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欧盟环境空气中臭氧评价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介绍了欧盟环境空气质量框架指令第三分约指令中有关臭氧标准、臭氧评价与臭氧评价结果发布方式方面的规定,概括了欧盟臭氧评价体系的特征,并总结了其对中国建立环境空气中臭氧评价体系的启示。
作者
李红
柴发合
张新民
王学中
薛志钢
机构地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科技成果》
2010年第19期4-7,10,共5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基金
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改进和完善研究”(200709005)资助.
关键词
环境空气中臭氧
欧盟
评价体系
启示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1
DIRECTIVE 2002/3/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2 February 2002 relating to ozone in ambient air[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
贾龙,葛茂发,徐永福,杜林,庄国顺,王殿勋.
大气臭氧化学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06,18(11):1565-1574.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熊效振,王庚辰.
中国地区近地面太阳紫外辐射的分布及其对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响应[J]
.大气科学,1993,17(5):611-620.
被引量:20
2
赵新生.
大气臭氧层破坏中冰晶表面反应的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F08):936-938.
被引量:6
3
曲绍厚.
全球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5):39-47.
被引量:14
4
吴海宝.
平流层臭氧损耗的化学机理[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16(5):30-33.
被引量:3
5
周秀骥,罗超,丁国安,汤洁,刘奇俊.
中国东部地区大气臭氧及前体物本底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4,24(12):1323-1330.
被引量:30
6
周秀骥,罗超,李维亮,史久恩.
中国地区臭氧总量变化与青藏高原低值中心[J]
.科学通报,1995,40(15):1396-1398.
被引量:197
7
秦瑜(Qin Y),赵春生(Zhao C S).大气化学基础(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Chemistry).北京:气象出版社(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3
8
王晨熙(WangCX).环境科学,1988,10(1):89-92.
9
Thomas G,Stigliani W M.Chemistry of the Environment(2nd.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
Jonathan P,Abbatt D.Chem.Rev.,2003,103:4783-4800
共引文献
44
1
杨光,张剑波,王斌.
2006年夏季北京大气中PAN与PPN浓度变化和相关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1):144-150.
被引量:15
2
葛茂发,刘泽,王炜罡.
二次光化学氧化剂与气溶胶间的非均相过程[J]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4):351-362.
被引量:15
3
王玉婷,卞林根,马永锋,汤洁,张东启,郑向东.
南极中山站地面臭氧的监测和本底特征[J]
.科学通报,2011,56(11):848-857.
被引量:1
4
张兴华,胡波,王跃思,张武,何永涛,孙维.
拉萨紫外辐射特征分析及估算公式的建立[J]
.大气科学,2012,36(4):744-754.
被引量:11
5
杨静,刘广瑞,阚玉和,孟祥军,徐文国.
丁基乙烯基醚和臭氧反应机理的DFT研究[J]
.中国科学:化学,2013,43(1):71-86.
被引量:1
6
赵明,杨新飞,宁文涛,苏雷燕.
大气中臭氧行为研究进展[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8(10):125-126.
被引量:1
7
谢冰,张华.
关于大气臭氧问题的主要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22(8):106-114.
被引量:12
8
谢旻,李明高,朱宽广,王体健,杨浩明,胡海波,白紫宸.
南京地区光化学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1):32-36.
被引量:9
9
江文华,陈道劲.
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及污染特征分析[J]
.四川环境,2015,34(5):67-71.
10
朱宽广,谢旻,霍云怡,王体健,冯文,朱新胜,陈飞,欧阳琰,符传博,唐家翔.
南京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夏季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217-322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0
1
Sverre Solberg,Richard G.Derwent,Φystein Hov,Joakim Langner,Anne Lindskog,姜德娟.
从全球角度看欧洲削减地面臭氧[J]
.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5,34(1):47-53.
被引量:1
2
刘秋妹,朱坦.
欧盟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初探——兼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的完善[J]
.未来与发展,2010,31(3):83-88.
被引量:7
3
张明顺.
欧盟臭氧污染监测现状及我国开展臭氧污染监测的建议[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23(6):17-20.
被引量:10
4
宁淼,孙亚梅,杨金田.
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5):11-18.
被引量:60
5
柴发合,王晓,罗宏,吕连宏.
美国与欧盟关于PM_(2.5)和臭氧的监管政策述评[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3(1):46-52.
被引量:19
6
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防治欧洲考察团,王晓彦,王淑兰,段光明,肖建军.
欧盟大气环境标准体系和环境监测主要做法及空气质量管理经验——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防治欧洲考察报告之三[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5):11-13.
被引量:13
7
张平华.
欧盟环境政策实施体系研究[J]
.环境保护,2002,30(1):44-45.
被引量:18
8
刘蕊,张明顺.
欧盟空气质量监测现状及加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建议[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2):7-10.
被引量:6
9
陶品竹.
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美国立法经验:1943-2014[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4).
被引量:11
10
张欣炘,杨帆.
美国、欧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及启示[J]
.环境保护,2015,43(13):51-5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鲍捷萌,曹娟,高锐,任艳芹,毕方,毋振海,柴发合,李红.
欧洲环境空气臭氧污染防治历程、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环境科学研究,2021,34(4):890-901.
被引量:20
2
姜华,张涵.
欧美臭氧污染防治经验与启示[J]
.环境影响评价,2022,44(3):51-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汪水兵,刘桂建,杨鹏,张红,洪星园,朱森,包翔,秦志勇.
合肥市臭氧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因子影响研究[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21,16(4):339-348.
被引量:7
2
黄圣鸿,王明旭,赵卉卉.
基于国际对标情景的“十四五”广东省环境经济形势研判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12):48-53.
被引量:2
3
冯云霞.
石化工业区臭氧前体物排放及其与臭氧污染关联性研究进展[J]
.安全、健康和环境,2022,22(2):1-6.
被引量:2
4
李雷.
江苏省东部某乡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2022,35(1):43-46.
5
姜华,张涵.
欧美臭氧污染防治经验与启示[J]
.环境影响评价,2022,44(3):51-56.
被引量:1
6
孙凤娟,田勇,孙开争,付华轩,张文娟,李敏,吕晨.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集合预报的济南市臭氧预报方法[J]
.山东科学,2022,35(3):89-99.
被引量:3
7
王晓彦,解淑艳,汪巍,张良,朱媛媛,刘冰,王帅.
中欧环境空气臭氧评价对比与启示[J]
.中国环境监测,2022,38(4):41-49.
被引量:1
8
肖建军,汪太明,王业耀,杨琦,师耀龙.
中国自然背景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9):2128-2135.
被引量:20
9
赵伟,王硕,庞晓蝶,高博,卢清,刘明,陈来国,范绍佳.
2015~2021年陕西关中城市群臭氧污染变化趋势[J]
.环境科学,2022,43(12):5399-5406.
被引量:12
10
陈妍捷,黎华寿,李晶,秦俊豪.
全球大气氧化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45(2):225-232.
1
李春莲,胡春燕.
南昌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化工,2016,32(6):109-110.
被引量:2
2
吴鄂飞.
夏季环境空气中臭氧和氮氧化物变化关系[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B08):56-58.
被引量:18
3
蒋忠东.
株洲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6(2):37-41.
被引量:3
4
孔海涛.
环境空气中臭氧变化规律及来源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4(3):71-72.
被引量:4
5
徐建平.
环境空气中臭氧API评价探讨[J]
.中国环境监测,2012,28(1):25-26.
被引量:1
6
吴永兵.
2014年仪征市环境空气臭氧污染状况分析[J]
.四川环境,2016,35(1):68-73.
7
万志勇,杨辛.
南昌市环境空气臭氧污染现状分析[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0(2):69-72.
被引量:10
8
杨金星,高玮.
夏季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J]
.环境研究与监测,2015,28(4):23-25.
被引量:12
9
赵晓莉,黄海玲.
天水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特征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11):131-132.
被引量:1
10
吉祝美,马晶晶,张俊.
盐城市区夏季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5,39(3):58-63.
被引量:3
中国科技成果
2010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