.
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0):56-57.
被引量:1
4
台铭焕.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26-2726.
被引量:2
5
杜秀娟,杨振东.
痰瘀同治法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7):428-429.
被引量:3
6
杜秀娟.
略论痰瘀同源与痰瘀同治[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3):61-62.
被引量:9
7
王兵,张畔.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急性虚证发病与辅助T淋巴细胞1/2平衡之间的关系及治疗对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1):58-61.
被引量:27
8
何燕,廖峻,罗敏.
中医药防治中风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房,2005,16(2):144-146.
被引量:10
9
严浩成,李国菁,王行宽.
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依据[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2):56-58.
被引量:14
10
付素洁,邱伟庆,尤可,滕爱丽.
中风恢复期病机及辨治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5):86-8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刘红权.
天麻钩藤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肝阳上亢型脑梗塞30例[J]
.陕西中医,2008,29(10):1302-1303.
被引量:8
2
严江涛,James K Liao,汪道文.
Elevated Homocysteine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dependently Predict Worsening Prognosis after Stroke in Chinese Patients[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0,30(5):643-647.
被引量:18
3
刘楠,刘薇,王静.
脑卒中急性期血管病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16-18.
被引量:4
4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138
5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被引量:15780
6
彭旭,张智博,唐璐.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08,14(2):21-22.
被引量:8
7
郭蓉娟,林越,李恒敏,吴金荣,孙濡,刘清泉,寇兰俊.
醒脑合剂治疗中风中脏腑风火上扰清窍证的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5):46-47.
被引量:8
8
包继明,袁惠娟,刘远辉,张东淑.
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0,42(8):25-26.
被引量:8
9
郝风玲,郝军,宋立公.
风火上扰型脑梗死研究概况[J]
.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2):865-867.
被引量:1
10
曹河圻,陈罡,董尔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脑血管病研究十年回顾[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6):541-54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于艳双,刘伟娜,李伟,张成智.
中风醒脑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1):99-10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宋剑英,李季,李德华,郭耀光,胡纪可,李聪,云洁.
中风醒脑口服液联合醒脑开窍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21,32(6):1398-1400.
被引量:20
1
郑妍妍,谯凤英.
中医治疗耳鸣临床研究近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4):505-506.
被引量:5
2
赵凤勤,夏瑛,赵琳.
索玛鲁肽临床研究综述[J]
.黑龙江医药,2017,30(6):1218-1220.
被引量:2
3
张向阳.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8):22-22.
被引量:3
4
程怀锦,崔光卫,施舍,郭晟,陈颢,蒯乐.
针灸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综述[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1990-1992.
被引量:5
5
卢晨霞,李晓东,吴辉坤,吴寿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吴寿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用药规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7):1178-1181.
被引量:2
6
洪文旭.
胃下垂的中医临床研究概况[J]
.江西中医药,1989,20(3):58-60.
7
方雅靖,吴沛龙,王玉妹,何科杰,张素娟,赖新生.
赖新生教授针药结合治疗癫痫经验撷箐[J]
.中国针灸,2018,38(4):417-420.
被引量:10
8
景菲,王英,张伟.
从小儿五脏“二有余三不足”论治小儿哮喘[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1):75-78.
被引量:12
江西中医药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