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诗》可以群"诗学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巫舞遗风。上古巫舞是族群意识、情感的集体表达与寄托。西周礼乐将传统的礼俗、精神、信仰等凝结为文化价值,构建了文化秩序,并以之化成天下,维系政治秩序。春秋赋《诗》言志是"礼"的交往,展现了揖让文明的新变。"《诗》可以群"是孔子对礼乐文化传统的理论总结和创新,是孔子诗教的重要目的与文化理想。孔子以"仁"作为群体关系的价值原则,对《诗》作了"思无邪"的情感概括,在审美交往中提升道德,实现群体的融合,重建社会秩序。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7-223,共7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