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证素”学说值得商榷 被引量: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流行的"证素"学说在把证(名)"分解"为"不可再分解的"所谓"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各若干项单元"证素"之时,也丢弃了辨证的整体性灵魂,忽视了多数病位概念与病性概念之间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亦"位"亦"性")及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同时也把"证属"的"划分"误解为"证素"的"分解";犯了一个把"集合"颠倒为"元素"的集合论错误。所以"证素辨证新体系"值得商榷,更不能代替脏腑、八纲等传统辨证体系。
作者 王强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52-53,共2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5

  • 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 2方药中.辨证论治七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4..
  • 3方药中.辨证论治研究七讲[M].台北:启业出版社,1982:87-88.
  • 4张震.证候探微[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7(5):2-7.
  • 5王天芳,吴秀艳,赵燕,于春光,李志更,徐雯洁,杜彩凤,李力,王智瑜,王庆国.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9):594-597. 被引量:44
  • 6黄柄山.中医内伤性疾病辨证规律初探[J].中医药学报,1982,(1):1-1.
  • 7海霞.朱文锋教授谈证素辨证新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0-4-4(5).
  • 8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1.
  • 9吴大真,王凤岐.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195-247.
  • 10欧阳錡.中医病证症三联诊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9-81.

共引文献340

同被引文献79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4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