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容层析成像中传感器的有限元建模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有限元法探讨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传感器子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问题,并研究了图象重建的情况.以系统性能参数作为传感器各种几何参数的函数的形式给出了设计结果.从电容测量和图象重建的角度出发。
作者
郭红星
严杰
保宗悌
王延平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有限元
传感器
CAD
两相流
分类号
O359.1 [理学—流体力学]
TP391.7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1
Khan S H,IEEE Proc Circuits Devises System,1993年,140卷,3期,216页
2
Huang S M,IEEE Proc Circuits Devises System,1992年,139卷,1期,83页
3
Xie C G,IEEE Proc Circuits Devises System,1992年,139卷,1期,89页
4
Huang S M,Electron Lett,1988年,19卷,418页
5
盛剑霓,电磁场数值分析,1984年
同被引文献
66
1
王海刚,阎润生,刘石,杨五强,姜凡.
电容层析技术在旋风分离器及料腿中固体颗粒浓度、速度和流量测试中的应用[J]
.动力工程,2004,24(5):675-680.
被引量:9
2
姜凡,刘石,王海刚,杨五强.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在流化床气固两相流测量中的应用[J]
.动力工程,2004,24(6):831-835.
被引量:5
3
王化祥,朱学明,张立峰.
用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共轭梯度算法[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5,38(1):1-4.
被引量:38
4
王海刚,刘石,杨五强,姜凡.
电容层析成像三维成像算法研究与软件设计[J]
.仪器仪表学报,2004,25(6):701-704.
被引量:5
5
赵进创,陆建波,傅文利,李陶深,梁家荣.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三维图像重建及其在两相流体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2005,26(2):202-205.
被引量:4
6
陈德运,郑贵滨,于晓洋,孙立镌.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敏感特性分析及比较[J]
.宇航学报,2005,26(3):368-372.
被引量:5
7
王雷,冀海峰,黄志尧,李海青.
基于ECT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的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量新方法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2005,26(6):557-561.
被引量:5
8
靖固,于晓洋,陈德运.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研究[J]
.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9(3):211-214.
被引量:3
9
董向元,陈琪,李惊涛,蔡斌,阎润生,王海刚,刘石.
基于快速投影LANDWEBER法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4):89-92.
被引量:29
10
陈阳,陈德运,郑贵滨,孙尧.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径向电极对传感器性能及敏感场分布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21):149-155.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8
1
陈德运,杨从晶,郑贵滨,于晓洋,孙立镌.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场域剖分及图像重建算法[J]
.仪器仪表学报,2005,26(3):229-234.
被引量:6
2
彭珍瑞,祁文哲,吴刊选,孟建军.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J]
.自动化仪表,2008,29(9):1-5.
被引量:6
3
郭红星,余胜生,冯纪先,保宗悌.
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参数优化设计[J]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6(5):637-640.
被引量:12
4
郭红星,周敬利,余胜生.
电容层析成象图象重建算法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2001,24(2):1-2.
5
郭红星,余胜生,周敬利,保宗悌,冯纪先.
一种用于电容层析成象三相流重建的神经网络算法[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22(9):1073-1075.
被引量:2
6
郭红星,余胜生,保宗悌,王延平.
电容层析成像的电场分布与反演[J]
.电子学报,2002,30(1):62-65.
被引量:7
7
陈德运,杨从晶,郑贵滨,于晓洋,孙立镌.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场域新的剖分方法及图像重建[J]
.传感技术学报,2003,16(4):409-414.
被引量:5
8
陈德运,郑贵滨,于晓洋,孙立镌.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的仿真分析及遗传算法图像重建[J]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152-15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王伊凡,颜华,孙延辉.
直接三维ECT传感器灵敏度计算[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5,37(1):80-86.
被引量:4
2
陈德运,郑贵滨,于晓洋,孙立镌.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敏感特性分析及比较[J]
.宇航学报,2005,26(3):368-372.
被引量:5
3
田春林.
呼吸传感器的研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31-32.
被引量:2
4
陈阳,陈德运,郑贵滨,孙尧.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径向电极对传感器性能及敏感场分布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21):149-155.
被引量:18
5
陈德运,尹小燕,孙立镌.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优化设计及仿真[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6,20(1):22-27.
被引量:13
6
董向元,刘石,李惊涛,郭建民.
基于均匀设计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优化设计[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14(3):396-402.
被引量:12
7
陈德运,李谋遵,师国臣,于晓洋.
油水两相流ECT系统电场特性数值分析及参数优化[J]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7):1434-1438.
被引量:2
8
陈德运,黄家定,吴瑞芬,于晓洋.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两相流可视化测量仪器[J]
.传感技术学报,2007,20(5):1047-1052.
被引量:1
9
高彦丽,章勇高,邵富群,徐青.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图像重建算法的发展及研究[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26(10):9-11.
被引量:8
10
刘靖,刘石,雷兢,孙猛,姜凡.
非闭合电极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参数优化方法[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2):215-223.
被引量:2
1
陈丹瑜,许勇,吴国新.
入侵检测系统系统性能参数的仿真法分析[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7):139-141.
被引量:3
2
姜薇.
浅谈虚拟仪器[J]
.卷宗,2014,4(7):349-350.
被引量:1
3
赵俊锋.
一种基于FCFS调度策略的多处理机系统的仿真模型[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4):415-418.
被引量:2
4
赵进创,傅文利,李陶深,梁家荣.
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的新算法[J]
.计算机工程,2004,30(8):54-56.
被引量:20
5
徐科军,姚承三,马文.
系列电极电容传感器的计算和设计[J]
.计量学报,1990,11(2):130-135.
被引量:1
6
乌仁格日乐,马少瑛.
基于C8051F121小型无人机传感器子系统的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79-79.
7
林芳南.
DB2 UDB性能的调整技巧[J]
.金融电子化,2005(10):79-80.
8
郭少晶,韩宝玲,罗庆生,赵小川,潘登.
仿生六足机器人传感器系统电源管理技术的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1):117-120.
被引量:1
9
刘靖,姜凡,雷兢,刘长春,李志宏,刘石.
非闭合电极电容传感器在电容层析成像中的应用[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11):60-62.
被引量:1
10
江少恩,刘忠礼,李楠,郑志坚,唐道源,丁永坤,胡昕.
CT技术用于激光等离子体成象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1997,6(2):40-4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