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公办高校及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有其一定的独特性。自主性、多样性、互动性、协作性是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和教育科研素养等方面。
作者
吕春燕
机构地区
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
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
专业发展
分类号
G648.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8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1
林杰.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
.大学教育科学,2006(1):56-58.
被引量:142
2
苏尚锋.
个体与组织:教师自主性的二重维度[J]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6):1-5.
被引量:25
3
陈碧祥.我国大学教师升等制度与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发展定位关系之探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14):163-208.
4
王萍.
高校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及其途径[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4):120-122.
被引量:17
5
张宏玉.
论我国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6):77-79.
被引量:17
6
魏红,程学竹,赵可.
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2):85-88.
被引量:83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方黑虎,丁毅信,戴小莉,叶大鹏.
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利与弊[J]
.教育与现代化,2005(2):25-30.
被引量:27
2
魏红,程学竹,赵可.
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2):85-88.
被引量:83
3
张建平.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学思考[J]
.高教探索,2006(4):87-89.
被引量:33
4
秦小智,孙宗禹,杨湘清.
由大学教师校本培训引发的思考——基于湖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培训调查问卷的分析[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4):69-71.
被引量:6
5
王萍.
高校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及其途径[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4):120-122.
被引量:17
6
张斌贤.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
[日]左藤学著 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369-370.
8
伯顿·克拉克 王承绪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160页.
9
Tanner J, Manakyan H, and Hotard D. Management faculty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percive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J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Business( 1992). 67(5) : 261 - 265.
10
Barnett R. Link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A critical inquiry[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 1991 ). 63, 619 - 636.
共引文献
268
1
曾小敏.
研究型教学在非师范类地理专业英语课程的应用——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4):141-142.
被引量:2
2
张林茂.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理论月刊,2009(5):186-188.
被引量:10
3
姜莹莹.
基于教学能力提升的独立学院教师科研能力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以之江学院为例[J]
.文教资料,2008(29):159-161.
被引量:3
4
杨琴,刘拴女.
提升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4):19-21.
被引量:2
5
管弦.
行业院校特色学科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
.教育与考试,2010(3):65-68.
被引量:3
6
罗琳,孙庆文,刘勤勇.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现途径[J]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5):17-20.
被引量:1
7
韩乐猛.
民办高校非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3):108-111.
8
邢秀芳.
四川省地方本科院校专职“性教育”教师专业提升策略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137-138.
9
刘毳.
教学学术简议[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2):65-67.
被引量:1
10
谢群.
高等教育转型时期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必要性[J]
.神州,2014(15):278-278.
同被引文献
67
1
冯秀强.
国内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93-98.
被引量:5
2
程萍,汪霞,杜侦.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时代金融,2008,0(8):88-89.
被引量:3
3
刘美云,邓明然.
基于TMC一体化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策略探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4(7):184-186.
被引量:3
4
潘懋元.
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师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48-48.
被引量:48
5
董秦蜀,周恩毅.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刍议[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65-68.
被引量:8
6
周庆,周斌.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原因及解决措施[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42-44.
被引量:16
7
王萍.
高校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及其途径[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4):120-122.
被引量:17
8
姜飞月.
生涯混沌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新视角[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04-108.
被引量:19
9
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Z].教发[2008]26号.
10
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发[2008]26号,教发[2008]26号</a>[Z].
引证文献
12
1
冯秀强.
国内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93-98.
被引量:5
2
赵春舒.
生涯混沌理论在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运用[J]
.中国轻工教育,2012,15(1):73-76.
被引量:1
3
陈宝琪.
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浅析[J]
.学理论,2013(5):291-292.
4
陈宝琪.
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以Z学院为例[J]
.大学教育,2013(7):15-17.
被引量:1
5
叶莉洁.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策略分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2):165-167.
被引量:4
6
刘秋艳,高雪莹,张家琳.
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模式实践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3,4(10):205-205.
7
杜军莲.
甘肃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J]
.文化学刊,2015(2):177-181.
8
张纯纯.
我国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其主要路径分析[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0(4):42-42.
9
刘颖.
民办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发展的思考[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8):31-32.
10
董汝萍,袁年英,张浩.
民办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36-3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冯秀强.
国内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93-98.
被引量:5
2
余景波,孙丽,闫明.
民办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20(2):17-20.
3
谯婧.
基于教师能力模型的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以某二级学院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6):274-275.
被引量:2
4
柳瑄.
独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大学教育,2016(4):49-50.
被引量:3
5
迟双会.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
.科技视界,2017(9):91-91.
被引量:2
6
陈静,黄建如.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7,17(4):19-23.
被引量:2
7
王义宁.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J]
.人力资源管理,2018,0(5):196-197.
8
陈涛.
民办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科教文汇,2018(12):24-25.
9
思维.
基于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研究[J]
.智库时代,2019(14):67-68.
10
郝兴霞.
“一主体双引擎”教师培训平台的构建——以山东华宇工学院为例[J]
.文教资料,2019,0(27):109-110.
1
何立新.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11):33-34.
2
董建春.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与培养[J]
.教育评论,2008(1):151-152.
被引量:9
3
涂佳凤.
教务主任要有教育科研素养[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2(22):29-29.
4
梁钊华,陈桂基.
培养高师院校学生教育科研素养的对策[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107-111.
被引量:2
5
徐万山.
正高级教师应有更高的教育科研素养[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3(10):7-8.
6
陈琦.
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0,21(S1):30-31.
7
朱秀洁.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现状成因及对策[J]
.好家长,2015,0(8):58-58.
8
杨成.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0(30):105-105.
9
刘聪.
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
.新课程学习(下),2010(12):192-192.
被引量:11
10
杨秀富.
谈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07(14):69-71.
被引量:2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