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股骨下段髓腔弹性内固定器(双矩钉螺栓)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骨折内固定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股骨下段骨折。方法:根据股骨下段髓腔的特点,采用两枚矩形钉由股骨髁两侧骨皮质开槽逆行插入髓腔,贯穿骨折端,两侧矩形钉尾端以螺栓连接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弹性固定,与传统固定器进行力学和性能比较。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7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端愈合过程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17例病人随访24~48个月,平均32个月,全部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成角和移位,7~11个月二次手术取除内固定器,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根据股骨下段髓腔特点设计的三角形髓腔内固定器(双矩钉螺栓)具有固定牢固,无应力遮挡,抗旋转,对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小的特点。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22期81-82,共2页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1

  • 1罗先正 邱贵兴.髓内钉外科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
  • 2Ramadier JO 蔡承骅译.胫骨开放性骨折[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3,1:31-31.
  • 3李宝昌 张文芳 等.Ender钉治疗下肢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J].中华骨科杂志,1994,3:174-176.
  • 4张光铂 曹永廉 等.Ender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1992,8:45-47.
  • 5蔡加拉.弹性髓内钉与矩形髓内钉治疗肥骨干骨折比较[J].广东医学,1997,18:443-444.
  • 6蔡加拉,广东医学,1997年,18卷,443页
  • 7罗先正,髓内钉外科学,1997年,1页
  • 8李宝昌,中华骨科杂志,1994年,13卷,174页
  • 9张光铂,中华创伤杂志,1992年,8卷,45页
  • 10张雪非,中华骨科杂志,1992年,12卷,250页

共引文献9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