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基本判断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对于政府矫正和补充市场分配缺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税收调节不是万能的,它受一定条件的局限。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总体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效果微弱。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应调整财税理念,从公平分配的角度出发,对税收政策和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
作者
曲顺兰
机构地区
中央编译局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经济>编辑部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5-199,共5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税收调节
基本判断
优化策略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1
邓子基,王道树.
论转轨时期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及其税收政策[J]
.财贸经济,1997,18(8):21-28.
被引量:19
2
侯彦方.《中国个税制度落后美国100年》,载“中国经济网”2010年3月.
3
张源.
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角度论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J]
.财会月刊(下),2010(2):30-31.
被引量:3
4
安体富,王海勇.
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财税理念的转变和政策的调整[J]
.税务研究,2006(2):28-34.
被引量:3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9卷[M].,.第444、449、449页.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关系的发展和展望[J]
.税务研究,2005(1):47-52.
被引量:21
2
赵全厚,马洪范.
和谐社会目标下的收入分配调整及财税对策[J]
.中国金融,2005(5):19-21.
被引量:24
3
洪银兴.
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统筹公平与效率的改革观[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3):27-30.
被引量:23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中国社会科学,2005(3):4-16.
被引量:192
5
European Commission:Tax Policy in the European Union, 2000.
6
刘国光.《历史全面地看待公平与效率》[J].中国经济导报,2005,.
7
卞卓丹.《试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之路—专访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主席朱相远》[J].环球,2005,(7).
8
李连仲.《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财经报》,2005年3月22日.
9
吉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不要改?》[N].《学习时报》,2005年6月20日.
10
世界银行编写组.《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共引文献
78
1
王静.
共同富裕背景下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8):199-201.
2
冯绍伍.
加强“改善民生”的税收政策研究[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4):17-19.
被引量:2
3
张阳升.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兼容的可能性——一种纯学说史考察[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2(4):14-22.
4
高飞乐.
马克思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思想历程探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5):150-152.
5
安体富,任强.
论为纳税人服务[J]
.财贸经济,2006,27(4):81-86.
被引量:11
6
高连克.
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时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2):72-76.
被引量:7
7
方赛迎.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法再完善探讨[J]
.商业经济,2006(7):115-118.
被引量:1
8
朱妙宽.
全面认识居民收入差距问题[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4):12-15.
被引量:2
9
尚力强.
注重税收公平 建设和谐社会[J]
.税务研究,2006(9):3-7.
被引量:11
10
黄禧祯.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价值维度——从《共产党宣言》说开[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4):135-1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5
1
黄银利.
我国个人所得税研究[J]
.财会通讯(下),2011(2):131-133.
被引量:6
2
陈斌开,陆铭,钟宁桦.
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J]
.经济研究,2010,45(S1):62-71.
被引量:202
3
李永宁.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及分析[J]
.国外社会科学,1999(5):66-74.
被引量:3
4
黄贤全.
美国政府对南部落后地区的扶植和开发[J]
.世界历史,2001(5):11-19.
被引量:7
5
朱文文,朱彬彬.
我国第三部门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阻力与对策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6):87-90.
被引量:6
6
高培勇.
打造调节贫富差距的税制体系[J]
.经济,2006(11):50-50.
被引量:15
7
谢红菊.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与对策[J]
.黑河学刊,2007(3):126-128.
被引量:6
8
孙志祥.
美国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述评[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3):94-97.
被引量:17
9
汤贡亮,周仕雅.
从税基的视角完善个人所得税制[J]
.税务研究,2007(6):28-31.
被引量:22
10
.《中国统计年鉴》[M].,1983.323页.
引证文献
12
1
董再平.
促进我国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思考[J]
.经济研究参考,2011(71):37-40.
被引量:3
2
宋建梅.
对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免征额标准确定原则的探析[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1(13):40-41.
3
李楠,陈慧女.
论强化个人所得税功能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J]
.求索,2011(7):1-4.
被引量:6
4
吕俊华.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改革探析[J]
.特区经济,2011(10):119-121.
5
常晓素,何辉.
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福利效应研究[J]
.统计研究,2012,29(1):80-86.
被引量:11
6
王家庭,杨庭.
当代美国收入分化的演进历程及其政策启示[J]
.学习与实践,2012(8):20-29.
被引量:3
7
刘璐,刘文会.
合理税制方案与分配正文[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10):101-103.
8
潘文轩.
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为何不够理想——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现实考察[J]
.当代财经,2013(2):36-46.
被引量:6
9
曲顺兰,曲晓彬.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分析与目标定位[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30(3):105-112.
被引量:8
10
汪伟.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扩大消费需求?[J]
.人文杂志,2016(4):20-2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黄平,李奇泽.
新自由主义对英美等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23(9):144-166.
被引量:11
2
刘海涛,苏之涛.
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财政政策取向[J]
.商业经济,2012(15):1-3.
被引量:1
3
刘美秀,彭庆环.
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2,28(19):137-140.
被引量:4
4
刘彬.
个人所得税的财政功能和调节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25-25.
被引量:2
5
陈明艺,赵聪聪.
适度调整城镇消费品增值税率结构探讨——基于主要消费品供求弹性的测度[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2(12):3-12.
6
陈慧女,罗松华.
以财政收支结构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J]
.贵州社会科学,2013(4):142-147.
被引量:2
7
肖建华.
论纳税遵从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关系[J]
.税务研究,2013(5):55-59.
被引量:3
8
夏春海,王力.
中国思想库发展的外部环境辨析与对策[J]
.云南社会科学,2013(3):10-14.
9
陈建东,赵艾凤.
个人所得税对省际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社会福利的影响[J]
.财政研究,2013(7):63-66.
被引量:8
10
马飞雄.
创业投资政府税收激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模型框架[J]
.未来与发展,2013,34(9):56-61.
被引量:1
1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基本判断及优化策略[J]
.公安研究,2011(8):93-93.
2
覃成林,郑云峰.
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政策效果研究[J]
.开发研究,2012(3):10-13.
被引量:2
3
隆金.
有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几个问题的讨论[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6,19(3):6-9.
4
康荣平,张毛弟.
中日技术引进体制比较[J]
.世界经济,1988,11(8):37-42.
被引量:3
5
孙志刚.
论扩大开放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
.学习与实践,1996(12):43-46.
6
周杰,王瑞.
刍议苏轼财税思想[J]
.技术与市场,2008,15(6):74-75.
7
马黎明.
战后日本基础结构的投资效果[J]
.现代日本经济,1987(6):9-12.
8
李琨.
从奥运、世博看中国发展的挑战与路径[J]
.中国外资,2011(8):196-196.
9
赵长茂.
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J]
.瞭望,2007(35):1-1.
10
陈建东,夏柱兵.
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分析——基于2007—2010年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31(9):87-93.
被引量:9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