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突”中如何提高医疗的快速反应能力
出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01-802,共2页
Journ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参考文献5
1 曹艳萍.加强院前急救工作 提高急诊救治水平[J] .中原医刊,2005,32(18):80-80. 被引量:2
2 何忠杰,马俊勋.论战创伤急救的时效性[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7):566-567. 被引量:74
3 王勤,王平,黄谨耘.院前急救中的道德要求[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2):148-149. 被引量:4
4 陈伟宏.分级院前急救网络在驻军城市运行的体会[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45-546. 被引量:1
5 赵永春.21世纪中国院前急救的展望[J] .中国医院,2003,7(11):11-13.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13
1 何忠杰.白金10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临床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746. 被引量:204
2 李宗浩,温新华,关金保,马斌荣.北京“120”居民急救服务现状的抽样调查[J]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1):878-880. 被引量:21
3 Ronald Bellamy, Peter Safer, Samuel A et al. Suspended animation for delayed resuscitation. Crit Care Med,1996,24(2 Suppl):S24
4 William C, Shoemaker, Andrew B et al. Resuscitation from severe hemorrhage. Crit Care Med,1996,24(2 Suppl):S12
5 Kereiakes DJ, weaver WD.Time delay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tale eight cities.Report from the Pre-hospital Study Group and the Cincinnati Heart project[J].Am Heart,1990,120:773-780
6 何忠杰,林洪远,赵宇,陈东.胸外心脏按压机制探讨[J] .急诊医学,1998,7(6):371-375. 被引量:95
7 王秀洁,檀桥,马满玲.关于二十一世纪急诊医学机制与模式的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1999,19(7):442-442. 被引量:15
8 刘林成,鄢春梅,任义.浅谈武汉市院前急救网络的现状和对策[J] .急诊医学,2000,9(1):53-54. 被引量:8
9 李晓英.试行“社区120”—社区医疗救助的体会[J] .急诊医学,2000,9(2):117-118. 被引量:9
10 陈伟宏.实际运行中看军队院前急救的发展[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1):57-5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92
1 王志娟,郑小凡.持续质量改进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09(9):85-86.
2 袁斌斌(综述),王志强(综述),康乐(综述),李杨(审校).武警特战创伤急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策略[J] .武警医学,2020(4):355-357. 被引量:4
3 程远茜.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急救医疗风险及其防范[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903-1904. 被引量:4
4 华尚伯,顾卯林,黄永刚,胡天平,郭吕.创伤救治时间窗急救进展[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3,2(4):277-281. 被引量:7
5 廖煜,刘文彬,王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65-66. 被引量:6
6 梁海敏,陈喜芳.严重多发伤130例的院前抢救护理体会[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5,28(1):82-83.
7 张宪,张建波,何忠杰,刘波,马俊勋,彭国球,赵晓东,党伟.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探讨[J] .感染.炎症.修复,2006,7(1):30-33. 被引量:3
8 果应菲,何忠杰,张宪,彭国球,马俊勋,赵晓东,党伟,刘波,袁晓玲,张建波.急诊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临床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0):846-848. 被引量:10
9 张冬林,胡友珍,杨纯,李丽.国内外院前急救发展现状与展望[J] .现代护理,2005,11(24):2094-2095. 被引量:31
10 韦波,杨起,刘德诚.科学构建区域性应急医疗救治体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267-268. 被引量:9
1 金艳,周敏,郑军,袁海龙,张福成.国外循证航空医学鉴定方法及应用研究概况[J]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4):305-308.
2 H.H.Abujudeh,R.Kaewlai,唐光健.什么是放射学失败模式与有效分析?[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5):501-501. 被引量:4
3 刘保钢,孙晓艳,王聪.美军飞行疲劳管理规章制度[J]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4):306-312. 被引量:3
4 纪东.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 .中国总会计师,2014(4):132-133. 被引量:5
5 李淮涌,武剑,杨英祥,王立秋,张正,林庆贤.大型舰船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问题探讨[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5,22(6):489-490.
6 康宁,时立强,徐克均.武警部队应急医学救援应把握的关键环节[J] .人民军医,2009,52(5):285-286. 被引量:3
7 郭吉蓉,杨大勇,黄晓晖.处置突发灾害事件部队医院药品保障浅析[J] .武警医学,2006,17(8):626-627. 被引量:6
8 张锡刚,何跃忠,黎檀实.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处置作业现场医学保障工作介绍[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12):715-716. 被引量:6
9 耿华.为你筑起温暖的生命线——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春运便民医疗队纪实[J] .战士文艺,2008,0(Z1):14-18.
10 葛巍巍,吕显智,王永西,陈松,杨文俊.军事化学毒剂的应急救援[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9,27(4):211-214.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