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由星载INSAR生成DEM的理论误差分析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由星载INSAR生成的高程结果的误差问题,详细讨论了影响干涉相差精度的三个因素:热噪声及处理中的人为因素、基线失相关、时相失相关,将它们归结到三个相关系数,并给出了计算相关系数的理论估计公式.结合ERS-1卫星参数,列出了相应的相关系数结果和高程误差的理论值。
作者
张永红
张继贤
林宗坚
机构地区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出处
《遥感信息》
CSCD
1999年第2期12-15,共4页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关键词
合成孔径
干涉雷达
基线失相关
遥感
DEM
分类号
TP722.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N959.4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4
1
曾琪明,遥感信息,1998年,4卷,42页
2
潘习哲,星载SAR图像处理,1996年
3
刘勇卫(译),遥感精解,1993年
4
Li F K,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1990年,28卷,1期,88页
同被引文献
66
1
张成龙,李振洪,余琛,宋闯,肖儒雅,彭建兵.
利用GACOS辅助下InSAR Stacking对金沙江流域进行滑坡监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46(11):1649-1657.
被引量:27
2
阮崇籍,向家彬,汪枫.
星载InSAR最佳基线的估计[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18(1):4-6.
被引量:4
3
刘明军,张继贤,林宗坚,高武俊.
利用RADARSAT立体影像提取DEM摄影测量方法研究[J]
.测绘科学,2004,29(4):13-16.
被引量:5
4
李德仁,廖明生,王艳.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8):664-668.
被引量:138
5
沈强,鄂栋臣,周春霞.
ASTER卫星影像自动生成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相对DEM[J]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30(3):47-49.
被引量:14
6
郑芳,马德宝,裴怀宁.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估计要素分析[J]
.遥感信息,2005,27(3):7-9.
被引量:4
7
东野长磊,王志强.
QuickBird卫星影像处理技术实践[J]
.微计算机信息,2005,21(10X):109-110.
被引量:6
8
李晶晶,郭增长.
基于D-InSAR技术的煤矿区开采沉陷监测[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306-309.
被引量:13
9
杨贵军,柳钦火.
高分辨率星载遥感立体像对3D测量模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6):17-20.
被引量:14
10
[3]Thiery Toutin.Evaluating Radarsat stereoscopic pairs for DEM generation[J/OL].Proc.IEEE IGRASS'98,1998,2:1034~1036.
引证文献
9
1
邓磊,陈悦竹,陈云浩,胡德勇,李京.
利用雷达摄影测量方法提取DEM及其精度评价[J]
.遥感信息,2006,28(4):37-40.
被引量:8
2
胡德勇,李京,陈云浩,邓磊.
不同模式Radarsat影像DEM提取及精度比较[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21(6):541-546.
被引量:7
3
阮崇籍,向家彬,汪枫.
星载InSAR最佳基线的估计[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18(1):4-6.
被引量:4
4
郑芳,马德宝,裴怀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最优基线模型[J]
.现代雷达,2005,27(3):9-11.
被引量:1
5
郑芳,马德宝,裴怀宁.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估计要素分析[J]
.遥感信息,2005,27(3):7-9.
被引量:4
6
杨福芹,郭增长,王苗苗,李春意.
InSAR基线要素对测高精度影响分析[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171-175.
7
李霞,黄晓霞,李红旮,张明华.
利用有理函数提取GeoEye-1立体像对数字高程[J]
.微计算机信息,2012,28(6):160-162.
被引量:1
8
苏航,赵春,贾金生,龚春龙,丁廉营.
基于InSAR和北斗的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大坝变形监测研究[J]
.西北水电,2024(5):100-107.
9
惠凤鸣,田庆久,李应成.
Aster数据的DEM生产及精度评价[J]
.遥感信息,2004,26(1):14-18.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邓磊,陈悦竹,陈云浩,胡德勇,李京.
利用雷达摄影测量方法提取DEM及其精度评价[J]
.遥感信息,2006,28(4):37-40.
被引量:8
2
田庆久,惠凤鸣,翁永铃.
利用ASTER数据评价ETM+遥感数据自身融合效果[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19(6):488-492.
被引量:1
3
秦志远,苏媛媛,尹亚娟.
DEM无缝镶嵌及二维可视化技术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5,19(1):4-7.
被引量:3
4
上官冬辉,刘时银,丁永建,丁良福,沈永平,张世强,鲁安新,李刚,蔡迪花,张勇.
利用ASTER影像对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冰川解译与目录编制[J]
.冰川冻土,2005,27(3):344-351.
被引量:30
5
张茜凤,上官冬辉,刘时银,丁永建.
ASTER数据在寒区流域水系参数化中的应用——以木扎尔特流域为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5):655-659.
被引量:2
6
贾秀鹏,焦伟利,李丹.
基于SPOT5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试验与精度评估[J]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6,31(2):32-34.
被引量:12
7
杨丽萍,李兴华,吕迪波,韩君.
ASTER数据及其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前景[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8S):94-95.
被引量:1
8
员永生,杨为民.
应用ASTER数据提取高程和树种信息的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21(4):307-311.
9
马龙,李颖.
从GTOPO30到SRTM DEM精度研究——以西藏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71-74.
被引量:19
10
贺奋琴,胡振琪,尹建忠,房世波.
ASTER和TM/ETM+遥感数据融合监测土地覆盖变化[J]
.测绘科学,2007,32(1):96-97.
被引量:4
1
王超,杨清友.
干涉雷达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J]
.遥感技术与应用,1997,12(4):37-46.
被引量:8
2
尚军平,傅德民,邓颖波.
天线相位中心的精确测量方法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35(4):673-677.
被引量:25
3
廖明生,林珲,张祖勋,杨文,张力.
INSAR干涉条纹图的复数空间自适应滤波[J]
.遥感学报,2003,7(2):98-105.
被引量:33
4
张莉.
SAR技术探讨地面沉降的监测与分析[J]
.河南科技,2012,31(3):86-87.
5
任坤,Veronique Prinet,是湘全.
基于地理定位的星载InSAR去平地效应方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3):326-329.
被引量:6
6
侯家槐,吕宝庆,张俊.
基于RD模型的SAR影像正射纠正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4):100-103.
被引量:4
7
INSAR原理、技术及应用[J]
.遥感信息,1998(3):27-30.
被引量:2
8
裴怀宁,马德宝,郑芳.
由干涉相位的分布特性确定失配引起的DEM误差范围[J]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5,6(2):51-53.
9
周灏.
iOS系统寻卫星参数计算器的设计[J]
.电视技术,2016,40(10):82-87.
10
母景琴,姚国清.
干涉雷达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2007,19(3):28-30.
被引量:5
遥感信息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